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大家知道皇帝是怎么祭天的吗?”在天坛公园,七八个孩子正围着绘声绘色讲历史的领队老师,“为了跟神仙对话,皇帝提前4个月就要做准备了……”细致耐心的讲解,生动趣味的故事,儿童化的语言表达,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孩子的脑袋瓜儿不停地随着领队老师的指引转动着,还拿着小本子边走边记。
“朋朋哥哥”正在给孩子们讲解。
今春,户外课堂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研学营搬进了公园、动物园、博物馆,随着这些场所的教育服务职能日渐凸显,针对儿童听众群体特点“因材施教”的讲解员纷纷上线,陪伴孩子边玩边学迎接新学期。
量身定制
“孩子玩进去了也学进去了”
刚上一年级的子睿是北京天文馆的常客。上小学前,子睿的父母就没少带他到天文馆,可是要说天文馆里最吸引他的却是一座滑梯。“天文馆前前后后去了五六次了,孩子每次都赖着要玩滑梯,对天文馆里的科普影片却提不起兴趣。”子睿的妈妈王女士无奈地说,“家长对天文知识也不太了解,那些科普影片虽然看着生动,但是细究起内容还是太专业了,孩子听不懂,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上周六,因为一个新角色的出现,子睿从天文馆回来嘴里念叨的不再是滑梯,而是“穿梭宇宙”的见闻。“谁知道太阳是什么颜色的?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我!我!”在研学营讲解员的引领下,孩子们举起手,你争我抢地说着他们眼中的太阳。
有的孩子说太阳是红色的,有的说太阳是黄色的,还有的说是白色的。子睿则告诉记者,他在天文馆里看见过蓝色的太阳,每次跟家长说起的时候,爸爸妈妈总会纠正他说太阳是红色的,发着黄色的光。在记者的鼓励下,子睿对讲解员肖老师说:“我见过蓝色的太阳!”肖老师笑了笑,“到底谁说的是对的?下面我们就会到太阳厅去寻找太阳和太阳光真正的颜色!”
肖老师领着孩子们在天文馆太阳厅的太阳投影像、太阳屏幕、太阳光谱投影和光谱成因展台前一一停留,引导着孩子们解开太阳颜色的谜团。在太阳投影像前,孩子们看到了不同观测方式下的太阳,有蓝色的、绿色的……另一边,孩子一边听着肖老师讲着太阳的故事,一边通过棱镜,看到太阳光被分解出了七种色彩的光芒。“以前只觉得看到好多颜色很好玩,原来这是太阳光的颜色呀。”子睿这一次透过棱镜看到七色光,却有了跟以往不同的理解。
看着孩子一会围着老师问这问那,一会在笔记本上涂涂画画,王女士欣慰地说:“大半天了都没问我要手机,玩进去了,也学进去了。”
不仅市场中各研学营纷纷开发了针对儿童的博物馆讲解课程,很多博物馆也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量身定制了小讲堂。记者从首都博物馆了解到,首博就曾面向儿童开设了中轴线、传统服饰、一带一路等主题的亲子活动和相关课程,更在官方网站中特别设置了“少儿网站”入口,动画形式的科普视频、充满童趣的在线游戏都能让孩子看得懂、学得会。
专业引领
“从儿童的视角去解读”
《博物馆条例》将教育职能放在博物馆功能的首位,青少年群体无疑是教育功能的重要受众。可是,深奥的科学原理、遥远的传统文化、厚重的历史事件如何才能跟孩子更贴近一些?这也是从事青少年博物馆教育的张鹏一直探索的问题。
从2003年的春天开始,张鹏就在国家博物馆给孩子讲中国文明、世界文明相关的展览。他说:“让孩子爱上博物馆,首先要从儿童的视角去解读。”多年来,张鹏经常以蹲着的姿态、平视的视角为孩子们讲解,成为了孩子们之间口口相传的“朋朋哥哥”。后来,张鹏创立了“耳朵里的博物馆”品牌,专职青少年博物馆公共教育。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讲解,青少年的群体内部也需要细致分级。”在张鹏看来,3至6岁的孩子是不需要讲解的,应该用游戏和体验的方式,帮助他养成走进博物馆的习惯。“比如,在中国清代瓷器艺术展上,从颜色釉,釉上彩,釉下彩的瓷器发展的历史讲起,这些更适合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当然,这些知识也可以融入到孩子制作瓷碗的课程中,做一个瓷碗需要什么原料,具有哪些步骤,在孩子动手的过程中自然就学到了知识,有的孩子则更适合这种形式的讲解。”张鹏说。
面向孩子讲好一场展览或是一堂研学课程其实并不容易,“每一个讲解员身上都承担着教育者的职责。”张鹏认为,作为一名讲解员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讲武侯祠就一定要知道三国的历史,讲汉阳陵就要了解汉代的生活,然而一个专业的历史学家却不一定能给孩子做好讲解,那是因为我们还必须要有孩子的视角和教育的意识。”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展览里,后母戊鼎是张鹏每次给孩子讲解的重点,可光是如何讲解“后母戊鼎重达 832.84公斤”这一点,都要琢磨好几遍。“我意识到需要找一个参照,在现场他的体重就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物,我可以让小朋友们算一算这个重量相当于多少个自己。”张鹏接着说,为了能更好地认识到孩子的认知水平,他和团队老师都将小学语文、数学课本全部学习了一遍。“如果是给三年级的孩子讲解,我不会告诉他832.84公斤这个数字,因为他还没有学过小数点。我只能告诉他,这个后母戊鼎加上浪费掉的材料,可能需要1000公斤,再让大家算一算能分出多少个自己。”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话,背后却凝结了讲解员的苦心,同时也让孩子真正走进了博物馆,走进了历史。
专家观点
“博物馆应满足儿童差异化需求”
如今,博物馆、天文馆等承担公共教育功能的场所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孩子的喜爱,课堂之外的“体验式”教育深入人心。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张爽教授说:“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一个表现。教育原本就不光是学校的事情,应该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优势和特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博物馆、天文馆、科技馆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重视体验、实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全方位成长。张爽表示,只有有“用整个城市的资源办教育”的气魄和胸怀,才能构建一个丰富、灵活的育人体系。
提到博物馆近些年来的发展趋势,张爽提到,其实博物馆近些年来的发展很快,转型的趋势也很明显。“我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切实感受到了变化。原来可能博物馆里面的展品只是展示在那里,贴个标签,人们到博物馆更多是走马观花,只有专业人员才能看出‘门道’,展品和人缺乏‘对话’。但近十几年来,博物馆增加了互动体验空间、增加线上课程、创设多种形式宣讲,尽可能讲好展品的故事,与参观者实现对话。”
对于博物馆面向青少年群体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张爽表示:“虽然北京的博物馆不少,但与常住人口相比,人均资源还是有限,个性化的服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张爽建议,博物馆也需要不断“转型升级”,将自身定位于公众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加强研究,创新形式,多出内涵丰富的产品,利用好线上线下融合的平台。此外,也需要定期培训讲解员,开发培训课程,讲好故事,尽可能创造与公众对话的平台和空间,为不同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张鹏也提到,博物馆、美术馆、自然馆这样的教育空间要发挥主体责任,既然未成年人是观展的主要人群之一,就需要配备相应的服务,提供儿童或亲子版的导览。
作为从事多年基础教育研究的专家,张爽认为,博物馆现有人员配备很难满足所有参展者的个性化观展和差异化的成长需求,运用市场机制购买优质服务是不错的选择。如果私立机构结合儿童年龄特点、结合博物馆展品特色能够研发出相应的课程,满足更多元、个性化的需求,是互利共赢的事。
张爽也提醒家长朋友们,为孩子选取此类私立机构的课程时应当擦亮双眼,注意辨识领队老师的专业性和机构相关资质。家长应该承担起帮助孩子甄辨课程的责任,为孩子选取适当的、适合的课程,切忌盲目冲动。
(原标题:小哥哥带小朋友逛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