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访百年劈柴院 近日,青岛新闻网召集了71名小记者举行了“市南首善之区行”的活动。第一站就来到位于中山路的劈柴院,采访了那里的工作人员。并就改造后劈柴院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那里的工作人员一一回答了小记者们的问题让小记者们获益匪浅。 当问到劈柴院有那些特点时,工作人员干脆地回答了九个字“有吃头,有看头,有玩头。” 劈柴院几乎囊括所有青岛本地的特色小吃,工作人员说,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他们还要逐渐吸纳山东各地的特色小吃,以及全国各地最具特色的小吃吸纳进来。让游客来到劈柴院能大快朵颐。 除了各地小吃文化的展现外。劈柴院在修缮上也沿袭了原有建筑样式,充分体现出百年来青岛老街里市井文化风貌,使游客们流连其间,曲径通幽,恍隔百年。 在文化娱乐上,新劈柴院也是做足了文章。沿袭传统恢复原有的两处大戏台,此两座分别位于江宁会馆10号院和2号院的大戏台上,每天都会安排各种民俗演出。演出不仅保留了原有的相声、京剧、快板、山东快书、评书等,还添加了具有浓郁山东地方特色的吕剧、柳腔、茂腔。各地游客凭桌而座,品茶聆听,悠然自得。 除以上几方面外,工作人员还在服务质量、卫生质量狠抓严管,树立全心全意的为游客服务的精神,让全国各地的游客吃得放心,玩的开心,看的舒心。据悉,新劈柴院开业以来,游客逐年增多每天的人数可达3万,顶峰时达每天5万多人。百年的劈柴院重新焕发了新颜。 (新闻网学生记者 安琦) 7月23日,新闻网的小记者团们在劈柴院进行了一次有趣的探访。 小记者们在工作人员身旁围成一团,首先了解了劈柴院的历史。劈柴院于1902年在中山路建成,名称起源于当地居住的渔民。因为当时渔民主要将木材存放于此,并在此居住,于是渐渐形成了繁华的商业地带,并在30年代成为青岛最主要的娱乐城。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为种种原因繁盛的劈柴院渐渐衰落了下去,而在市政府的重新建设下,劈柴院于2009年又正式恢复了营运,并成为了青岛的一大特色,平均游客人数达到每天三万人。 在劈柴院访问的几个小时里,小记者们参观了这里的两大戏台——江宁会馆十号院和二号院,每晚举行演出,十号院每晚会有京剧,柳腔,茂腔相声等精彩演出,而二号馆则是民乐表演的天地。由于秉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针,劈柴院内更是吸纳了各种文化民俗、民间特色小吃,不仅有青岛本地的特色小吃,还有山东乃至中国外国的各种小吃。比较有名的有淮阳鱼汤面、劈柴院豆腐脑、坛子肉之类,令人回味无穷。 在这里,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青岛的民俗与文化,充分体验到了青岛人的风俗,是来青旅游的首选之地。 (新闻网学生记者 战绮慧)
小记者劈柴院采访行 7月23日上午,青岛新闻网小记者团的小记者们冒着蒙蒙细雨,前往市南区的特色街之一“劈柴院”进行采访。 在采访之前,这些小记者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查找历史资料、了解劈柴院名称的由来、挖掘特色故事…… 在劈柴院江宁会馆,总经理杨叔叔热情的接待了小记者们,并详细的介绍了劈柴院的历史,使大家更深入的了解了百年劈柴院的历史渊源。每一位采访的小记者还收到了由江宁会馆赠送的一个精致的木制铅笔盒“一二一上街里,买书包,买铅笔,好好学习考第一!”朗朗上口的儿歌勉励孩子们要好好学习。 随后,小记者们分头对游客们展开了采访。游客们对江宁会馆精致的戏台古色古香的风格所吸引,但又有些游客提出这里的消费价位较高,希望能有突出青岛的特色,多一些青岛本地的小吃。 (新闻网学生记者 刘洪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