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 > 青岛教育快讯 > 正文

三十年深耕!青岛市南区发布全国首个海洋素养教育指标体系

2025-06-06 12:50 作者:王新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海风拂过校园,稚嫩的童声在礼堂回荡:“大海、大海,我爱你!”6月5日,青岛市市南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孩子们用一场充满童真的“亲海爱海”情境表演,拉开了市南区中小学生海洋素养发布会的序幕。在这个世界环境日与世界海洋日交汇的特殊时刻,一份承载三十年探索的《市南区中小学生海洋素养指标体系》正式向全国亮相。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家水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副主任李兆新;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教授、兼任“全国海洋教育研究联盟”理事长、国内海洋教育研究的创始者与奠基人之一马勇;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郝伟;青岛市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刁丽霞;青岛市市南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朱雪梅共同按下发布手印,标志着全国首个贯通小学至初中全学段、覆盖“知识-实践-意识-精神”多维素养的海洋教育标准诞生。这份历时三十载打磨的指标体系,是市南教育响应“海洋强国”战略的里程碑式答卷。

深耕蓝色基因:四维素养构筑成长阶梯

这项凝结市南区三十年海洋教育智慧的指标体系绝非纸上谈兵。据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解育红深入解读,该体系从海洋知识、海洋实践、海洋意识、海洋精神四个维度出发,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划分为小学低段(1-2年级)、小学中段(3-4年级)、小学高段(5-6年级)、初中阶段(7-9年级)四级梯度,共12项二级指标、48个素养点,构成了一个较为完备、内涵丰富的学生海洋素养水平分级与指标阐述体系,将“开放、拼搏、创新”的蓝色基因注入每一位市南学子的生命成长。

马勇教授在点评中盛赞:“该体系站在全球海洋教育前沿,它不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重要指示,更以综合性架构超越了欧美单一科学教育模式,承载着海洋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三重战略使命,为中国特色海洋基础教育提供了科学标杆与实践范式”。

专业领航:三十年海育之路的厚积薄发

市南海洋教育之路映照着厚重的历史沉淀。从1998年设立全国首个少年海洋学校,到2014年组建市南区青少年海洋教育联盟;从2017年获国家级课题立项,到2022年“以海育人”项目斩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三十年求索终凝成今日体系标杆。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刁丽霞强调,此举是对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坚定回应。活动现场为李兆新、马勇等五位顶尖学者颁发“海洋素养发展指导专家”聘书,为深蓝教育注入核心动能。

向海图强:经略海洋的市南担当

市南区海洋教育历经三十年深耕,海洋素养指标体系的发布是新时代落实“海洋强国”战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创新举措,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小树立起“蓝色梦想”,丰富海洋知识,理解海洋价值,发展海洋思维,热心海洋实践,厚植海洋情怀,崇尚海洋精神,成为新一代亲海、爱海、知海、驭海、护海的海洋人才。“这份指标体系,是向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岛七周年的诚挚献礼,更是新征程的起点,”刁丽霞主任目光如炬,“市南教育将持续深化综合改革,牢固树立经略海洋观念,让核心素养在五育融合沃土中扎根生长,为全面建设高质量育人体系提供‘市南智慧’‘市南经验’‘市南方案’”。

活动现场,海洋教育的生命力在学生身上灼灼闪耀。二年级孩童以稚嫩童声演绎“大海、大海,我爱你”,播下“亲海爱海”的种子;六年级学生则通过《海上利剑 逐梦深蓝》《保护海洋 守护家园》等研究报告,展现“知海探海”的理性深度。学生代表罗家梁更向全区48813名学子发出铿锵倡议:号召同伴做蔚蓝智慧的“拾贝者”、乘风破浪的“弄潮儿”。青岛海洋科技馆捐赠科普仪器,彰显社会力量托举蓝色未来的决心。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这份承载历史与未来的指标体系,不仅勾勒出学子从认知海洋到经略海洋的成长蓝图,更彰显市南区以富于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区域特色的教育实践。市南教育人正携手社会各界守护蔚蓝家园,让海洋素养的澎湃涛声汇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长河。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