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 > 图片轮显 > 正文

诗歌节为城市文化增添“诗神”符号 顶级诗人阵容共赴“青岛同题写作”

2022-10-11 20:42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国庆节当晚,500架无人机在青岛上空拼出了“文学海洋,诗意青岛”8个大字,把诗意写到了青岛星空下,这一刻堪称今年最具文学张力的一幕。

诗歌在当下来说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一方面,唐诗宋词深度渗入几乎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启蒙阶段,然而现当代诗歌却鲜少跟青年人、成年人发生关联,诗歌经历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峰期后陷入关注度的低洼里,它的写作主场连续转移到网络上、高校诗社里、个人公号里;另一方面,尽管热爱现代诗歌的专业级读者不多,但是现代文学里引发社会关注的又往往是诗歌、诗人:从海子诗歌进入日常广告到余秀华、贾浅浅引发的燃爆讨论,从阿多尼斯诗集《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破3万册到辛波斯卡《万物静默如谜》破10万册,诗歌不仅展现了低门槛、高参与度的特点,它的阅读国际化趋势也日趋明显。

在现当代诗歌发展史上,青岛一直有着重要的位置,它吸引了众多文学名家造访、创作,培育了一代代优秀诗人,提供了丰富的诗歌写作素材和创作空间,然而它缺乏开宗立派的顶尖诗人、缺乏顶级诗歌活动平台、缺乏大基数诗歌人口的现状也比较突出。青岛市作家协会主席高建刚表示,青岛已有啤酒节这样一个“酒神”节日,而诗歌节创立了一个“诗神”节日,“啤酒节是以啤酒为媒介,带动整个城市的狂欢气氛;而诗歌节是个精神层面的活动,内心和审美共鸣,形成了一个能够集中几天享受诗意的节日。通过带动本地的诗歌气氛,诗歌节在青岛的音乐、电影、啤酒、帆船之间加入一个‘诗意青岛’的立意,各项交流、跨界活动带动整个青岛文化艺术乃至商业旅游的热度,青岛也自然形成了诗歌方向的吸引力。”对于岛城文学“岛民”来说,要在个人文学经验里触摸城市文学史,也要从城市文化史的共性里标识文学偏好的个性。2022青岛诗歌节,让诗意的青岛人与诗歌的距离更近一步。

去诗歌节“借个火”

首届青岛诗歌节让很多站在“诗人”“诗歌爱好者”“诗歌阅读者”交界处的年轻人感受到了诗歌的冲击力、牵拉感。15位一线阵容的顶级诗人助阵,场面如此整齐、实力如此强劲让召集人欧阳江河也感慨难得一见。在诗歌节期间,诗人之间对文学前沿问题的探讨、诗歌与音乐影视绘画的跨界活动、诗人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等活动多层面展现了诗歌的魅力,这些活动的冲击传导至年轻的文学爱好者那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青年诗人桂鱼全程参与了诗歌节的活动,在参加了欧阳江河与阿多尼斯“海洋与沙漠”对谈之后,她迅速创作了一首诗歌《从大海到沙漠》,“阿多尼斯从信仰的角度来考虑大海,欧阳江河则是从海水之于人的角度讨论,观众从中得到非常多的新鲜知识。身在现场,比平常看整理成稿的对谈内容得到的冲击更大,对谈之后我马上有写诗的冲动、写大海的冲动。我们平常生活在海边,熟视无睹,反而不想写,这样的交流之后会对你司空见惯的风景有了全新的认识。”

本届诗歌节多场活动都以网络抢票形式预约,文学爱好者的热情让人始料未及,青岛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高伟介绍,“我们以为诗歌是如此小众,况且有些活动安排在工作日,没想到网上的门票几乎秒空。太多的观众早早在网上等待,一些观众特意在这一周休了年假,就是为了多参加几场活动。”诗歌节结束后,岛城各个诗歌群活跃度显著提升,关于诗歌品鉴的争论热度也在上升,桂鱼表示,诗歌节对本土诗歌带来了显著冲击,也算是一个激励。“大部分诗歌爱好者的审美和诗歌知识还是停留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对目前一线现场的诗歌写作还存在着距离,也正是通过诗歌节,接触到了这样的诗歌,发生了不解和困惑,去接受去争论,这是诗歌节给青岛诗歌最直接的冲击和影响。如何通过诗歌确立身份的主体性,如何探索自己内向的精神世界,诗歌节留下了开放性的讨论,把深度思考带给了青岛本土诗歌的写作。”

去年青岛诗会上,欧阳江河对青岛女诗人金小杰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这位草堂·青年诗人奖获得者同时也是一位教师,她在一个群山围绕、听得见火车长鸣的学校任教,常常从教学生活中汲取灵感。在金小杰看来,年轻诗人的困境更多来自自身,而诗歌节有一种“借火”的作用,“在诗歌的路途上走了一段时间,疲了,累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多出去参加诗会活动,借别人的‘火’一次次地把自己重新引燃。”90后曹守磊平时是“手机诗人”“硬盘诗人”,写完的诗留在手机、硬盘里,只给自己看,诗歌节让他打开了思路,也激发了年轻创作者的发表欲,“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没有什么可写,诗歌节听到臧棣的分享,我开始发觉把问题归咎于环境是一种偷懒,人可以通过阅读把生活尽情拓展,在他人的文字间构建自己的程式,同时要培养观察力,体感万物的敏感情绪,多思考,多做尝试。在理念方面,路也‘写作只为取悦自己’让我受益匪浅,我认为这才是诗歌的作用,被人创造出来,附着于人的情绪,作为一种或许有时效性的个人表达,而少有外部目的和压力。”假以时日,岛城又多了一位诗歌书写的践行者。诗歌节落幕后,诗歌节活动报名群并未解散,岛城诗歌爱好者持续分享自己的创作。据悉,青岛著名的“春泥诗社”已经设立了莱西、即墨、李沧、市北等区市分社,下一步还将展开线上诗歌讲座等活动,继续拓展分支机构。

留下作品,启迪新人

青岛诗歌节暨国际海洋文学周举行期间,与会嘉宾关于青岛的诗歌创作就拉开了序幕。在诗歌节公号里,诗人们第一批写给青岛的情诗已经发布,包括邱华栋《九月青岛》、韩东《青岛散记》、臧棣《崂山日记》、胡弦《秋日下午,崂山行》、蓝蓝《致青岛》等作品,不同诗人的风格跃然纸上,堪称一线诗人的集体展示。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表示,“没有见过这么成功的诗歌节,这么多精彩的诗歌更是难得。”市作协主席高建刚介绍,与会的诗人们为青岛写下了一两首乃至三四首精彩作品,“这些诗作后续会跟读者见面,我们计划把诗人们为青岛创作的诗歌和他们在青岛的研讨、座谈内容一并整理成册,包括‘诗歌与电影’‘海洋与沙漠’等对谈的内容、作家观点都会收录其中。”

文学刊物《青岛文学》曾经一度用名《海洋文学》,可见青岛对海洋文学命题的积极探索。亲历了这一过程的高建刚表示,“此次诗歌节,海洋与诗歌的研讨非常有收获,是对海洋文学真正的推进。此次探讨非常广泛,文学与海洋生态、文学与城市建构、文学与海洋养殖等话题都很深入,拓宽了海洋文学单纯的内涵。”诗歌节上,旅居欧洲的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与欧阳江河的对谈,也是放到国际平台上进行的“沙漠与海洋”的文明对话,“谈到对海洋之城的理解,阿多尼斯说:沙漠是没有时间的空间,那么大海呢,在同样维度下如何考虑大海的定位?这样的碰撞是有文化深度、思想深度的交流,未来海洋与平原、海洋与高原都可以形成类似的交流,形成文学主题。”

受疫情影响,岛城各大高校学子缺席了此次诗歌节活动,也让组织者非常遗憾。欧阳江河介绍,诗人们本来计划进入四所青岛高校的中文系,还要进入一所中学、一所小学,最终这些活动都取消了。“我们计划安排中文系、外文系学生们跟中外诗人对话,同时我们也考虑邀请80后、90后年轻诗人加入后续的诗歌节阵容。诗歌是属于年轻人的事业。”让青岛组织者惊喜的是,05后的中学生也出现在诗歌节的现场,两位中学生苗笑宇、孙于泽的作品在诗人圈子里流传,即将负笈海外的大学生诗人邢思远的作品也备受关注。

在年轻人占据主流的诗坛,如何培养青岛的年轻诗人?高伟表示,青岛需要成为一个诗歌城市,诗歌应该走进大学、中学、小学,到处都有诗歌的声音闪现。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冯强介绍,诗人韩东去年在南京招募了四个学生,“上四次课,每次四个小时,课程不是传授各种知识,而是实打实的教授去写一首诗。诗歌的门槛很低,大量不会写诗的人在写诗;另一方面诗歌门槛又是很高的,需要训练才能判断哪种诗歌是好诗、哪种是伪装出来的好诗。”高建刚也表示,作协一直在关注好的文学苗子,通过《青岛文学》刊物来推出新人,“我们也有签约作家制度,在诗歌节上邀请著名诗人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年轻诗人的创作水平,让年轻人像海绵一样吸纳、汲取,同时也为发表诗歌提供渠道。”

文学多样性,诗歌国际化

首届青岛诗歌节暨国际海洋文学周的举办,让岛城文学界愈发意识到一个诗歌实体的重要性。高建刚表示,之前青岛百家博物馆的建设计划里,曾经有过诗歌博物馆的提议,“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国内多位著名诗人在青岛留下了创作的足迹,诗歌博物馆是个很好的平台,可以做全国代表性诗人的驻留地,每年邀请一两位著名诗人创作、交流、研讨,也能对青岛的诗歌脉络进行梳理、展示。现在青岛正在进行里院建设,我们把建筑物的历史面貌展示出来,同时把诗歌博物馆嵌入进去,就让老院子有了精神层面的内容,被注入灵魂。”青岛文学馆馆长臧杰也表示,诗歌节实体落地非常重要,“诗歌节需要沉淀,我们文学馆未来要实现一馆多区,让本土的文学内容有地方陈列。青岛诗歌历程非常丰富,其中包括青岛上世纪四十年代、八十年代诗歌状况等等,这些内容虽然经过整理,但是没有系统的陈列。如果有一个诗歌馆,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诗歌国际化、学术化也是诗歌节的重要议题,“在全国诗歌节里,青岛诗歌节的学术水准需要立得住,它可以提出问题、研讨问题,形成诗歌节的成果。国际化意味着外向性,青岛在东亚地区和日本、韩国的文学有一些链接,放到世界文学版图上,青岛可以跟东亚诗歌、德国诗歌展开良好的交流互动。”臧杰表示,古体诗、昆曲等内容都可以纳入诗歌博物馆,“青岛古典诗词领域的人才很多,但传统的诗词没有表演化的形式就很难形成传播。我跟丛兆桓先生探讨,可以在青岛做个昆曲馆,昆曲可以链接古典诗歌,而且昆曲将古典诗歌进行了表演性转化。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青光曲社到后来《百花公主》《李慧娘》的演出,青岛与昆曲有深厚的渊源,丛老现在还担任北方昆曲剧院的院长。”

诗歌馆跟青岛城市文化强项有着内在衔接的接口,“文化首先要有活跃度,做文创也好,发展文化产业也好,要有吸引眼球的内容。诗歌活动可以多元化、有表演性,跟艺术、电影、交响乐结合。诗歌是离艺术最近的文学,它有着特别清晰的独立性,它可以跟星空对话也可以跟灵魂对话,诗句直抵人心。”臧杰说。

诗歌节落幕后,女诗人高伟参加了诗人徐俊国在青岛文学馆举行的诗歌对谈活动,她说,观众全是小学生,青岛小读者的灵气让她大受震动,尤其是对谈结束后有一个诗歌接龙活动,小诗人们即兴写下的句子,真的是灵光闪耀。他们写道:“秋是放了糖的/用海水煮的粥/又甜又咸又寒又暖/能把心融化”;“大海的声音/就是秋打开收音机前令人期待的杂音”;“蝴蝶是秋天的落叶/在空中飞舞”……在青岛诗意的盛筵里,又一代青岛的诗歌和诗人正在拔节生长。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