教育频道 > 图片轮显 > 正文

与其有蹭奖的劲头不如多些创新的魄力

2022-10-11 20:42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今年的各大诺贝尔奖项已陆续揭晓。在网上,诺奖以另一种方式来到我们身边。

第一个出场认领诺贝尔奖得主的是南京大学,因为今年诺奖的物理学奖得主塞林格教授是该校的名誉教授。这位诺奖得主同时还是西安交通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爱因斯坦讲席教授”,所以西安交大紧接着发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所在的合肥媒体也发文详细介绍诺奖得主和高校的情缘。据悉,塞林格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的博士生导师。1997年,塞林格等人首次完成量子隐形传态的原理实验,潘建伟也是这一实验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另外,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同济大学名誉教授,同济大学发文庆祝。

不管是名誉教授还是讲席教授获奖,高校发文祝贺一下是礼仪,也是常规操作。如果说这4所大学的态度还比较克制,那么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发文就略显夸张。“2022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获奖!”光看标题,还以为继莫言之后,咱又诞生了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点开文章,发现是出版社翻译出版过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的作品。照这个逻辑,出版社可以年年蝉联诺奖了。

诺贝尔奖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权威的奖项,对获奖者的追捧也是人们崇尚科学、文明的表达形式之一。高校的积极反应无可厚非,能在诺奖揭晓的时刻提高曝光率,让更多人知道学校高瞻远瞩锁定了优质师资,搭建了可能和诺奖得主对话的平台,对学校来说利大于弊。然而,学校外聘的诺奖得主再多,不如学校深度参与前沿科技,不如培养出一个诺奖得主更有说服力。

一直以来,“钱学森之问”高悬在高等教育头上。这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可以看到,十几年来,中国的教育在努力,我们的学生在国际奥赛特别是奥数比赛中以绝对的优势拿奖,在诺奖获得者担纲和领衔的前沿尖端科技研发中,也不乏中国科学家的身影。培育跨学科视野、激发创新精神,高校正在蓄力。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共有在学研究生333.2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近一倍,其中,在学博士研究生50.9万人;“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学研究生195.4万人,占比58.7%。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出的“强基计划”,已经累计招收1.8万余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累计吸引1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

培养诺奖得主,担子也不能全压给高校。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人称“强哥”的网红校长郑强有言:中国教育就毁在了“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如果用各种辅导班把孩子的时间填满,让孩子机械地重复练习知识点、对照标准答案改错,那孩子的创造力从何谈起?如果让孩子只会听却不会问,那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从何而来?还有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坚韧不拔的品格、敢于试错的勇气,都要在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培育。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给孩子更多创新的空间、留白的时间,也许我们与诺奖的距离会更近一步。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下一篇

踔厉奋发,办人民满意的体育

2022-10-25 14:19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