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轴联动、四点发力”模式,助推现代学徒制高效发展
基于青岛高新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实践情况分析
青岛高新职业学校 李素梅 董纲
2015年8月5日,教育部遴选165家单位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2016年1月,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市财政局、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三部门联合下发青教通字【2016】1号文件,启动《青岛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我校作为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积极构建“一轴联动、四点发力”模式,助推现代学徒制高效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一、有效落实现代学徒制“1+1+3+3青岛模式”各项工作任务,保障项目有序推进
现代学徒制青岛实践的顶层设计就是搭建了“1+1+3+3”制度框架体系。即颁布一个实施方案、成立一个组织机构、制定三个管理办法、出台三个指导意见。另外,建设一个信息管理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过程监管。
迄今,我校已有四个专业分四个批次参加了青岛市现代学徒制的试点项目,从一开始学校就成立了以校长为主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办公室,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遴选合作企业、招生(招工)一体化、签订四方协议、认定双导师、还是制定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文件,都有效地落实了现代学徒制“青岛模式”。同时,学校结合校情和企情,以“一轴联动,四点发力”的工作措施,开展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各项工作,尝到了甜头,取得了成绩。
二、“一轴联动,四点发力”,凸显现代学徒制项目教育实效
“一轴联动,四点发力”是指围绕“1+1+3+3青岛模式”这一主轴,“四点发力”是以制度建设为关键点、以双导师队伍建设为支撑点、以特色课程建设为核心点、以评价体系建设为着力点,全力凸显育人实效。
(一)围绕主轴,以制度建设为关键点规范工作。
制度建设是项目运转、实现项目目标的关键。学校抓住制度这个关键点,依据青岛市现代学徒制有关文件和要求,建章立制,项目管理规范有序,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年终准备形成青岛高新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制度汇编。
(二)围绕主轴,以双导师队伍为支撑点煅造队伍。
双导师队伍是完成项目质量的支撑。学校把双导师队伍建设放到首位,针对学校导师、企业导师的长板、短板,主要采取“校企联动,互补短板”双导师建设机制,效果显著。
(三)围绕主轴,以特色课程建设核心点夯实内容基础。
课程是项目的核心。学校与企业合一成立了特色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依据项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岗位需求,合理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技能课,在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学期安排、工学交替等方面重新进行调整。为调动双导师的开发课程的积极性,把特色课程建设纳入评先选优及绩效考核。
(四)围绕主轴,以评价体系建设为着力点凸显实效。
评价体系建设是项目教育教学质量完成的重点着手之处,是抓手。为规范、提高项目的质量,学校建立了教育教学多元评价架构,主体由徒弟(学生)、双导师、学校、企业、行业专家及教师发展中心成员组成,通过对岗位、技能水平、双导师、徒弟(学生)考核,基本形成了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三、项目取得的成效
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不同于单纯的学校教育,它的实施能有效改变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是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革新。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开展,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进一步融合、学生与师傅(包括实训带教教师)的进一步融合、学习场所与实习实训场所的进一步融合、学生学习生涯与工作岗位的进一步融合。更是实现我校“全人幸福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
(一)实效性
学校现代学徒制项目推进“一轴联动,四点发力”模式以来,效果显著。
1.学生的技能有了明显提升。
学校与企业聚力双主体育人,工与学交替期间,学生通过真实的企业环境和师傅传帮带,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尤其是技能水平提高明显。服装专业学生有7人次在全国、省、市技能大赛获奖;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有28人次在全国、省、市技能创新比赛中获奖。
2.校企联动,双导师专业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建立了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通过校企联动,现代学徒制专业中培养出齐鲁名师1名,青岛市名师1名,青岛市教学能手4名。
3.创新完善了学校现代学徒制制度,专业特色日趋明显。
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后,各专业的招生、专业的教学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评价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学校结合各专业实际,不断创新完善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的各项制度,丰富了专业内涵,形成了比较健全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了专业的发展。2018年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被评为山东省品牌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无人机方向)被授授予山东省航空运动协会会员单位。
4.课程体系得到了优化,双导师课程开发能力明显提升。
校企联合成立了由学校牵头的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对现有课程进行梳理,调整了部分教学内容、合理的分配了工学的时间,使得课程更贴近企业岗位需求。在校企双导师通力合作下,共同设计开发了《服装CAD》核心专业课程教材,修订了《服装工艺》等教材。物联网专业《无人机基础》、《无人机飞行技术》(暂定名)正在编写中。
5.初步建立了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机制。
基于企业生产岗位制定多元评价体系,使学生学习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高度吻合,使实践教学管理有据可依,保证了育人质量。
(二)创新性
1.主轴带动,新模式下工学交替有效运转
“工学交替”是完成“做中学”“做中教”的有效途径,是创新型工匠的主要模式。学校根据企业岗位要求,校企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工”与“学”分段的时间节点,“工”分为三个阶段:一年级在企业完成为时一周的识岗,二年级在企业完成为时两个月的跟岗,三年级在企业完成为时八个月的顶岗,其余时间在学校“学”。在工学交替组织管理方面,学校出台了《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期间学生守则》、《现代学徒制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带队师傅工作职责》、《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安全应急预案》等制度,建立了“三会”(带队教师会、学生动员会、总结表彰会)、“一封信”(给家长的一封信)机制,保证工学交替的质量。
2.主轴带动,“教师即员工、师傅即教师”校企联合管理机制有效运转
校长即企业老总,企业老总即校长,教师、师傅双重身份,双重管理,此机制的建立,顺畅了双导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有利地推动了“校企联动,互补短板”双导师队伍建设的实施。一是校企导师结队子,互认师傅,相互学习。二是针对企业导师“只会做,不会说”、“只教,不育”等教育能力的短板,学校安排来学校上课的企业导师担任试点班的副班主任,组织企业导师参与“一人一课”活动,要求企业来校上课教师每两周至少听课一节,每月至少参加一次教研活动,并计入考核,与工作量工资挂钩,同时反馈给企业。三是针对学校导师“只会说,不会做”的短板,工学交替期间带队教师不仅仅是带队也是学生,期间要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用人标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同时,为激励双导师学校与企业联合出台了《现代学徒制优秀师徒评选办法》。
3.主轴带动,服务企业的能力有所提升
合作企业借助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实施,依托学校的师资、先进的设备在学校设立了产品研发中心,教师在帮助合作企业设计产品开发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其中,提升了学生的设计水平。学校导师赵玉隆主持带领学生设计的童装,被合作企业所采纳,已进入批量生产。2017年9月与合作企业在青岛纺织谷共同召开了现代学徒成果发布会。
(三)影响力
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无人机方向)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学校与企业已经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工学交替循环机制和教学运行保证体系,能够顺畅的进行学生与企业岗位的对接,第一批试点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技能鉴定通过率100%,家长高兴,合作企业高兴,企业对试点班的徒弟(学生)寄于了很大的希望。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两次的成果发布会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新华社等多家央级及省市主流媒体予以报道,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无人机方向)学生在各级各类大赛中获一等奖28人次,多次代表企业参加各中小学无人机展演。成绩得了上级肯定,受到社会的好评。如2018年在申报第三批试点项目时,原本每个专业选一家合作企业,但有五家企业强烈要求参加。学校总结了中职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2018年在汽车运用与维修、服装设计与工艺两个五年一贯制大专进行了推广,联合联办高校开展“中职、高职、企业三维一体”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模式。
四、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工作难度
现代学徒制试点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各方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开展未达成高度一致
一是随着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以及学生对学历层次需求的提高,学生(学徒)大比例渴望升入高校继续深造,实习、就业阶段到合作企业就业人数少,造成学生(学徒)参与的主观能动性不高。二是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随时经济社会发展和结构调整,企业动态变化较大,为此还要出人力、物力和财力,后续还不一定能收回投入成本,造成企业参与积极性不强,不能切实完成师资、培养、工学交替等工作。三是试点项目对学校管理模式、教学体系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还要下企业实践并指导学生,处理好与企业的关系,管理好在企业实践的学生,与企业的师傅一起指导学生技能提高,因为认识的不同和实践能力的偏差,对改革试点带来了一定难度。建议试点“中职、高职、企业”三维一体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一是可以打通学历层次的上下贯通,二是增加培养周期,同时举行专项师资培训和指导,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
(二)专项经费投入不够
校企双方课程及教材开发、专家指导、教学配套设施采购、企业师傅辅导耗费、耗材等方面需要较大投入,难以达到试点项目特色的全面要求。建议进一步协调企业主管部门,给予参与企业更大且可行的政策优惠,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
2022年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主题为“技能强国、创新有我”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习近平主席在发给大会的贺信中强调:技术工人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技术工人应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现代学徒制是我们国家培养大国工匠、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途径。综合分析我校6年来的试点情况,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能很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扬长避短,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一国策,为实现制造强国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