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实现教育新旧动能转换
市北区将持续打造优质教育新高地,谱写老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一是把每所新校都办成名校,三年内力争建成双山学校、绍兴路学校、同德路学校等8所新学校,学位供给显著增加,通过将新校纳入名校集团、引进高校优质资源、举办名校分校等举措,力争“办一所新校、成一所名校”;二是把更多教师培养成名师,坚持“全覆盖、建梯队、重成长”理念,实施“三名”培养工程,未来三年新培育不少于200名各级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培养教坛新秀500人;三是每项改革都扩增优质资源,围绕初中强校提质,全域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3.0工程,着力构建“5+1+N+X”优质资源倍增新格局,组建5个“创优型”集团,1个九年一贯制“实验型”集团,N个优质高校、市域内优质高中领衔的集团,项目制管理、家校社协同等X项重点改革项目融入,借势借力加快老城区教育振兴,推动实现市北教育的新旧动能转换。
——市北区教体局局长罗东
优质资源增扩,看城阳成绩单
今年,城阳区投入16.5亿元,建成6所学校,新增学位9000余个;投入2.5亿元,启动田村小学等7处校舍品质提升工程。选聘国家公费师范生36名、骨干教师29名;开展第二届城阳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选拔,遴选区级名师60人、名班主任25人、名校长(园长)8人。与北师大联合开展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工程,累计培训干部教师7000余人次;开展“树师德正师风”专项整治活动,4名教师荣获市“最美教师”称号。推进“一长两校”集团化办学,新成立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等3个教育集团,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宽高教育集团托管城阳十五中。承办青岛市“十个一”项目展示交流现场会,参加山东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所获一等奖数量占全省11%、全市36%,一等奖获奖总数连续8年位列全省第一。
——城阳区教体局局长赵伟
向着教育强镇目标加压奋进
胶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坚持升维思考、降维落实,培育家门口好学校、优质教育集团和教育强镇。优质资源“倍增行动”,推动优质学位供给倍增,推动教育质量优势倍增,推动五育并举成效倍增,构建公平、优质、便捷、多样的高质量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开放创新“攻坚行动”包括“智慧范”数字教育攻坚行动、“国际范”开放教育攻坚行动、“活力范”运动城市攻坚行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优师强教“登高行动”包含高尚师德“涵养工程”、高层次人才“引育工程”、高素质教师“培养工程”、高水平干部“领航工程”,建设一支爱教兴教、专注专业、同心同向的万人“突击队”。多项惠民举措致力于向学位充足、布局合理、资源优质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的目标加压奋进,阔步向前!
——胶州市教体局局长尹少杰
以提升“三度”为抓手落实行动计划
平度市将以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为契机,以提升“三度”为抓手,全面落实《行动计划》,全力推进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一是牢牢抓住教育教学质量核心,三年培养名校(园)长、名班主任、尖兵教师120名,提升教育“美誉度”。二是着力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发展体系,三年新建提升中小学、幼儿园300所,增加学位1.6万个;到2024年,全市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100%,打造更多老百姓身边的“优质校”,提升教育“满意度”。三是打造升级一批教育品牌,建设好山东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升级“双元制”职业教育,积极建设混合所有制高等职业院校;打造家校社共育全国教育品牌;持续打造好新东方外国语学校、山师大平度实验高中、南京师范大学平度行知实验学校等一批教育知名品牌,提高教育“知名度”。
——平度市教体局局长张瑜辉
为乡村孩子“扩”出一片新天地
2022年,莱西市实施了部分学校改扩建工程,新增20个班、900个学位。2023年起,莱西市将分年度实施辽宁路学校新建、南京路小学新建、广州路小学扩建、后塔小学改扩建、常州路小学新建等工程,继续增加义务教育学位共计9460个,有效破解城镇挤、乡村弱问题。下一步,莱西市将聚焦打造幸福教育,大力实施“1345”战略,即抓住“教育教学”重点,打好“疫情防控、学校安全、文明城市创建”三大战役,推进“普职融通、集团化办学、家校社协同育人、特级教师流动站”四项改革,强化“队伍建设、信访稳定、优质资源倍增、发展与研究、镇街教育党总支领导”五项保障,坚持育人育才并举、教学管理并进、优质公平并重,着力补齐农村教育短板,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真正做到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教好身边每一个学生。
——莱西市政协副主席(主持教体局工作)王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