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女博士李晟曼火了。这位出生于1994年的工学博士,今年6月刚毕业,就获聘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消息一出便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质疑,李晟曼只有26岁,且没有海外经历,怎么就可以直接获聘副教授的职称?
这样的质疑并非刁难,恰恰切中了人才评价标准的问题。记得10多年前,笔者刚入职高校做教师时,一些前辈就“谆谆教诲”:在高校要熬时间和资历,等上个多少年,职称就慢慢上去了。言下之意,年轻人要习惯“论资排辈”的规则。
当下,高校职称晋升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僧多粥少,水涨船高,资历深并不一定代表职称就能稳步上升,科研实力和学术成果愈发成为职称评定的重心,能力强者甚至可以实现“跨越式”上升。
2013年,武汉大学85后教授邓鹤翔不过28岁,当时这一消息也在网上引起极大轰动,媒体因此津津乐道于80后高校教师,诸如80后教授、85后博导等都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
或许,在一些人的记忆里,90后还是一群尚未长大的“新新人类”。其实,这个群体中年龄最大的已30岁了。古人云,三十而立,如果是直博或硕博连读,90后在30岁前获评副教授也是有可能的。2019年,媒体报道了出生于1991年的女博士李琳,获任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90后教授、博导的个案不断出现,正说明这个群体开始成为“中流砥柱”,属于他们的舞台大幕悄然拉起。
长期以来,高校有着“内外有别”的传统,相较于本土博士而言,“海归博士”在安家费用、职称评定、薪资待遇等诸多方面都享受优待条件。这样的政策有其历史根源,最初是为了吸引更多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发展。如今,国际间学术交流愈加便捷和频繁,国内高校科研条件逐步改善和提高,国内高校博士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和国外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高校对人才的评聘也开始趋于理性化,个人能力和学术成果的实际产出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舆论往往希望用人单位“不拘一格降人才”,变革僵化的人才评价制度,给年轻人更多上升机会,可是,一旦真有年轻人脱颖而出,却又动辄招致舆论质疑。不少高校职称评审的改革也在进行之中,旧的人才评价体系与新的评价标准之间,或许还存在矛盾与冲突,一部分人还保有过去的思想观念,对年轻人恐怕也存在一定的偏见和思维定势,似乎青年学者只有按部就班、依照既定的规则上升,才符合常理。
不可否认,如此优秀的年轻人只是少数,属于金字塔尖顶层的小众群体,且一般都是在自然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能够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才更容易突破常规评价标准的限制,从而走上高校重点人才的“绿色通道”。当然,能够实现“跨越式”晋升的年轻人,也都不是随随便便成功的,而是专注于专业,靠辛勤努力换来的。
应当看到,正是30岁前当上教授、博导的新闻“稀缺性”,导致了舆论的广泛关注。然而,在高校青年教师的群体中,还有更大的一部分处于金字塔的底层,属于“沉默的大多数”,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能沿着同样的道路,尽快实现职称的晋升,尤其是在一些人文社会学科,“论资排辈”的规则或许仍旧根深蒂固。
7月24日,人社部、教育部公开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实行分类分层评价。或许,高校职称制度改革的进程和步调还可以更快、更大一些,不仅要为科研能力突出的“天才少年”开辟直升通道,也要以灵活、多元的制度建设,给更多青年学者提供发展平台和上升通道,让具备不同优势和能力的年轻人有机会早一些显山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