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齐鲁晚报》报道了青岛“实施初中强校提质行动,全面推动区域教育均衡”这件事,快和小编一起来看~
打造一批好初中,
为基础教育“壮腰”
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承下、启上”的关键一环,它就像一个人的腰部,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青岛,全市初中学校260所,其中城区学校171所,镇区学校50所,乡村学校39所。初中学校发展不均衡,优质初中学校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入学需求。为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初中”,初中“强校提质”被写入《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成为十大攻坚行动之一。
其实,对于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区市和有关初中学校已经进行了生动的实践和卓有成效的探索。而行动计划的出台,更是为岛城基础教育“强腰工程”注入“强心剂”。未来,初中学校的变化还将继续。“我们希望青岛的家长,不管住在哪个片区,都不会为孩子的上学而担忧,家门口的学校就是好学校。”青岛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的一番话质朴而诚恳。青岛的教育人,正在为这一美好愿景而行动。
本周,市北区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和优质课比赛,正在火热进行中。一个是面向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一个是面向骨干教师,两档不同梯队的“功夫赛”,吸引800余名教师切磋技能、展示风采,共同成长。
“以赛促教,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的方式之一。”在青岛大学市北附中校长卢宝山看来,强校必先强师,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强校提质的源头活水。作为一所由青岛四中和青岛二十八中优化整合而成的“新校”,青大市北附中在青岛大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加持下,实现了1+1>2的效果。如今,优质资源倍增计划的出台,更是为学校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卢宝山说,学校将乘势而上,通过名师名校长培养行动计划、青年教师“菁英计划”和新入职教师连续五年培养计划等方式,打造一流教师团队,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经过前期的调研和摸底,市北区已经确定多所强校提质试点初中。“但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实现全区域内的均衡和提升。”市北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强调。为此,市北区构建横向分类、纵向激励的多元评价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在专业素养上提水平;依托42个市、区级名师工作室,实施教师梯队培养行动;借力“北尚英才”,面向全国引进骨干教师;推进区域内优秀教师交流轮岗、跨校任教,让每一所学校都拥有好老师。
金秋九月,在青岛滨海学校,第二届学术节如期开幕。本届学术节,学校聚焦高质量高品质发展,立足教学主业,将教研范式创新、教学法创生、初小课程衔接等领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推优推新。围绕“课标理念践行、案例分享共研、策略模式聚焦、团队智慧共创、多元发展提升”五个层面,分主题分专题进行全面展示。
刚刚过去的暑假,青岛沧口学校课题组召开了多次“新课标背景下数与代数领域初小衔接”教学研讨会,目的是为了做好初小知识衔接、思维拓展。
教研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在初中强校提质路上,各区市多措并举,推进教研质量的提升。其中,市北区建立145个学科教研基地(包靠)校作为项目试点学校,通过构建由学科教研员、高校指导专家、区域名师工作室、基地(包靠)校组成的跨地域、跨校际的“虚拟教研组”,探索“多元主体协同教研”新机制。
李沧区也出台指导意见,突出集备的重要性,强化教研员跟进教师、跟进课堂、跟进教研组的管理,对5所强效提质试点初中的干部和教研员开展集备指导。为打造品质课堂,李沧区抓实教案设计,围绕奇点计划、特殊禀赋学生培养和强基计划向初中学校延伸等政策红利,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同时,开展分层走班教学实验和一生一案教学实验,重点关注学习成绩后30%的学生,制定学业困难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计划,让每个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成。
青岛实验初中崂山分校、青岛实验初中李沧分校、青岛二中附属实验学校、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今年秋季学期,一批新校的启用,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学校,“出生”就携带“名校基因”,软、硬件均同步高品质推进。
图片
为了激发初中学校办学活力,青岛释放了系列政策红利,其中就包括强化集团化办学的政策保障,通过优质学校输出教育理念、管理经验、精品课程等,快速提升初中学校办学质量。
记者从市南区了解到,目前该区已经对强校提质试点初中进行了4轮摸底,区域性的初中强校提质方案即将出台。其中,集团化办学往“深领域”拓展。如:青岛五中与青岛二十六中组成教育集团,实行一体化管理,同时,青岛五中发挥自身作为青岛大学实验初中的资源优势,由青大教师为学生开设思维记忆课程、人工智能课程,为学校特色发展出一条路。
作为在全市率先实施集团化办学改革的区域,市北区通过“区域名校+”“优质高中+”“科研高校+”全链条合作育人模式,带动了启元学校、滨海学校、弘毅中学等一批新校走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引进青岛大学教育集团合作开办“两校一院”,开启市北区老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后期,市北区将继续加大教育改革创新力度,推进集团化办学3.0工程,构建“4+3+N+X”全域集团化办学的新格局。
日前,在青岛六十一中初二2班,英语老师杨洁给学生布置了一份家庭作业:背诵课文。但学生们领到的作业内容并非人人一致。“学有余力的学生要用更高级的语法、或转换人称来复述文章内容;中等生则要求确切地背诵出来;基础较弱的那部分学生,只要求他们能够熟读课文即可,培养语感。”杨洁老师说,如今作业分层布置已是常态,学生的效果反馈也很好。基础好的孩子能够“吃好”,中等生能够“吃饱”,对学困生而言,也不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有家长可能会认为考试不分层,作业分层有何意义?作为一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杨洁坦言,学生是有差异性的,因材施教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
推进作业革命、建立分层次作业、项目式作业、个性化作业,是初中强校提质的内容之一。李沧区将作业管理纳入教研活动、课题研究中,确保作业控时控量,精选精编、分层多样。
市北区借助平台技术力量,从提质、增效、控时三个维度综合施策。成立区域作业设计团队,在提质上下功夫。各学科作业设计团队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模块化整体作业设计研究,建立教育e平台作业设计专题入口,每周发布单元作业设计,年底进行全区优秀作业设计展评。建立家庭作业熔断机制,在控时上做文章。开发作业量智能监控平台,建立家庭作业熔断机制,有效保证孩子的正常睡眠,切实做到减负提质增效。
在9月26日的行风在线栏目中,青岛市教育局局长姜元韶提到,青岛将用3年时间建设40-50所初中强校。目前,各区市已遴选出强校提质试点初中,这些学校多是具有良好办学基础、且能促进区域内均衡发展,具有发展潜能的初中。
“办学的高质量,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发展与提升。我们在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全面发展的连接点上发力,想方设法激发师生潜能,让师生有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为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青岛滨海学校校长赵春燕看来,强校提质的落脚点,是要把好教育本质,让教育回归教育,坚持“五育并举”,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赋能。抓牢九年一贯制的学段优势,青岛滨海学校构建了“初小衔接贯通培养”的课程体系,实施以“学段+项目”“进阶+项目”“思维+能力”“兴趣+特长”的课程群,在研究、探索、实践中打通了学科和学生生命成长的连接点,助力滨海学子自主发展。“学校还打造了科创、艺体、人文等颇具特色的社团,近年来让不少有发展潜质的学生走上了特长发展道路。”赵春燕说,学校目前已有三届毕业生,通过对升入高中的滨海学子进行的发展追踪了解到,孩子们在高中阶段依然阳光、大气,发展后劲十足。
“推迸‘五育’并举,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是新时期转变义务教育育人方式的要求,也是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使命担当。”青岛沧口学校校长李雅慧说,学校提出了"五好”教育样态,以“五大行动”为实施策略,构建育美明德、真爱护航德育体系,覆盖学生生命成长全过程;践行“生本”教学理念,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培养;以健全的体育课程为依托,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除了音乐、美术课外,学校还实行分项选课制度,丰富学生的视野,提高对美的认知和表达;同时通过项目劳动、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研学等方式,形成劳动习惯,提高劳动能力,为学生的个体精神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