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
新区教育和体育科学研究院
小学教学研究室的
《“双减”工作正当时单元整合潮头立》
成功入选
全市中小学校内减负“三大革命”
研究创新案例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区教育和体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教学研究室立足新形势下“双减”政策的要求,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培育核心素养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通过实施单元整合教学,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整体化、结构化,整理成具有逻辑关系的知识群,使学生转变学习思维,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序列化的教学目标整合
在教学目标的整合中,要求教师系统规划“进阶式”的单元教学目标,做到“两关注、一转化”: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关注核心概念与知识本质之间的关联,将核心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三维目标。
例如,语文学科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基于教材的编排,围绕核心概念“阅读、表达、积累、立人”,制定了阶梯式、螺旋式的“学以致用”的单元目标;数学学科在进行“数的运算”目标整合时,围绕“运算能力”这一核心素养,充分考虑“计数单位”与“整数、分数、小数运算”之间的关联,围绕“计数单位”这一核心概念制定了序列化的单元目标。
结构化的教学内容整合
要求教师在内容整合时,要立足全局,在核心概念的统领下,对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优化,构建起有关联、有结构的知识体系。在罗列单元或主题包含的知识内容后,围绕核心概念,借助思维导图梳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学情、突出主线地对内容进行整合、优化、重组。现阶段,各学科已经完成对大部分教学内容的整合,初步形成了具有逻辑性的结构化知识体系。
在内容整合的过程中,鼓励教师进行跨学科整合。找到能体现与“社会、自然、生活”的“交叉主题”,立足各学科共同的指向,选择具有社会价值的综合性主题,设计出横向关联、纵向衔接的教学内容。例如,结合刚刚结束的第32届奥运会,老师们设计出了一个跨学科主题内容:我来看奥运。通过对这一主题内容的整合,构建了开放式、立体化的教学样态:语文课上,用文字写出眼中的奥运;数学课上,基于各项赛事数据,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设计问题解决方案;体育课上,让学生收集体育比赛信息,介绍某项体育比赛的规则;美术课上,画出奥运会上的精彩瞬间......
融合化的教学环节整合
目标整合、内容整合最终要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创生,这就需要将教学环节进行递进式的科学整合。围绕核心问题,选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节,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和整体建构。
例如,数学学科在“认识厘米”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图形的“可量性”这一本质属性,优化了教学环节: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创设测量的生活情境,借助拃、铅笔的长度等不同的方式测量,比较测量的结果,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用统一的长度单位(米、厘米)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巩固应用、内化提高。让学生选择长度单位米、厘米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初步形成量感。实践证明,一节课下来,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已经转化为了学生头脑里的认知结构,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多元化的学科思维整合
单元整合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系统的知识链,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结构化思维,最终形成适应未来发展的学习能力。因此小学教研室下沉到学校、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议课,和老师一起想点子、找策略,指导教师把以前的浅表教学提升到深层次的思维教学上来。
例如,在听了一位数学老师执教的“多边形面积”后,教研员提出了改进意见,并围绕“转化”梳理出了该单元的思想方法整合点: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整合点是“经历过程、渗透转化”;第二课时“三角形的面积”整合点是“迁移类推、深化转化”;第三课时“梯形的面积”整合点是“运用转化、整体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