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 > 青岛教育快讯 > 正文

2022年青岛市优秀教学成果“小学数学‘四维联动’教学法构建与实践推广活动(第二场)—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2022-11-28 11:50 来源:青岛宁夏路第二小学
分享到:

11月 23日上午,青岛市教育优秀成果推广会第二场隆重召开。本次活动由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室关茜主任主持,成果主持人梁青老师组织。同时,青岛宁夏路第二小学作为市南区数学基地校,也组织数学组全体教师和手拉手学校莱西市杭州路小学、定西市安定区巉口中心小学部分老师、来自省内省外实验校和推广校的领导和老师们参加并学习了本次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特邀中国海洋大学孙艳霞博士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专题的报告。

 

 

本次会议是一次学术研究活动,也是一次教育盛会。国内外的衔接越来越密切,因此,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点,孙教授指出教学成果推广在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性。首先就国内外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展开研究与思考,带领老师们一起探索了解各大领域界对培养创新人才的科学研究,并从每个角度做出了解答。基础教育的改革最后落脚点都是创新人才的培养,从新课标中可以看出,我们迫切需要培养出有能力的,有创造力的,在未来能够解决问题有担当责任的人才。

然后对创造与创新并通过概念得以区分。创造力是一种能力, ability,是产生新颖而有价值的想法的能力,是个体的一种认知,创造出来一种新的事物,而且要有价值。创新是把这种想法付诸实施的过程,创新是创造力的表现。探究分析了美国 P21— 4C和中国— 5C,指出中国对于面向 21世纪的人才培养的主要能力,其中创新处于一个核心位置。创造力分为 4个层级,爱因斯坦这类科学家的创造力,专业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创造力(生活中或者学习中),最小的创造力(解决问题过程中有价值的想法)。

孙教授把创新素养看作重头之重,想要实现创新过程需具备结构与条件,这样才能做创新和创造。那么我们就要将学生创造素养的培养,放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的位置上。最后孙教授对于创新提出四点培养目标。

通过孙博士的 4层创造力的解读,我们也更加坚信了培养的目标,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创造力不是集中在个别孩子身上,我们在教学当中可以通过差异化的教学来进行培养,从最小的创造力,也就是在学习过程当中,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提出有意义的想法。再到小的创造力,也就是在生活当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努力试试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属于专业领域的创造力。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们认真聆听,用心做好笔记,对创造力的培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一)我校教师对创新力的理解

 

(二)莱西市杭州路小学参与学习研讨

(三)定西市安定区巉口中心小学参与学习研讨

王玉玲:今天有幸参与了关茜主任主持的第二场成果推进会,梁青老师的教学成果“四维联动”。该教学法突出体现了创新的第二层级专业性,创新改革教学方式,发展学生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该教学法适应了时代要求。当代信息高速发展,日新月异。创新要求我们依托传统教材迅速的培养创新人才,创造力。创新人才是未来选拔的标志,作为教师要时刻思考我们的课堂是否有鼓励创新的文化,是否在课堂上鼓励创造。我们时刻要牢记,创新带动政治、经济、时代的变革。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探究性。为了更好的开展创新,我们要了解初中、高中的学业检测考试,落地学业目标和学业内容。我们时刻要关注数学的命题,关注作业类型和考试内容。同时,检测要关注探究性、发展性、创新性的命题,通过考试把创新型人才选拨出来。

马岩:今日学习了海大教授孙艳霞博士进行的“创新素养及其培养策略”的专题讲座。在培训中深刻感受到,孙教授立足于“人”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审视在教与学中的得失,以及再进一步提高学生素养,及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强调改革还应重新认识学习,进行深度学习;改进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体验式学习。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堂教学。

徐梦雨:彰显以人为本,把课堂还学生,孙老师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提出学生主体,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侧重学生的创新性实践,提供给我们一系列前沿的基础教育研究成果,引发我们思考,如何发挥好教师的作用,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良性环境,提供充分的条件,通过举例李子柒的案例,指出关键在于沉浸其中。

杜东慧:教师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才能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把课堂当成自我磨练、自我展示、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舞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

杨梦雨:今日学习了海大孙艳霞教授专题讲座,受益匪浅。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帮助学生建立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在与世界的开放联系中不断拓展思路、开阔视野、创新意义。使学生培养创新。在其中了解世界教育面临的挑战。并站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力和思维能力,并作以深刻解答,也更让我们重视在教学中的反思,更近一步提高学生素养,和发散思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达到高效率。

李盼:通过听孙教授给的培训,我收获颇丰:

1.给出正确的答案比问出好问题更重要吗?要让孩子会提出问题,能提出真问题,问题才是思考的起点,课堂不是老师精心设计的讲堂,不是培养听话的学生,课堂是孩子的,是学生敢表达,敢探究,敢创新发表观点的学堂,我们应该尊重,保护孩子的问题意识,保护孩子的创新意识;

2.教学要的结果是什么?新课标说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就向孙教授说的不是培养当下的学生,而是向上一级输送人才,我们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也应该有全局视野,要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这样孩子才能面对新问题时敢想敢迁移,才会让孩子接受未来挑战,才能打通学校教学和社会应用之间的隔断。

幽梦月:听了孙老师的讲座我受益匪浅,创新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教师的能力,任何教育都要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想要教育出有创造力的孩子,教师在教育工作实践中也要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学生拥有了创新意识,就能够敢于表达,敢于探究,敢于质疑,我们不正缺少孩子们的这种可贵精神吗?另外孙教授指出,问出好问题比得到正确答案更重要,要让孩子会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更具有目标性,也更容易获得成长。

李松:课堂上教师要注意保护儿童的好奇心、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低段孩子很乐于表现自己,教师要及时的评价孩子,肯定孩子,让学生在自信心的促使下主动乐学,兴趣浓厚。我们的小组合作也要做到扎扎实实,每个学生是真的有所获才是达到了合作的目的,是学生之间的真合作而不是为合作而合作。

张萌:深入对创造力四个层次的理解:最高层次 Big- C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创造的价值是世界性;其次是 Professional- C,专业领域的创造力;再其次是 Little- C,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是 Mini- C,过程中有意义的想法。 Big-C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是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力由此产生出的新想法,新事物是整个人类社会中前所未有的。而 Mini-C和 Little-C指的是在开发人的自我潜在能力意义上的创造力、也就是普通人所具有的创造力。作为老师要识别保护学生的 Mini- C,慢慢发展成 Little- C,允许学生的创造性表达,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社会实践中遇到新问题,通过独立探究而产生新的想法、见解或解决方法,尽管这些想法和见解早为前人所提出,但对他本人来说却是前所未有的,同样具有发现创造的意义。

纪清波:创造力有利于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增强团体的竞争实力;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工作与学习效率的提高。创造力的发挥将促进大家转变观念,不断释放自身能量,理顺各类体制,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带动大家一起共同努力,从而促进学习与工作效率的提高。

杨鲜妮:通过本次培训,学习了核心素养提出背景和真正内涵,知道了互联网时代,知识的竞争力正在减少,人人都可以学习名牌大学的课程,无论是清华大学还是麻省理工理工大学的课程,只要想学都可以努力学会的。而知识创新素养对当代孩子以后的竞争及其重要,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它不属于少数人,创造力是必须的。创造力在于他的新颖和价值,我们要保护学生的不同想法,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见解,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孙老师结合国内外的各种学情进行了分析,目前全世界都在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新西兰,美国等等。孙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了如何在细节处培养孩子的创新素养,收获很多。

堵广军:今天和中国海洋大学的孙艳霞教授学习了《创新性人才培养策略》,通过学习我意识到教学观念转变,要真正树立起创新教育观,我们首先必须克服两方面的错误倾向:一是为教学而教学,教学活动纯粹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或者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判教学质量的标准,而不管学生的实际能力如何。二是为创新而创新,不顾学生和课程的实际情况,片面追求新、特、异,最终造成学生无所适从,也达不到真正的创新教学效果。创新教学要把知识传授与素质培养并重,把基础知识学习与个性发展并重。

本次培训为我们数学学科教学法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我们更加明确了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和特点,必将引领我们数学教学团队走向更深层次的研究,老师们会带着这些收获优化课堂教学,努力为我们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发挥自己的力量。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