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 > 青岛教育快讯 > 正文

把浮标研究的论文写在蓝色国土上

2022-10-10 10:45 来源:青岛晚报
分享到:

在我国辽阔的海域上,散布着众多业务化海洋环境监测浮标。这些浮标,约90%来自青岛。取得该成绩的背后,是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以下简称“海仪所”)在海洋监测装备领域的长久耕耘,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海仪所研究员王军成带领团队40余年如一日的攻关研发。

“我出生在山东烟台招远的一个小村庄,村庄距离海边几十公里。上学时书中的海洋故事就吸引我,身边很多人都有一个海洋梦。”谈起进入浮标研究领域,王军成如是说。

浮标是海洋环境探测、监测的最基础装备,可以测量风速、风向、温度等众多参数,用于海洋环境观测与预报,有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978年,怀揣海洋梦的王军成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通讯专业毕业,来到位于青岛的山东省仪器仪表研究所(海仪所的前身),从事海洋监测技术与仪器研究,正式与海洋结缘。

“海仪所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一批从事海洋监测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的科研院所,但在当时,我国国产浮标装备和相关技术几乎为零,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行了海洋浮标的应用,在他们国家沿海建立了业务化的浮标监测网。”看到我国与西方在浮标领域的差距,王军成非常着急。

1986年,我国开始实施“七五”科技攻关计划,研制海洋装备位列其中。面对这个难得的机会,海仪所承担了研制大型海洋资料浮标的任务。在实验室里,王军成发挥专业优势,与团队协作攻关,自主研发了浮标的电子系统、通信系统等;在大海上,他把研制好的浮标样机布放在海中试验测试,不断解决浮标在复杂海洋环境中的适应性难题。

“为了获取海浪等参数,浮标设计之初就强调随波性。”王军成回忆,遇到恶劣天气进行浮标布放、检修,在小渔船上、浮标上根本站不稳,常常是一边吐一边工作,尽管非常难受,但每次出海还是会坚持完成任务。因为需要经常出海,他有时一年中有近三分之一时间是在海上度过的。

一个浮标合不合格,很大程度上是看它能不能在海上长期稳定运行。经过长期的研发、海上实验、再改进,王军成带领团队研发的浮标样机在海上正常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一开始是半年,后来延长到一年,最后是两年甚至更久。在此基础上,1993年,王军成团队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业务化运行的大型海洋浮标系统,突破了海上生存关键技术,能够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下正常运行,实现了基本海洋数据的监测,技术性能、工作可靠性、实用性、数据准确性和回收率等综合性能处于当时国内领先地位。该成果200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一花独放不是春。浮标有大型的,也有中型的、小型的,根据使用场景不同,我们还需要研发更多的浮标类型。”研发出国内“首台套”后,王军成继续深耕,近30年带领团队陆续研制出12个型号的浮标产品。其中,研发的我国首个极地大型海洋观测浮标,于2012年在挪威海实现布放,这是我国首次将自主研发的浮标和观测技术应用推广到北极海域,为我国进行北极气候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海气通量数据。

目前,我国在海上布放的业务化运行浮标有200多套,而王军成团队的研发成果占九成以上,全面支撑了国家海洋环境监测浮标网建设,每天向国家海洋局和中国气象局传输约3万组气象水文数据,为海洋预报、科学研究、海上石油开发、港口建设等提供着珍贵的海洋水文气象资料。

“近年来,我们致力于研发新型智能海洋浮标,让新一代浮标更加智能化。”虽已年近七旬,但王军成在浮标研发的路上依然笃行不怠。2021年,他带领团队研制的十五米超大型浮标综合观测平台布放到青岛小麦岛海域,该平台是目前国内直径最大、观测参数最全、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海上综合观测和试验平台,围绕现代海洋监测复杂多变的新需求,解决了系统软硬件功能单一、扩展能力弱、“信息孤岛”等问题,构建了网络分布式的智能化数据采集控制架构平台,实现了在办公室就能实时监控和操作海上浮标各类设备的能力。

“浮标就像挺立在大海上的‘哨兵’,亲历着海上的波涛汹涌,又把海洋的最新讯息第一时间传回陆地。”王军成表示,中国要成为海洋强国,海洋技术必须先行,作为一名党员,他将像海上“哨兵”一样,生于陆地,建功海洋,把浮标研究的论文不断写在蓝色国土上。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