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习习、秋风送爽,新学年工作的序幕已正式拉开。8月30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2019年8月30日,海信学校正式揭牌成立。三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三年前,我们蓄势待发、扬帆起航。三年后,我们拥有了1-9年级2000名学生、163名教职员工,发展成为一所完整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我校初中首届毕业生和小学首届毕业生在中考和毕业考中均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的学年,迎来了学校发展的新阶段,海信学校召开新学期工作计划宣贯会,举行《海信学校双培养工程建设》启动仪式,旨在统一思想、坚定方向,从而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会议开始,学校各部门中层干部分别做部门工作总结,回顾一学期的工作,他们履职尽责、工作实效、充分展现出各部门工作的亮点和特色,有许多实践的新收获、感性的新体悟和理性的新启示,赢得了全场教职工的掌声。
海信学校副校长王永祥做新学期疫情防控及安全培训。王校长表示:校园安全工作是学校社会满意度评价的重要的指标和内容。全体教职员工必须高度重视,要年年讲、月月讲、时时讲、平时讲、假期也要讲。他从各地暑假重大安全事故通报、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安全排查演练以及安全教育要求、疫情防控要求四方面出发,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防微杜渐,树立牢固安全意识。
马林总督学解读《海信学校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对新学期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并作出部署:
夯实教学常规管理,建立质检常态机制
保持教学管理规范运行,以科学考评提升管理品质。加强对集备的检查和反馈,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解决,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绩效考核。激发教师、学生的内动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提升整体战斗力。
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创设生本悦动课堂
认真学习落实2022版课程标准的要求,立足课堂教学,细化课程标准,达成教学目标。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启发式、讨论式、互助式教学方法,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将“悦动课堂”落实在每一节常规课堂之中。以高效作业研究为抓手,将作业“量”减下来,“质”提上去,切实落实“双减政策”。高度重视极优生的重点培养和学困生的积极转化,落实好“一科一策”、“一生一策”。
在首届中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分析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提升新八、九年级教育教学工作。
深耕教研组室建设,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各教研组要准确把脉学科最新动向,高效务实地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总结。运用优秀课例观摩、公开课磨课、特色课展示、一师一优课、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等多种方式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实现同伴互助、新老相长。同时,做好教材分析和练习题目汇总,建立学校内部可循环的教学资料库。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优化整合三级课程,提升学校课程品质
优化学习方式、方法,高质量实施国家、地方课程。实施以文学院、科学院、商学院三院为中心的校本课程规划,彰显海信特色,建立主题鲜明、科学完整的系统化课程。继续通过课程整合,实现多学科融合互动,构建特色化校本课程,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的深度拓展。持续推进海信基因课程。进一步规范和深化学校社团活动,打造提高学生健康水平、艺术素养和鉴赏能力的精品社团,不断拓展个性化、特色化社团,持续增进社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激发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习热情,使“五彩课程”更加立体丰满。
加强学生“两惯”培养,积极创建平安校园
严格落实海信学校一日常规和班级量化管理规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鼓励学生自我要求、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严格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对校园值勤护导的督导,确保学生管理全时段、无死角、无漏洞。加强教师、家长、公安三位一体的安全队伍建设,做到家校社联动,为师生提供安全保障。
充分认识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反复性、严肃性,认真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职责,压紧压实相关人员的责任,抓细抓实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完善德育工作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引导任课教师、管理人员、教辅人员牢固树立“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的意识,构建全员参与、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网络。坚持以德为先,知行合一,优化学校班主任梯队建设,培养一支作风过硬、素质优良的班主任团队。深入落实《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从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构建海信学校特色体育课程,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兴趣,促进运动技能的内化,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整合多方教育力量,实现家校社区共育
认真宣传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有效落实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家委会作用,为学校、社区和家庭教育“共融、共识、共育”奠定基础,和学校形成教育合力。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拓展德育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积极落实“双减”政策,不断优化课后服务效果,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持续开展“青岛深度游”主题研学活动,积极探索国际友好学校交流互动可行性。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升民主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学校党支部申报升级为党总支这一重要节点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学校工会组织建设,有效发挥其纽带桥梁作用。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进一步完善各项奖励方案,确保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反对“平均主义”,坚决杜绝“大锅饭”。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优质均衡发展
在新的学期,海信学校将以隆重庆祝第三十八个教师节为抓手,制定师德教育月实施方案,启动师德师风系列活动。全体教师郑重签订师德承诺,杜绝一切有违师德的行为。新的学年开始,全面实施《海信学校教师发展规划》和《海信学校双培养工程方案》,保证我校教师团队优质均衡、长期稳定的发展,促进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两支队伍更快更强成长。
凸显教研科研引领,赋能教育教学实践
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教科研管理办法,努力培育一支立足海信学校课堂、放眼教育改革前沿教科研骨干队伍。树立“本领恐慌”意识,巩固“终身学习”习惯,让书香浸润校园。鼓励广大教师有效使用智慧教学平台,在学生评价、教师备课等多个方面发挥作用。
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保证师生安学乐教
学校行政后勤工作要坚持为师生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宗旨,倾听师生和家长的心声,创设温馨优美的校园生活环境。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强化网格管理,狠抓责任落实,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学校人员、餐饮及校舍安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继续完善学校校舍、消防、校车、食品等安全管理措施、制度和应急预案。
做好学校教育、体育、电气、生活设备设施的保养维修工作,保证教育教学生活秩序正常。抓好餐厅细节管理,杜绝食品安全事故,丰富餐饮形式。
在《海信学校双培养工程建设》启动仪式中,海信学校副校长陈嫦雯宣贯“海信学校教师队伍发展三年规划”和“海·信双培养工程”建设方案,根据海信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和专业发展的基础,以及教师个人和学校未来发展的需要,学校在教师个人发展意愿基础上,搭建双轨制教师发展体系,以读书学习、教学实践、研讨反思、小课题研究等为培养主线,通过校内外专家讲座、集中研讨等形式,夯实教育理论、教学理念,把握教育发展前沿方向,丰富教育智慧,形成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实践。全面提升两支队伍教师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实践力和创新力、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成长为教学研究能力强、信息融合智慧强、团队协作意识高、因材施教水平高、家校融合情商高的海信好教师。建成一支“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专业精良”的海信教师队伍,完成时代交予的使命。
海信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李春蕾公布“海·信双培养工程”网络报名方式。
海信小学教师逄晓微、海信初中教师朱洪霞作为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代表发言。
逄老师表示,学校积极为青年教师打造良好的教育教学平台,给予资源和机会,青年教师更应该发挥好自己的专业才能,多读书学习、扎实教学实践、积极研讨反思,努力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增光添彩。
朱老师表示,教师是专业⼈员,需要持续成长。相信《海信学校双培养工程》的落地实施,会让我们的双眸更加明亮,让我们的智慧⽕花不断闪现。海信教师将在领导、专家的引领下,打破瓶颈,积极推进年级组和教研组老师们的共同发展,让老师们体会到职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新的学期,海信学校将迎来建校三周年庆典的重要时段。三年来,全体海信学校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岛城教育史册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辉煌一页。展望海信学校未来的征程,海信学校全体师生将坚守“主动发展,快乐成长”的育人理念,为“把海信学校建设成为世人向往和尊敬的教育殿堂”做出每个海信学校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