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 > 青岛教育快讯 > 正文

电影《夺冠》大火背后,她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名师”!

2020-09-29 13:02 来源:人民教育
分享到:

受疫情影响,原定于春节档的电影《夺冠》,经过漫长等待,终于与观众见面。这部由陈可辛导演的体育传记电影,以几代中国女排的故事为背景,时间跨度近40年。

从1981首夺世界冠军,到2019年拿下第十个世界冠军,诠释了几代女排人始终不屈不挠、不断拼搏的传奇经历。

曾有人不解:中国乒乓球和跳水都傲视全球,为什么成为时代精神的却是中国女排?

网友的回答是:“中国乒乓球独孤求败,中国跳水难逢敌手,而中国女排却不一直是统治冠军,而是不管高峰、低谷都从不放弃,顽强拼搏,打出了很多铁血时刻。”

一句话,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女排,从来都赢得不太容易。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袁伟民教练的艰苦训练下,中国女排从默默无名,逐渐登上世界巅峰,最终豪夺“五连冠”的传奇胜利。在此之后,女排也历经浮沉,一直存在于国人逆境重生的集体记忆中。

现任国家队总教练郎平,曾直言不讳地说:“当今世界女排大概有7-8支一流强队,中国女排也就在第六、第七名。你稍微一打盹、哪一场没发挥好,可能就垫底了。”

正是在这样竞争激烈、虎狼环伺的世界排坛上,不畏强敌、多次上演绝地反击的中国女排,更让人感到钦佩。

夺冠之路,走得十分艰辛。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奇迹般闯入半决赛,郎平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不要因为赢了一场球,就提女排精神,单靠精神是赢不了球的。”的确,我们不能用简单的胜负来衡量女排精神。女排传奇的背后,也远非一句拼搏的口号和死磕到底的精神。

在新时代下,她所引领的“女排精神”,还有着更广阔的内涵,包括不断总结和高效学习的意识、更科学的训练方式,以及因材施教、善于激励队员……

名师出高徒。其实,“铁榔头”的名号之外,郎平更是排球场上当之无愧的“教育家”。

在郎平的惊心打磨下,一大批有天赋、能吃苦的90后小将脱颖而出。中国女排也迎来了强势回归:

2015年世界杯,中国女排夺得冠军;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得冠军;

2019年世界杯,中国女排夺得冠军......

01

因材施教真正读懂每一位队员

“郎平”两个字,在世界排坛,一直与奇迹划等号。

在因伤退役,告别运动员生涯的日子里,无论在哪个国家执教,她总是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迅速带领一支弱队崛起。

2009—2012年期间,中国女排再次陷入低谷,连续爆冷输给泰国、甚至30年都未曾输过的日本女排……开始沦为一支二流球队。

2013年,郎平临危受命,再次出任国家队主教练。她向体育总局提了一个条件:“必须保证我对女排选人用人的话语权”。

于是,她开始全面启用新人,从各省征调有潜力的队员,组建了一支前所未有的“大国家队”,每次集训名单多达二三十人。通过扩大集训名额,她希望促进队内的良性竞争,也给新人更多机会。

“大国家队”战略,使朱婷、袁心玥、张常宁等一大批大家今天所熟知的排球女将,有机会展露头脚。

当然,这也离不开郎平的“慧眼识英雄”。

助理教练曾安家杰感慨说:“这些队员都逃不过郎导的眼睛。我们看不上的,她都能看上,拿起来一练就是星儿。”

可不是么。今天的“MVP女王”朱婷,曾是河南二队的一个队员,郎平在一次全国联赛上见过她。那个时候的朱婷,年龄小,水平也不高,却给郎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年后,朱婷个头长到了一米九,但是营养差,“两条胳膊像麻杆”,郎平却坚信,这孩子是个苗子,可以慢慢培养。就这样,朱婷的名字被写进了试训名单。

同样,被国际排练评为“世界十大新星”的袁心玥,也经历了不拘一格的选拔过程。当时的国家队没有副攻,郎平听说八一队有个孩子,袁心玥,身高两米。郎平希望能将她调过来试试。但是她的各项系数很差,助理教练很不理解,“这也太软了吧?这得什么时候能用上啊?”郎平倒是不着急,“慢慢练”。这就样,郎平重新教袁心玥扣球,一点一点纠正技术动作。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些女排姑娘的幸运之处,不仅在于遇到了伯乐郎平,更在于遇到了一个懂得如何因材施教、挖掘个人潜能的教练。

为了能更好地指导这群充满个性的90后姑娘,郎平会做非常充分的功课,并对这支年轻的队伍充满耐心。

《体坛周报》曾报道了一个细节。2013年,新组建的国家队在体育总局排球馆进行第一次集训。郎平初见姑娘们,就带来了一张详细的调查问卷:

从“队员的性格和技术特点”,

到“你认为国家队在里约奥运会周期的奋斗目标应该是什么?”

再到“你能为球队做哪些贡献?

你希望教练在哪些方面给你更多帮助......

她希望通过这张问卷,更深入地了解队员,做到因材施教。

郎平和女排队员参加今年的集训

其实,早在90年代,郎平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识。

在美国读研究生时,她曾学过运动心理学,明白对待不同性格的队员,应该采取不同的办法。因此,在执教时,她会从性格开始,非常仔细地观察每个队员。无论训练场还是赛场上,队员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郎平都了然于胸。

“新队员刚来是一种什么心情、打替补是什么心情、打主力是什么心情、打好了是什么样的心情、打得不好会担心队友有什么看法……有时候她们虽然不说,但是她的表情和表现,瞒不过我。”

除了对队员心理的准确把握,郎平还知道,什么样性格的队员,要用什么样的训练方式,比如:对待性格大大咧咧,火爆直爽的队员,她会非常直接地指出对方身上的问题,将队员一下子“点醒”;对于那些自我要求高、内心却又敏感的队员,她总是以鼓励的方式,缓解队员内心的焦虑。

总体上,郎平对队员们一直都是不厌其烦地谆谆教导,无论表现如何,从来不曾打压、打击队员。她对人才培养充满耐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位优秀的教练员,更像是一位深谙教育心理学的老师。

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越优秀越好,但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全能型人才毕竟很少。因此,对于教育者来说,更重要的是,尊重不同人才身上的特点,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态,配合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

这,才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02

苦练之余学习方法也很重要

郎平作为“世界最佳教练员”,名不虚传。除了豁出命地努力,她还有什么被我们所忽略的秘诀?

在微博上,郎平曾写下自己的《生存手册》,她说,“设立目标、踏实努力、及时总结,这是当年我在中国女排学习到的关于时间管理的方法论。”

41年前,18岁的郎平,被当时的教练袁伟民选进了女排国家队。

入队第一天,就被袁伟民教练要求“坚持写日记”。记录自己一天的训练下来,有哪些心得,什么收获,解决了什么问题,发现了哪些不足,是否找到改进的办法,以及明天怎么练?

郎平说,刚入队时,自己并没有所谓的“时间管理”意识,只知道拼命练习,提高自己。但是,“写训练日记”却让她明白,想要取得好成绩,并不是苦练就完了,还要掌握学习方法,及时总结。

通过持之以恒的总结和反思,郎平和女排队伍将每一堂训练课的效率,都提到最高。这也为三年后夺得世界冠军,实现世界排球史上创纪录的“五连冠”,打下了基础。

写日记的习惯,被郎平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了下来,并以此要求今天的女排队员们。

新一天的训练工作开始前,她要求队员们想明白,自己在这一天里要做什么,希望达到怎样的结果。“想要达到远大目标,每一天都必须做好规划,及时总结。”

除此以外,郎平也将自己在国外求学和执教中的经验,带到了女排的训练场上。

1980年代,中国女排采用日本排球队的训练方式,从严、从难以及大运动量,要把人练到极限,直到练出了身体记忆。最长的一节训练课,郎平曾不吃不喝,练了7个小时的扣球。

今天,担任主教练的郎平,在严要求、高标准的基础上,推崇更科学的训练方式:

对于正在发育中的运动员,她并不盲目让他们进行高强度训练,而是先增加营养,补充蛋白粉,有针对性地安排上肢力量的训练;

训练中,她经常最早到达场馆,亲自看录像研究对手,画下对手的进攻线路图。

在她看来,排球是一项需要集体智慧和配合度的运动,现代化的高水平运动员,在赛场上一定要有自己的分析能力。

球场上充满了这样的因果关系,郎平要求队员去不断研究、思考总结:

对方哪个队员特别厉害,厉害在什么地方?

她的扣球你接不好、防不了的原因是什么?

在什么情况下,对方会扣出这样的球?

那需要我做出怎样的准备......

训练中,郎平还会随时提问队员,“你给我讲一下,到了这轮你应该怎么打?我在副攻怎么打?主攻怎么打?接应怎么打?”她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队员独立思考的能力。以至于后来有人反映,跟着郎导训练,身体上倒是能承受,但脑子实在太累了。

可是,如果没有学习方法和思维上的训练,单靠体力训练,今天的中国女排,能在世界排坛上傲视群雄吗?

看来无论是运动场上的教练员,还是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引导学习者琢磨出一套合适、高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尤其是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为了达成某一阶段的应试胜利,完全靠刷题和死磕学习时长,而不掌握方法,只会浪费孩子大量宝贵的时间,去探索成长中更丰富的可能性。

03

不断自我提升是“教育者”的最大法宝

有媒体在评选“年度体育人物”时曾评价说,郎平带领的这支队伍,让女排回归体育本身,不再只有苦大仇深式的拼搏、心灵鸡汤式的励志,而是拥有了国际化的视野、科学的方法以及专业的团队。

执教国家队期间,郎平不断融合吸纳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打造更科学的训练和管理体系,比如:

建立了专业的幕后团队,

从美国请来专业的体能训练专家和伤病康复专家,

取消了蹲杠铃等损害膝盖的练习,

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化的管理和训练,女排姑娘们的伤病,一下子少了很多......

她还取消了军事化管理。允许队员们有自己的空闲时间,能够像一个普通女孩子那样,化妆打扮、看电影、旅游购物。她希望,这群90后姑娘不仅在赛场上打出霸气,也能在赛场外有生活中的美。

作为主教练,郎平之所以能不断突破已有的思维和视野,做出革新和突破,因为她一直在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铁榔头”不仅有着超凡的体育天赋,生活中的她,还是一位对学习如饥似渴的“学霸”。

30多年前,郎平作为主力队员,创造了“五连冠”奇迹,一度成为国民偶像。然而,她却在负伤退役后,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放弃官职,自费出国深造。

在美国求学的日子的很艰苦。学费很贵,她就一边在俱乐部打球、一边攻读体育管理专业。为了节省生活费,每天都吃自制的三明治。尽管如此,她对自己所做出的重大抉择,并不感到后悔。因为她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希望能学点实在的、科学的、真正有用的东西。”

正是这些实在、科学、有用的东西,让今天的郎平,成为驰骋排坛的“世界最佳教练员”,也给中国女排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革。

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也是郎平给队员最宝贵的熏陶。

在她的自传《激情岁月》中,曾与郎平搭档执教国家队的张蓉芳回忆,郎平第一次回国执教时,看了很多原版中外名人传记,还常讲给队员们听。

无论坐在教练席上,还是比赛中场和队员交流,郎平的手中经常握着一支笔;今年年初,她在观摩欧洲区奥运会资格赛期间,也不忘在随身带的小本本上埋头记录。

一边观赛,一边记录的郎平

一直以来,关于拼搏与激励的“女排精神”,我们谈得很多,但是指向自我学习、不断突破和创新的“女排精神”,我们却谈得不多。

在今天,当我们谈一位优秀的教育者,所应该具备的各项能力时,学习能力应该是重中之重。

保持一颗开放的学习心态,时刻做好自我突破和革新的准备,才能真正影响和感染学习者。

因此,当电影《夺冠》带我们重新回味中国女排的蛰伏和登顶之路,我们也不妨从“教育者”的角度,去看待郎平,去体会更全面、立体、丰富的女排精神。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