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解释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敬龙祈雨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会举行敬龙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丰收。
剃龙须
指二月初二理发,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谚语说的好:“二月二,龙抬头,大人孩子要剃头。
吃糖豆
临沂人过二月二,农家就开始准备炒糖豆的原料。二月二早上,家家户户都用糖炒花生和黄豆,有的地方叫糖豆,有的地方叫蝎豆,还有的爆玉米花。过去都是自家制作自家食用,现在不同了,一般没有自家制作的了。
探秘节日起源
青山的少先队员们对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争相探秘“二月二”节日的起源,队员们通过搜索“龙抬头”相关资料、看视频、故事分享会等形式,了解“龙抬头”的由来及风俗习惯,并以绘画的形式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让我们来看看吧。
体验节日民俗
四(1)中队的队员们与爸爸妈妈一起体验节日习俗,通过剃龙头、吃龙角、敲龙头、炒豆子、吃豆子等,感受民俗带来的无穷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