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好的家庭、好的家教、好的家风,让人受益,催人奋进;好的家教故事、好的教子方法、好的言传身教,让人学习,给人启迪。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建设美好家庭,讲好家教故事,展现家长智慧,助力家校共育,青岛市教育局特别推出“家教好故事”系列专题,每周不定期选出若干篇家教好故事优秀文章,供大家学习分享。
学做智慧家长,铺就孩子成才之路
胶州市第一中学高一11班
学生傅小溪家长傅金华
常听人说起这样的话:“如果从头来过,我一定会更用心地教育培养孩子。”听后我总是一笑:孩子的成长转瞬即逝,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或许唯有珍惜当下,总结好的教育经验,在反思中学做“智慧家长”,付出爱心,用心陪伴,才是对孩子“最长情的告白”。
爱心故事一:童年“五角星”
记得女儿上幼儿园时,放学回家嚷着要吃红苹果,并且要求吃带星星的苹果。我听了便说道:“哪有什么带星星的苹果,咱家只有带福字的苹果。”然后,按常规把苹果一切两半,递给她吃。谁知女儿哇哇大哭,执意要吃带星星的苹果!妻子赶紧温柔地安慰女儿,问她什么样的苹果是带星星的苹果。女儿一番比划,我们终于弄明白了女儿的意思:原来是把苹果沿苹果肚转圈切开,里面的种子露出来,正好呈现了一个五角星的形状。原来,孩子要吃的不是苹果,而是苹果里的“星星”。
妻子又赶忙洗了几个红苹果,在我们的帮助下,孩子自己热情高涨地切了好几个。每当切出苹果里的“五角星”,她就高兴得欢呼雀跃,小脸乐成一朵花。因为吃苹果这件小事,让我触动很深。在孩子的心中,有自己的小美好,幸而自己没有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将女儿心中的“小美好”磨灭掉,而是陪着她,和她一起尝试,一起欢笑。
苹果里的五角星让我明白:学做智慧家长,要耐心陪伴孩子,聆听孩子的内心,才能发现更多美好。
爱心故事二:给爱“减减压”
女儿上幼儿园大班即将迈入小学校门时,过得有点儿忙碌。孩子要背一个发言稿,每天还要练琴。孩子总是贪玩儿的,难免有点儿磨蹭,急脾气的我就在后面不停地咆哮着,妈妈有时也会吼上一嗓子……小小的人儿在两个大人的夹击下无所适从,结果身体就出了状况。我赶紧咨询医生,并从心理书中查阅资料。原来,由于我和妻子的“高压”,让孩子的心理变得紧张脆弱,导致生理上的不适。我和妻子商量不再对孩子催促大吼,采用物质奖励加精神鼓励的方法,让女儿增加自信心,学会自我激励。两个星期以后,我们又看到了健康快乐的女儿。我们后悔自己的行为粗暴简单,同时,又庆幸能够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及时改正错误。
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妨给爱“减减压”。这让我明白:学做智慧家长,要静心陪伴孩子,多给予孩子鼓励,才能让他们更有自信。
爱心故事三:报名“魔法学校”
女儿三年级时,经她几次央求,我终于给她买了一套大部头的《哈利波特》。不到两周,女儿七本大部头就看完了。可也应了我最初的担忧:她把故事情节当成了现实生活:没事就喜欢骑笤帚,有模有样地摆弄着筷子学魔法。
有一天,女儿很认真地对我说:“爸爸,我要上魔法学校。”我一听,乐了:“傻孩子,那都是作者的想象,现实中可没有魔法学校。”
“我从网上查了,美国的一个州就有魔法学校。”女儿笃定不移。哎呦,还认真了!
经验告诉我,如果这个时候生硬地和孩子辩个一二三,效果并不好,不如从另一个角度“正向引导”,让孩子乐于接受你的建议。
“要去魔法学校,那也不是不可能。不过,需要到一定年龄才能申请去美国。去了美国,需要一口流利的英语,不然语言不过关,连魔法学校大门都进不去。”“我知道,你同意我去魔法学校了?”
“嗯,同意!”我回复道。
女儿郑重其事的拿了一张保证书,上面写着:我同意小溪去上魔法学校。还要求我签名,我签完名后,女儿就打开英语书,滴里呱啦地读英语了。
女儿上高一,收拾书桌时翻到了这张保证书,全家还乐呵了好一阵。
报名“魔法学校”让我明白:学做智慧家长,要真心陪伴孩子,顺势引导,才能促进和谐亲子关系,让孩子更快乐地成长。
爱心故事四:必须经历的事
孩子刚升入高中时,坚持要住校。我和她妈妈和她谈清楚住校的利弊,便尊重女儿的想法,同意她住校,但前提是自己做出的决定,就要坚持到底。
孩子怀着新鲜和兴奋的心情开启了住校生活,也有些想脱离父母管辖的小心思。“好景不长”,住校生活刚刚一个月,女儿开始抱怨“美好”的宿舍生活了,每一个理由都隐含着“我要回家住”的信息,我和妻子都没有同意。女儿又坚持了两个月,再一次请求回家住。看着女儿,我有点心软,便说道:“这两天你脚上湿疹厉害,为了晚上擦药方便,你可以先回家住两天。但是,脚好了,你依然要回去住校,这是我们之前的约定。”看到我坚决的样子,女儿只得同意。这件事情也让女儿懂得了一个道理:自己做出的决定,就得承担这个决定的后果。
这是孩子成长中必须经历的事,也让我明白:学做智慧家长,要“狠”心陪伴孩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一旦确定,就要自律,贯彻到底。
作家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的事情。我们要做智慧父母,不仅要有对孩子的爱,还要有方法,善反思,重引导。只有这样,才能陪伴孩子,他们的路才会走得更稳,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