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为明学校国际化的中国学校。
国学教育篇HERE IS A GOOD SCHOOL
国学是什么?
国学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十九大报告》中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国学教育是什么?
国学教育就是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人本教育。《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一言以蔽之,就是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完善人、发展人。
青岛为明学校自建校伊始,就把培养学生的“中国灵魂,世界眼光”作为特色教育的基本原则,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发展国学教育,成果丰硕。国学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校小学部的国学启蒙教育便具有鲜明的特色:以中国文字溯源,优化其形象思维;以古代诗歌积累,深化其美学感受;以国学经典诵读,进化其仁爱意识;以广泛深入阅读,细化其中国气质。在我们的校园中,随处可见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齐声背诵着经典诗词稳步而行;在我们的图书馆,随处可见孩子们翻开四大名著、李杜诗集,甚至《史记》、《汉书》聚精会神阅读的情景。此外,我们十分重视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古代名人的道德经典故事为索引,开发了“好习惯系列课程”,并与家长组成“教育监督同盟”,请家长们每周都把孩子做家务、做公益的图片传给班主任,以此作为对孩子德育考核的依据。为明教育集团重视诗歌教育,下设的十一个校区每年轮流承办“诗词大会”,来自集团十一所学校的学生同台竞赛,以考查小学教育阶段诗歌教化与普及的业绩。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学校国学教育的“主战场”,为此,雷丽霞校长做了全面的教育规划。
01
成立青少年国学研究院
致力于课程建设
首先,成立青少年国学研究院,致力于课程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的国学课程已构建起具有为明特色框架,划分为四大板块:文化精华理念课程——以形象的方式,生动的案例,勾连古今,反思批判,弘扬优秀理念,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文学经典教化课程——以优秀的诗词,文本的外延,净化心灵,暗度教化,升华审美体验,关注人的情感脉络。乡土特色体验课程——以本土的资源,文化的遗存,震撼视听,转变观念,回归乡土情结,关注人的家国意识。中国文化研学课程——以旅游的形式,人文与自然,开阔眼界,深入研讨,提升文化自信,关注人的人文情怀。为明教育集团斥重金在终南山建立了国学教育研修基地,为学生的国学素养开辟丰富资源。
以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淬炼学子的高品位与高素质,坚持培养“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2019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中华经典传承工程”实践基地在青岛为明学校隆重挂牌。
2017年,凭借扎实的国学主题系列课程以及丰富的国学特色活动和突出的国学科研成果,青岛为明学校被评为西海岸新区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示范基地”,激励学校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积极实践、创新发展,开启为明文化发展新篇章,不断将为明特色、中华声音发扬光大!
02
建立国学大讲堂
建立国学大讲堂,形成学术争鸣的良好氛围,普及内涵隽永的国学知识。几年来,我们在这个讲堂中臧否历史人物,介绍汉砖文化,解密敦煌壁画,宣扬仁孝价值,传播体育精神,欣赏文学经典,深究传统节日,分析领海归属……大大小小几十次讲座,给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03
设立国学礼仪课
设立国学礼仪课,与重大活动颉颃,展示古代礼仪,彰显礼仪精神,普及礼仪文化。几年来,我们努力研讨,追根溯源,于继承中创新,将很多古代礼仪注入时代精神,搬上青岛为明学校的舞台。主要成果有:散学乡饮酒礼仪、国学开学礼仪、国学毕业礼仪、中秋祭月礼仪、重阳敬老礼仪,并在大型运动会中埋入专题文化的主线,以项目驱动的方式,引导师生自主学习、研讨、展示。去年小学部的“古代运动主题运动会”与中学部的“敦煌文化主题运动会”非常成功,引来各路媒体争相报道,提升了我校的知名度,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04
举办国学戏剧节等大型活动
举办国学戏剧节等大型活动,并在学校的其它大型活动,如“阳光男孩、女孩竞选活动”中加大国学的分量。戏剧表演是国际教育中推崇备至的一种综合素质教育形式,具有促进感性与理性均衡发展,体验与学习双管齐下,表演与合作齐头并进等多方面裨益,使观众在怜悯与恐惧中陶冶情感,在陶冶与喜怒中净化心灵,在净化与思考中提升认识。我校已经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国学绿酦醅,为明红氍毹”戏剧节,第二届“优孟衣冠”戏剧节。雷丽霞校长说:“国学教育要抓住一切时机,要让每一种文艺形式成为教育的载体,每一次主题活动成为生动的课程”,我们所有的大型国学活动,正式依照雷校长的理念设计,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05
丰富的国学特色课程
青岛为明学校国学特色课程体系是“立德树人”的体系,是塑造学生“个体精神”和“理性精神”,重拾理想主义的体系;是克己复礼,注重学生的教养细节和行为习惯培养,推行“文质彬彬”的礼仪教化的体系;是采撷传统文化精华,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知识素养和艺术品味的体系。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温度的礼仪教育:
青岛为明的国学礼仪展示课程,是我校自创的一种融礼仪性、知识性、娱乐性、启迪性于一体的综合性特色国学课程。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打造生动国学课堂,结合时代价值观念,激活古代礼仪精神。暂定十六次展示课,包括“传统八节”、“为明四礼”、“齐鲁四圣”三个环节,凡十六个专章。
2.具有广度的精华认知:
以专章的形式,精选具有代表性的方面,以点带面,让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整体的认知。从饮食、服饰、建筑、体育、艺术、人物、仙道等专题出发,广泛涉猎,促进学生文化素养与艺术品味的提升,增强民族自豪感。
3.具有深度的理念塑造:
高年级学生日臻成熟,当以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助其完善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形象而生动的载体,让学生了解并认同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如“十德”、“十义”、“君子道”、“天人和谐”等。这个过程结合西方人文精神来讲授,以激发传统文化活力,完成“中国灵魂”与“世界眼光”的接轨;实现“现代人”与“传统美德”的互渗。
4.具有厚度的诗歌教化:
以诗教为主,兼及画教。诗歌是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源头,对学生进行诗歌教化,必可陶冶其情操,敦厚其素养,提升其品味。中国诗歌往往与绘画相通,这里所谓的画教,是诗论与画论的融会,以求夯实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其欣赏水平。
5.具有色度的艺术实践:
我校注重艺术实践,已经开设绘画、古琴、书法等选修课程,计划再开设“围棋课”如此则琴棋书画“秀才四艺”俱全,有助学生智力发展和大局观念的培养。
青岛为明学校提倡素质教育,致力于培养“高分数、高素质、高品位”全面发展的学子,传统文化教育自然是最佳选择。学校注重回归教育本源,做良心教育,对于传统文化教育,我们也力求“换元还原”,即重在从“轴心时代”的中国文化中(先秦文化)提取的德操和智慧,力求最大程度上保有中国文化中最纯粹的人本精神。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我校的国学教育目的是弘扬优秀文化,实现立德树人。孟子说:“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可以说,青岛为明学校的国学教育是“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的教育,而非“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伪教育。相信我们的国学教育一定会不断发展,成为塑造“天爵”,立德树人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