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岛市技师学院大学生技师班2025年招生简章正式发布。作为全国首创的“学历+技能”双轨培养平台,本届大学生技师班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六大热门专业,提供智能焊接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前沿实训场景,助力待就业大学生以复合型人才身份抢占职业新赛道。
技术赋能:让学历与技能双向奔赴
在青岛市技师学院智能制造实训楼内,2024级机电一体化专业大学生技师班2班的杨维康正全神贯注地调试智能机器人手臂的编程参数。杨维康之前学习的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就业压力大,选择来青岛市技师学院“镀金”。“就业市场的现实让我明白,唯有真才实学才能立足。在这里,每天都能收获实实在在的技能成长。”杨维康说道。他的故事也反映出越来越多大学生“逆向升学”背后的深意——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浪潮中,技能正成为青年实现价值的“第二张身份证”。面对这一现状,青岛市技师学院大学生技师班采用“1+1”学制的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学生一年时间在校内完成理论学习与实操训练,第二年进入企业带薪实习。这种“理论+技能”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在“真设备、真工艺、真流程”中完成能力跃升,也使大学生技师班的毕业生成为青岛地铁、青岛水务集团等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人才成长与教育升级:实现三方共赢新局面
这里既是学生的“技能加油站”,更是教师与学院的“发展加速器”。在学院智能制造实训楼内,全国技术能手王明辉正在带领大学技师班的学生备战机电一体化项目的比赛。去年,作为指导老师的他与2023级大学生技师班学生李建霖共同亮相第17届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师徒二人分别斩获电工和机电一体化项目的金牌,王明辉也因此荣获“振超技能大奖”。这种师生共进的良性局面正是学院科学育人体系成果的写照,正如王明辉所言:“在指导学生参赛的同时,我也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艺,从而收获了自我的成长。”学院大学生技师班创新构建的“双导师”制培养体系,让全国技师能手与企业技术专家联合授课,形成“理论筑基+实战淬炼”的培养闭环。在这里,还有世界技能大赛冠军袁强亲自担任班主任,其高超的技能水平与丰富的指导经验,更是吸引了诸多优秀学子前来“学艺”,逐渐形成了“教学相长、产教融合”的良性循环。在这种良性互动中,学院的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学院获批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光电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第45届、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网络安全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轨道车辆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培训基地培育单位。
破局时代课题:技能中国的青技答卷
面对制造业“技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时代难题,青岛市技师学院用大学生技师班架起学历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桥梁。学院2021级机电一体化专业大学生技师班优秀毕业生于青辰,曾经是一名音乐学子,由于对电气技术的热爱,选择到学院大学生技师班学习深造。如今凭借精湛的技能,他已经成为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一名技术骨干。他坦言:“在大学生技师班学习的日子,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锚点。”持续优化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升的教育教学资源、常年保持的高质量就业率……这些,都是青岛市技师学院用实际行动诠释出的责任担当。
16年深耕,青岛市技师学院大学生技师班已从破冰之举发展为全国职教改革的“标杆案例”。在这里,实训设备的嗡鸣与理论课的演算同频共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课程传授的内容无缝衔接,个人的职业梦想与国家的制造强国战略交织共鸣。随着2025年招生全面启动,这条“学历为基、技能为翼”的“新赛道”,正吸引更多“新青年”以技术为舟,在“新成长”的道路上驶向职业发展的星辰大海。
通讯员:宋安琪 常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