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场人物
张彬,职业体育撰稿人,影评撰稿人,阅读爱好者。
作为2022年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之一,由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青岛报业传媒集团主办、青岛早报承办的“爱读I DO”有声读书沙龙,以探讨精读、深读作为活动主旨,邀请读书大咖坐镇,提倡有声阅读,为岛城爱读之人提供如何有效阅读的方法论指导。本期“爱读I DO”读书沙龙邀请到的是阅读爱好者张彬,在他个人的求学、成长、工作乃至生活中,阅读都带给了他怎样的收获与思考?一个普通人又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建立起自己的阅读系统?不妨以书会友,一起在炎夏跟随他徜徉于文字世界的冷静与惬意中,亦或从方法论的解读中,皆有裨益。
建立自己的“阅读树”和“花园”
“博尔赫斯有一本书叫《小径分岔的花园》,我觉得用在阅读上也非常恰当。”在三十而立的张彬看来,阅读就是在一个“大花园”中探索,然后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小花园”的过程。
“读书的过程像小径分岔一样,越分越密,最后自己建立起一棵‘知识树’。而且你读得越多,就会发现自己越无知,你的求知欲就越强。”张彬常与大家分享,读书就像分岔一样,你本来读这个“点”,你检索它突然又发现跟它相关又有好几个同类型的作家,或者这个作家又有好多其他作品,这些都会分岔出来,成为引领自己不断扩张的求知欲、不断探索地读下去。
张彬回忆,自己对阅读的喜好应该是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了。上高中的时候。因为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学习上,所以不能尽情阅读。后来上了大学,他虽然学的理科,但仍每天拿出大量的时间去读书,“上本科的时候,周围同学课余有的愿意看个电影,有的喜欢打打游戏,还有的非常刻苦地学习,但真正要找一个爱读书的人好像很难,但我喜好读书,读文学类、读侦探小说类,偶尔还会去听听汉语言学院的课,从中知道一些书,再找来读。”张彬说道。
后来张彬去南京读研究生,学校环境和设施好,周围大学很多,他如鱼得水般得以常常参加读书活动、听讲座,或者尽情泡在书店里。各个大学的学校图书馆以及当地区市图书馆,更成了他经常打卡的地方,从那时候开始读书便成为了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逛书店有助于建立自己的阅读系统
逛图书馆、书店的习惯,张彬一直保持到了毕业回到青岛后,并且让他逐渐建立起自己的阅读系统。“普通人读书很难建立起一个系统的读书的概念,我们往往一开始看书都是很零散,没有系统的阅读思路,一会看个小说,一会看本名著。但是因为经常逛书店和图书馆的习惯,我慢慢从中了解书的分类,每次在图书馆逛一天虽然可能看不了几页,但是却知道了很多书的名字,知道它分类在哪一个体系下,以及它属于哪个时代,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更多的东西。”张彬介绍,通过这个了解,就会慢慢知道自己对哪个时代的作家、哪类作品更感兴趣,就不自觉地会往这个体系多多深耕和拓展。
张彬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但后来发现自己并不喜欢,便主动辞职,追随内心成为了一名职业撰稿人。这项他喜欢的工作,让他更加认真地系统性学习写作,对阅读的需求也更加明确。“我觉得读书还是要有一个大方向,其实一开始,各个领域的书尤其是社科类的都可以尽量去扩展,但在扩展了一段时间后,最好能找到一个真正喜欢的点,然后至少在这个点上要深挖一下。”张彬以自己举例,因为要了解职业体育的需求,所以他对外国文学尤其是美国、加拿大文学非常感兴趣,也付出了大量精力在这个方向。
他建议,读书未必要读得太杂、太多,只要自己脑子里有一根“主线”,沿着这根线读下去就能建立自己的一片王国。“如果有的学生,或者读者真的感兴趣某个时代的文学,那么最好先去找一本关于这个时代的历史书来读,了解历史之后就会有了脉络,有了线索,有了清晰的阅读结构。”张彬介绍自己这项读书妙招。
读书不在多贵在坚持和学习习惯
张彬的笔名叫阿加莎,因为把他引上读书这条路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著名的英国女侦探小说家、剧作家,三大推理文学宗师之一,代表作品有《东方快车谋杀案》和《尼罗河上的惨案》等,上大学时张彬最喜欢看的就是侦探小说,并由此爱上了读书。阿加莎·克里斯蒂共出了八十多本小说,张彬在本科时就读了其中的六十本。
像这样把一个作家“读透”的情况,常常发生在他的身上。比如,张彬在良友书坊参加读书会时,常常受邀担任主讲人,他说:“做主讲的话,至少需要把这个作家的书都读得八九不离十。”还记得其中一次读书会主题是读波兰科幻作家莱姆,他出了一套书有六本,张彬就在一个月内把其中五本都读完了。
张彬喜欢参加读书活动,这不仅让他能够以书会友,认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也令他收获爱情、结识了在书坊工作的现在的妻子。夫妻俩每天与书打交道,喜欢买书的他们,现在家里的书已经放不下了。“都说‘屯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确实读书对很多人来说是很难的一件事,我其实读书也挺慢的,但是肯定保证每天都读一点,每天都要花一些时间拿来读书。”张彬建议学生读者们,读书的时候不要追求一天读多少字、多少页,读过的东西不要一知半解,可以慢下来,查一查它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查一查那些不认识的字、词,养成这样一个学习习惯。读书不能急功近利。现在已为人父的他,也会给孩子买很多绘本,希望孩子能从小培养阅读喜好,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读书以外,张彬非常爱看电影,有时候也会写一写影评。“电影和文学作品的联系非常紧密,很多好的电影作品都会从书里寻找灵感甚至改编自文学作品。”张彬认为,相比于这些年直接创作的电影,从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作品深度、文学性和戏剧张力都会更加明显。从这个层面来看,好的文学作品总是有深厚的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寻味和挖掘。
/对话 /
记者:如何看待“读书是没有目的性的,但还要读书”呢?
张彬:在这个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很多,读书并不能精准快速地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那为什么还要读书呢?我觉得读书这个过程即使可能没有学到什么真正的知识,但实际上也并不是白读的,在其中我也在不断吸取文字,理解它、转化它,这也是另外一种学习的方式,对于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还有一个更重要方面就是读书是一种乐趣,是对抗寂寞和无聊的途径,通过读书看看不一样的世界,你不一定非要认同书里面所有的东西,也不一定要按照书中的观点去做,读书只要充实了你的生活就是有意义的。最后,读书对我个人来说是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对很多学生、年轻人可能也有此作用,会让你的写作更加扎实,读得越多思维就越清晰,语言组织能力也会增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记者:对于阅读书目,有什么给大家推荐的吗?
张彬:阅读是一种非常私人化的行为,你喜欢一本书,自己去读就好了,如果有兴趣非常相投的人,他也读那本书,那大家可以交流一下,但是归根结底阅读的所有收获和感受都是个人的。如果一定要推荐,建议大家去读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窗帘布”系列书籍。“译文经典”即俗称的“窗帘布系列”,这组名著类精装丛书均为全译本,目前共有95本,均为32开,如大家熟知的《瓦尔登湖》《老人与海》《金蔷薇》《一九八四》《动物农场》等,从这个系列里挑选自己感兴趣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从这些经典读物开始了解外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