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相声近些年来的获奖名单中,相声演员刘炳耀的名字一定是最为闪耀的那一个,他参与创作、表演的作品频频问鼎各项文艺大奖,受邀参与省市小品曲艺大赛,在北京、天津举行的相声展演活动中也皆有斩获……今年,这位日渐成熟的相声演员将目标瞄准了中国曲艺的最高奖项——牡丹奖。因为热爱,定有所成。
每个周五,如约奔赴热爱
每个周五的下班时间,是刘炳耀的身份转换之时。在此之前,他是单位里严苛的安全、生产主管,事无巨细、一丝不苟的工作状态让他时刻紧绷一根弦;下班之后,一场如约奔赴的热爱则让他换上了全然不同的心情,手中的方向盘也变得轻盈起来,此时的他更期盼着换上大褂,站到话筒前,与搭档来上一番说学逗唱的相声表演,“闲暇时,有人喜欢踢足球,而我则喜欢说相声,同样是酣畅淋漓的一种状态,站在聚光灯下的那一刻,足以让我抛却所有的烦恼与不快。”
2006年,从家乡聊城考入青岛科技大学之后,刘炳耀对相声的热爱在这座城市生根、发芽,虽然学习的是高分子专业,却主导成立了青岛科技大学的曲艺协会,并出任首届会长;从未接受过相声的科班学习,但却把别人背单词的时间用来背贯口;毕业之后,即便是辗转换了几家工作单位,却也从未放下在曲艺的舞台上不断打磨技艺。刘炳耀说,如果相声有感情的话,可能不会对我有太多的关注,因为热爱它的人太多了,我不过是其中的无名小卒;但是我对相声的热爱,却是一辈子也离不开、放不下的。
刘炳耀对相声的热爱,源于儿时的一次舞台表演,当时不过9岁年纪的他,有样学样地在儿童节那天走上舞台表演了一段相声,稚嫩的声音和搞怪的表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也让这位初登曲艺舞台的小朋友感受到了相声的极大魅力,在学校音乐老师的倾囊相授下,以相声前辈罗荣寿先生编写的《相声表演漫谈》作为开蒙,这颗喜爱相声的种子就此埋下。
正如参天大树的长成需要阳光、雨露,一路走来,青岛曲艺老前辈对于刘炳耀的无私帮助和提携,让这位半路出家的曲艺新人迅速成长起来。刘炳耀至今还记得,科大曲协成立之后,苦于没有指导老师,他多方咨询,终于在原青岛市四方文化馆的官网上找到了有关“四方相声俱乐部”的信息,冒着烈日酷暑,沿着鞍山二路数着门牌号一路步行寻到原四方文化馆的驻址,在王春玲馆长的帮助下,了解到青岛市曲艺家协会和四方相声俱乐部各位老师们的演出信息,从此将青岛市曲艺家协会各位老师多次请到青岛科技大学去为学生演出,并进行指导,“季良、赵乐平、耿殿生、莫宏、朱琦、王暖温等这些岛城的曲艺名家一年至少到科大去演出两次,不谈报酬,自行解决车马,为的就是给我们这一帮热爱曲艺的学生们加油鼓劲。”谈及昔日的学艺之路,刘炳耀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感受到了曲艺大家庭的温暖,“上大学的时候,每个周二中午,我坐上305路公交车,从胜利桥坐到西镇,大约一个半小时,赶到季良老先生那里学快板,老先生不仅口传心授技艺、技巧,还管饭,到了饭点,总是喊上一嗓子‘咱爷俩去吃点’,这么多年来,从不肯让我掏一分钱;后来拜师赵乐平老师,他也从未收取过学费。”
好好说相声,说好好相声
现如今,刘炳耀每周利用工作闲暇在青岛曲艺社演出,其表演的段子大多为原创作品,其中不乏获奖之作:大学时创作的相声作品 《大学那点事儿》于2012年8月,获得了山东省第五届“泰山文艺奖”创作二等奖。作为历届泰山文艺奖曲艺类节目评委,曲艺名家陈建民对这一作品极为认可,认为这个作品具有新时代大学生的气息,既有传统作品的基础,又不拘泥于传统作品,表演自然大方。陈建民老师后来到青岛还特意托人要见见这个小伙子;近些年来,刘炳耀与毕业于辽宁科技大学曲艺专业的刘宗琦合作,二人互为捧逗,相得益彰,相同的艺术理念和为人处世风格,使两人一直合作了将近11个年头。11年间,两人创作表演了 《良心》《身受其害》《西游漫谈》《金婚》等作品,先后参加了天津相声节汇演,“西岗杯”“通州杯”“北京青年相声节”等,参加中央电视台“一鸣惊人”“相声新青年”节目录制等。在此期间也荣获了青岛市曲艺大赛金奖,山东省首届曲艺大赛最佳节目奖等奖项;2016年8月,又凭原创相声《西游漫谈》荣获山东省第九届“泰山文艺奖”三等奖,成为青岛市为数不多的两次荣获该奖项的演员之一。
超强的原创实力,在刘炳耀看来不过是对相声热爱的自然生发,“从小听相声,学相声,说相声,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即便是老先生们的相声作品,拿过来之后,也不会死记硬背他们的台词,总是会根据自己的理解翻新一遍,相声作品是在某个特定时间、区域,针对特定观众群保留下来的包袱和剧情,如果一味照搬,很难有共鸣,我演出时的二度创作,是利用作品的结构,改成现在观众能够理解的、而我也认为是恰如其分的语言,慢慢地,也会把身边能够激发共鸣的小事情融入创作中,也便成为了全新的作品。”虽然刘炳耀严格区分着日常工作与相声爱好之间的界限,但他不改初衷的是“好好说相声,说好好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