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8日,贵州安顺文庙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60年祭孔活动。祭孔活动包括迎接孔子诞生地曲阜圣土圣水、宣读至圣祭文、向圣人敬献花篮、诵读《论语》以及乐舞告祭。图为乐舞告祭。 中新社发 李学仕 摄 9月28日,侨乡福建泉州府文庙举行孔子诞辰2560周年祭祀大典。图为仿古祭孔仪式隆重、庄严。 中新社发 傅丹丹 摄 “孔子热”是“文化扩张”? 蔡武:展示中华文化 近年来,伴随着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新崛起,对孔子的研究不仅是国内文化热点,而且也已成为全球文化热点之一。 然而,一些国外媒体对于“孔子学院”等文化交流方式却有另一番理解。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文化扩张”。 对此,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曾表示,世界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更深地了解世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精神世界的主要载体。通过文化交流,能够最准确地、最生动形象地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它的人民。我们当前所做的就是向世界展示中华的文化,同时了解和借鉴世界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以利于我们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新华社9月28日文章亦指出,作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很多思想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体现了人类的共同追求。世界文明的发展需要孔子的智慧。 后工业时代流行“孔子热” 孔子将照亮世界? “祭孔”的传统由来已久。 鲁哀公十七年,鲁哀公将阙里巷内孔子的三间故宅立为庙。孔子后裔及弟子常常在庙里演奏乐舞,以追思或颂扬孔子功德。这是家祭。 孔庙祭祀,还有国家举行的“国祭”。第一个祭孔的皇帝是汉高祖刘邦。公元前195年,经过曲阜,以太牢祭祀孔子。此后,许多帝王亲临曲阜祭孔或派官致祭。在世界2000余座的孔庙当中,保存最完整的曲阜孔庙也就具有了最正宗的意义。 祭孔的日子也不一定和孔子的诞辰相吻合。最初,每年只有秋季一次,后增为春、秋两次。东晋明帝后,祭孔又改为春、夏、秋、冬“四大祭”和清明节、端午节、六月初一、中秋节、重阳节、十月初一、腊八、除夕“八小祭”。如今,海峡两岸都选择在孔子诞辰(也就是推算出来的阴历八月二十七日)进行大祭。 时光流转,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在中国乃至世界,又再一次掀起了“孔子热”。 在中国国内,“孔子热”是“国学热”的焦点。通俗易懂的《论语》解读能够让学者于丹成为家喻户晓的“学术明星”,“孔子”题材的影视剧也成为备受关注的文娱热点。 在国外,截至2009年7月,中国已经在世界各地启动建设了331所孔子学院,分布在83个国家和地区。汉语、孔子、中国,连成一体,把中国的语言、文化,把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把中国的“友好”,传达向全世界各个角落,不分种族,不分国籍。 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竹内弘行曾提议,将孔子的思想融入到孔子学院的语言教学中去,“若能够实现,孔子的大同理想一定能够照亮21世纪以后的未来世界”。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则说:“2560年前孔子诞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事。一生既无政治权威又无经济资本的孔子,带领七十二贤人和三千位青年才俊,以德性伦理、经世致用和人格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从曲阜走向中原,形成了中华民族自我理解和文化认同最有塑造力的思潮。现在,儒学不仅是中国的,也是越南的、韩国的,日本的,是东亚文明的精神体现。”(蒲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