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正文

改革开放期(Ⅰ)(1977-1999)

来源:青岛三中 作者: 2015-09-02 15:36:30 字号:A- A+

    本时期的德育工作(1980——1999)

    时间进入八十年代,随着教育教学的步入正轨,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初露端倪。

    八十年代初期,学校建立了以党支部——教导处——共青团——少先队——年级组——班主任为核心的教育工作线。教导处专设一位副主任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萌芽。

    这一时期,学校开展了“自学、自爱、自治”的“三自”活动,意在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和及主人翁意识。

    1981级高中一班学生胡志泓身兼数职:班团支书、校团委委员及校学生会主席。在班主任外出期间独当一面,组织全班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工作有声有色,秩序井然。为此,1983年5月他在市人民会堂表彰会上做了《当好学生干部,热心为同学服务》的事迹报告。一时间,学校“学标兵、赶标兵、超标兵”现象蔚然成风。

    1982年学校出台《青岛三中关于文明礼貌的几项规定》、《青岛三中文明礼貌班评比条件和评比办法》、《文明礼貌月活动检查评比意见》、《学生考勤规定》、《爱护校园内树木花草几项规定》、《厕所卫生管理暂行规定》、《青岛三中卫生清扫要求、检查评比、奖惩制度》。

    同年,学校提出“爱党、爱国、文明、礼貌、自治、自学、树立远大理想”的口号,开展“五讲四美”、打非扫黄、收缴淫秽黄色书刊、禁穿奇装异服、留怪发型等活动。

    1983年,学校开展“学雷锋,创三好”、“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月”及向张海迪学习的活动。

    1984年学校举行了“我的祖国”大型舞蹈、音乐、朗诵、史诗演出;组织了鸦片战争至当年的中国历史及未来的串联词;开创了1300多名学生演员以校园看台为舞台的大合唱演出形式。轰动一时。

    1985年初,学校开展“献给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活动,学生自己组织、自行制作了三四十件礼品献给边防某部。学生在给边防战士的信中写道:“让我们亲手绣的锦旗随着战士冲锋,让我们青岛海滨的贝壳带去中学生对英雄的敬意。”

    1985年秋,学校将德育工作从教导处剥离出来,成立了以李济方为主任的“学生教育办公室”,这就是后来德育处、政教处、学生处、学管处的前身。

    这一年,学校制定了“学生一日常规”,完善了月评比制度,即“流动红旗”评比制度。“学生教育办公室”的教师刘俊江负责每日的检查、记录、评比。将各班学生的行为表现量化为分数,在校内黑板报上一周一公布,一日一评比,优秀班级获“流动红旗”。

    是年,学校还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一百分”就是好学生的片面认识,倡导各班开展“好学生的新标准”的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按“四化”要求塑造自己,找准自己成才的突破口。

    同年学校开展“争做文明学生,建设文明单位,创造文明生活”活动,逐渐形成“文明、勤奋、健康、团结”的校风。

    1987年,学校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爱教育”及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活动。

    1988年,“学校教育办公室”更名为“德育处”。

    学校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生行为规范》(试行稿)与中共中央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关于加强学生管理若干暂行规定》,后经不断完善,一直沿用至今。

    1989年,北京的学生运动波及全国,而学校的教学秩序未受影响。

    是年,学校每学期定期召开“班风建设现场会”,一般由获得流动红旗最多的班级进行经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项活动一直持续到2002年。

    八十年代中后期,后进生的转化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学校和家长多方交流,聘请营子派出所优秀干警做校外辅导员,此举赢得了社会好评,其中沧口公安分局的领导曾在大会上点名表扬青岛三中。

    进入90年代,针对89年的学生运动,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了首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990年,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分别开展了“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纪念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0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5周年”等活动,其中侯延暖、王树义老师进行了相关的专题报告。随后举办了“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图片展,组织师生观看了录像《激荡的1840》。

    是年,学校在“青岛市中学生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历史知识‘建材杯’电视竞赛”中获优秀组织奖。

    其后,学校又举办“爱我中华”读书活动,学生王勇刚、董晓罡在全国读书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是年,学校还开展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教育”;开展了“学雷锋、学赖宁、学严力宾”,“学英雄业绩,走英雄道路,做四有新人”的活动。

    同年,学校与海军二工区二大队建立军民共建关系,新生军训由此开始。

    与此同时,学校还联系了城阳古庙头村作为学农基地,97年后学校根据市政委统一安排将学农基地转到即墨一职专。

    本年度,学校开始与沧口交警大队联合建立青岛市首支学生“少年警察队”,30多名“小民警”经过专业培训,走上街头,宣传交通知识,协助民警维护交通秩序。

    1991年,学校开展了“庆祝青岛市建市10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和“庆祝建党70周年”等活动。

    同年,学校制定了《青岛三中实施〈国旗法〉细则》,进一步规范升旗仪式,并形成制度沿用至今。

    八月,学校根据中央提出的“要坚持不懈的对大中小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的要求开展了“两史一情”的教育活动,其中校长洪长屏、政治教师王树义和王政铭分别进行了专题讲座,并特邀共建单位海军二工区二大队政委章木英和省“故事大王”葛维河进行专题演讲。

    1993年,“德育处”更名为“政教处”。

    是年,学校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正式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其基本做法如下:1.组织教师学习,统一认识,正确对待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如本年度组织学习上海建平经验,97年学习上海闸北八中成功教育经验。2.建立后进生转化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帮教人员及措施。3.建立后进生转化工作档案。4.定期召开后进生转化工作经验交流会。

    1995年,学校试行将后进生分为A、B、C三级管理制度。一般的后进生为C类,由班级负责转化;问题多一些的为B类,由级部协助转化;最难教育的为A类,由学校领导参与转化。

    这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如92年一位后进生经教育由原来的打架斗殴专业户转变为积极进取的典型,最终进入四川大学深造。

    同年,学校开展“知国情、知省情、知市情和爱父母、爱老师、爱家乡、爱祖国”的“三知五爱”系列教育活动。

    其后,在青岛市组织的“三百”教育活动中,政治主任姜守忠获“三百”教育活动最佳组织奖。

    同年,学校初二学生沈巧妮获“齐鲁小名士”和“青岛市十佳少年”称号。

    12月,学校组织了“向不文明语言告别、向不文明行为告别、向不良环境告别”的“三告别”活动,并举行了签名仪式,此举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先后有中央、省、市多家媒体进行了采访宣传。

    1996年,学校制定了《青岛三中学生安全九字诀》即“四防、三查、两自、一报警”。四防:防火、防盗、防交通事故、防意外(主要是夏防溺水,冬防煤气中毒);三查:一查校内不安全因素、二查家庭内的不安全因素、三查自身的不安全因素;两自:提高自护意识和自救能力;一报警:遇到险情要报警,并牢记报警电话,110、119、120、122.

    1997年,学校掀起学习“十五大”热潮,学校总支书记韩长凯及“十五大”代表、青岛国棉六厂“郝建秀小组”组长程波向全校师生进行了专题报告。

    3月,学校为迎接香港回归举行了“祖国在我心中”活动,邀请校外辅导员革命老前辈姜凯进行专题报告。组织了“爱祖国,迎港归”知识竞赛,欣赏“盼回归”交响乐演出,观看了《香港——1997》、《大转折》等影视作品。

    同年,学校开始实行“一日主任制”检查制度。详情如下:

    一、由高、初中六个级部每周各出一位老师带领学生检查队戴袖章上岗进行民主管理;

    二、实行日记分、周小结、月评比制度;三、政教处负责各检查队伍的工作情况。

    “一日主任制”检查要点是

    1.《规范》《常规》养成教育的落实情况,

    2.教学楼内秩序,

    3.卫生情况,4.公物的爱护情况,

    5.节约用电情况。同时设立“文明示范岗”,六至十位学生身披绶带每天早上在校门口进行文明示范,并监督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

    是年,学校开展“啄木鸟”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是年,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在法制教育周活动中,组织了“我与法制和文明”的大讨论,组织了“法律进校园”活动,并邀请“江河海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

    1998年5月,学校邀请“青岛市青少年普法教育宣讲团”的成员进行法制教育报告,多次聘请司法局的同志给师生进行普法教育。

    是年,学校开展了“向新时期英雄李向群学习”的活动,先后邀请了部队领导章木英政委、“全国十佳少年”杜瑶瑶、青岛经济台主持人林园,周恩来总理的侄子周秉章、海洋科学家孙湘平教授等来学校作报告。

    其后,学校初二学生徐璐在青岛市“五四”表彰会上发言,赢得与会领导一致好评。

    1999年学校举办北约暴行图片展,并在全校展开讨论,召开了系列主题班会。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张功飞
-

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