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时期的课程设置
一九七八年,学校的课程设置恢复正常。按照国家要求,开设的课程为政治、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每周一节班(校)会,两节课外活动,周六下午两节卫生扫除。
九十年代中期,国家实施素质教育。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活动空间,学校对课程作了局部调整,增加了3节活动课:理科活动课,文科活动课,音美活动课。社会实践课安排在假期。
一九九四年,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印发<实行新工时制对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进行调整的意见>和<实行新工时制对高中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的意见>的通知》,《教基[1994]14号》文件对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做了一调整。市教委也下发了相关文件。文件提出“加强必修课,落实选修课,保证活动课”的要求。根据上级要求,学校对课程设置进行了新的调整。
一九九七年二月,青岛市教育委员会下发《关于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普通中小学课程设置的通知·青教通字[1997]42号》,文件要求“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高度开齐开全各类课程,使学科课(含必修课、选修课)打基础,活动课挖掘潜能,?性课程冶性情,充分发挥课程体系育人的整体功能。”根据文件精神,学校增设了微机课,每班每周2节;国防教育、劳动技术主要渗透在相关学科和活动中;社会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型学习、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等,学校根据实际条件,确定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对研究性学习,学校制定了《青岛三中关于开始选修课教学常规》,规定选修课的内容由教师自己提出报教务处,由教务处统一安排时间。选修课采取“2·2”制,即大小课的形式。
二000年一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对课程设置再次做出明确要求:普通高中必修课是为学生打好共同基础开设的,每位学生必须学好。在学好必修课的基础上,还要求自主选择选修课。此外所谓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为拓展学生有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和能力开始的课程。教育部的这一要求,在我校得以贯彻。
二00五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市教育局部署贯彻。学校当年即着手实施。此时的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新课程和选修课程由国家确定,选修课程2由学校自行选定内容,且要求选秀课程不能徒有虚名,而必须有规范,有质量。
本次课程方案的改革旨在打破各学科以彼此鼓励的逻辑体系为中心组织课程的状况,强调在学习领域统摄下的各个学科间的彼此联系。因而可更加灵活地适应学生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此外,新课程的设置也合理处理了选秀课与必修课的关系,使“必修”中有“选秀”,“选秀”中也有“必修”。
二00五年至今,课程设置无变化。
校办工厂
七十年代末,为提高教职员工福利,弥补办学经费之不足,各校纷纷办起小工厂。我校也在文革以前旧有校办企业的基础上,由总务处负责,以本校教工为主体,创办了自己的工厂,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一九八五年,经青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工厂定名为“青岛第二水泵厂”。
建厂之初,生产38GB锅炉给水泵。产品单一,市场狭小。不久,又上马了铸造加工。但因粉尘污染严重,影响校园环境,改为生产电机。至一九八0年,因销路不好,电机生产下马。
一九八二年,彭元森、绳广玉赴泸,在上海水泵厂购买了一台1W2.4——10.5锅炉给水泵携回,经拆卸测绘,制成图纸,旋即投入生产,不久,又上马了
BA和2BA两种锅炉给水泵,产品初步形成系列,市场有所扩大。
同期,为提高教职工福利,改善办公条件,出来外协关系,又增加了制作沙发和汽车座靠垫的业务,这两种产品基本不对外销售,至一九九0年停止生产。
整个八十年代,校办工厂的年产值约在30万——40万之间,利润则在10万——15万之间。
一九九一年,工厂从沈阳水泵研究所购买了IS系列给水泵的图纸,3年内陆续上马了IS32——160、IS100——160系列给水泵,并于一九九三年经市质监局检验合格,准予生产。新产品的投产,增加了产值,提高了利润,扩大了市场。
平度顾家铸造厂供应我校工厂所需铸造部件;青岛第三电机厂、诸城电机厂供应水泵电机。产品的销售方向为:青岛机电公司、潍坊机电公司、胶州机电公司、临沂机电公司、枣庄机电公司、龙口机电公司、新泰机电公司、菏泽机电公司、济宁机电公司、烟台锅炉厂、泰安锅炉厂。
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校办工厂创作的利润支持了学校的教学和改革(如九十年代前期对教学成绩的高奖励,九十年代中期学校实行的“四制”改革),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职员工的福利待遇。在学校的历史上起到过不应被忘却的作用。
九十年代后期,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大幅度提高了教师的工资待遇,校办企业逐步走向了被边缘化的境地。加之社会企业经过不断地兼并整合,形成了许多行业性的大型垄断企业集团,校办工厂的生存空间日益逼仄。经过几年亏损经营后,二00一年青岛第二水泵厂停产关闭,二00三年工厂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