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 > 青岛教育快讯 > 正文

中考省级统一命题要来了

2022-04-07 14:54 来源:青岛晚报
分享到:

昨天下午,随着一则“教育部网站4月6日最新消息: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公之于众,迅速在网络上引发强烈关注。教育部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尚未实行省级统一命题的省份,力争2022年实现中考省级统一命题,确不具备条件的省份,要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到2024年实现中考省级统一命题。一石激起千层浪,记者采访发现,加快推进中考省级统一命题,其实近半年来已有铺垫,那么继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落实“双减”工作进展平稳、成效明显的背景之下,此时这一“大动作”又有何意义?对青岛超2万中考学生来说又有何实实在在的影响?家长和老师们如何看?记者展开了采访。

中考如何命题?教育部这样要求

积极推进省级统一命题

尚未实行省级统一命题的省份,特别是辖区内地市命题单位存在命题管理不完善、条件保障不到位、命题人员数量不足、命题质量不高等问题的省份,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2022年实现省级统一命题,确保命题质量。确不具备条件的省份,要研究提出加快推进省级统一命题的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到2024年实现中考省级统一命题。

强化试题政治性审查

建立试题政治性审查制度,切实加强各学科特别是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等学科试题的政治性审查,重点审查试题选材的价值导向和材料使用的严谨性,杜绝出现国旗国徽图案使用不规范、国家地图版式不完整、不尊重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等问题,确保试题正确政治方向。

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

坚决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不得超标命题和随意扩大、压减考试内容范围,严禁将高中课程内容、学科竞赛试题以及校外培训内容作为考试内容,确保依标命题、教考衔接。

科学设置试卷难度

既要防止试卷过难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也要避免试卷过易难以体现区分度。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卷试题结构,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坚决防止偏题怪题,促进有效考查学生综合素质。

认真遴选命题人员

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每个学科命题组原则上不少于5人(含至少2名试题审核人员)”基本要求。命题人员应以优秀学科教研员和初、高中骨干教师为主,积极吸收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及其他相关机构的专业人员。严禁命题人员参与考试辅导材料编写和校外培训活动。

规范中考命题管理

要坚持试题命制人员和审核人员分离,加强试卷政治性、科学性、技术性、程序性审查和学科交叉审查。要认真做好阅卷工作,建立主观性试题“一题多评”制度和试卷抽检复核制度,确保阅卷质量和公平公正。

背景

三年四提中考省级统一命题

记者梳理发现,早在2019年11月教育部出台的 《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各地要进一步强化省级统筹,落实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管理省级主体责任,尚未实施统一命题的省份,应积极创造条件稳步推进省级统一命题。在2021年更是被写入了当年的教育部工作要点,明确“完善省级统一的中考命题机制,着力提高命题质量”,要求深入推进中考改革,有序扩大招生录取改革范围,完善省级统一的中考命题机制,着力提高命题质量。如今,随着“双减”的持续深入,推进中考省级统一命题的步伐已然提速,2021年11月,教育部针对中考的一系列框架性建议中,也涉及到中考省级统一命题:“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系统构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着力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同时加快推进中考省级统一命题,开展命题评估,切实提高中考命题质量。”

今年2月份,在教育部举行的2022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就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工作表示:“创新突破是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的一个关键词。要深化考试评价改革,加快推进中考省级统一命题,要进一步加强‘双减’背景下中考命题的研究工作,切实提高命题质量,确保依标命题、难易适度、教考衔接。”吕玉刚表示,今年教育部将专门召开一次推进中考命题工作的会议,重点就是部署进一步提高中考命题质量。

意义

促进地区教育质量提升

“中考全省统一命题,这个‘风声’早已有之,理解它的题中之义还是要放在全国背景之下。”全国资深教育媒体人、高考升学规划专家娄雷向记者介绍,山西、安徽、福建等省份已经开始实行中考全省统一命题,山西省早在2010年就实行了中考全省统一命题,明确提出试题着力点放在主干知识上,不设偏题、怪题。另外,安徽全省统一命题新中考方案是从2020年新初一学生试点,涉及考试科目有13个。此外,浙江、辽宁等省份也在推进中考全省统一命题。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省份在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的同时,也会给各地市一定的自主权,比如自主确定中考录取政策等。在部分试点省份,即便是全省考同一张试卷,高中招录依然是以市级为单位,不用担心会影响高中录取。

“省级层面的命题,对地方考生影响不大,因为虽然是统一命题,但是录取的时候还是分地区录取。但是,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会有所不同,考生需要适应新的题型和难度的变化。这对考生和老师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娄雷表示,距离今年中考还有两个多月时间,虽然现在还不明确会不会全省统考,但是他预计不会有太大的变动,“从多年的中考试题来看,试题难度一般都保持在一定难度范围内,如果省级层面集中命题,或许记忆性试题比例会适当降低。”

除了对考生的影响和挑战,中考统一全省命题对区域教育发展的优势更加明显。中考是初中课堂教学的“指挥棒”,中考试题的难度高低,直接引导初中的课堂教学行为。全省一盘棋,有助于各个学校相关的教学计划的统一制定,并且中考命题统一化之后,对应着未来的高中教育,甚至大学教育形成一个有机衔接。另外,全省一盘棋、全省一张卷更有利于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能力水平、老师能力水平、学校能力水平进行评测,分析和促进各地区提升教育质量。

声音

家长:

希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

记者也针对这一政策的出台面向多位小学、初中家长展开了调查。采访中,不少家长对中考省级统一命题表示期待。今年读初一的家长王先生表示看到这一新闻后心情很激动,“我认为这个政策对青岛考生是一个利好,放在全省看,各地市教育发展不均衡,全省统一中考命题应该会降低试题难度吧,从这一层面来看能够减轻学生中考压力,也能抑制超前教学的情况发生。”王先生告诉记者,从去年双减以来,孩子作业明显减少了,睡眠时间增加了,有更多时间发展兴趣爱好,家长也不会再给孩子批改作业,省心了很多,“双减是个持久战,这就要求学校教育长时间、大面积提质增效,我希望中考真正能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王先生说道。

“统一命题意味着分数有对比价值了,各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平都亮出来,可以让学校努力抓教育。”市民刘女士的孩子正读五年级,闲暇之余她经常跟在平度、胶州或济南、东营等地的朋友们聊起孩子的教育,“现在就希望试卷命题的人,能设计出真正高质量的‘体现素质教育的试卷’。”刘女士表示自己会密切关注这一政策在青岛的落实动态。

老师:

期待教育评价继续优化

“全省统一命题从上往下看,能够帮助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更好对全省教育水平进行分析类比。我觉得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岛城一位从教多年的中学教师表示,统一命题想必那些拉不出差距的记忆类题目将减少,综合分析探究类的考题将增加。比如语文,就可能更多地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对基础知识的拓展运用能力等。当然,这也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对于老师来讲,不仅需要在教学方面快速做出调整,并且也要提高水准。

“全省一张卷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教育能力有限的城市可能影响特别大,对于青岛来说这种影响应该不会很大。”还有一些教育工作者表示,虽然目前还没有接到青岛落实这一政策的相关通知,但接下来的学期教学会继续严格落实双减,做好课堂提质增效,让学生从减负过程中受益,保证作业管理、课后服务提质,同时希望在真正推行全省中考统一命题之时,一定要推进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消解多年来“唯分数论”的教育导向。否则的话,中考命题如果仍是目前书面化的题目、唯分数论的评价机制,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导致家长和学校比拼考试分数,加重应试化教育。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