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0所,普惠园占比达到90%,成立65个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中小学“公民同招”,普高计划录取比例提高到68%,考入清北学生数再创新高,录取人数排名全省第一;努力提升教育服务发展的能力,全面助力“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新增3所高职院校招生,新增3所高校在青设立科研机构;努力提升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全市组建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225个,齐鲁名师名校长153人,数量位列全省第一……2020年,青岛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成效显著。展望未来,青岛继续以“奋进之笔”书写“教育答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本期教育周刊,就听听青岛的“教育当家人”,说说教育那些事。
聚焦“三条主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青岛市教育局局长 刘鹏照
2020年,市教育局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统筹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工作,全市教育事业保持健康有序发展。国家级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试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中德职教合作示范区建设全面展开。在省对市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我市获得优秀等次第一名。
2021年,全市教育系统将聚焦三条主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一是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健全完善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坚持“五育并举”,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突出课程育人、学科育人、特色育人,进一步强化海洋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品牌,并努力在红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科技教育、劳动教育等方面形成优势。二是聚焦公平优质发展目标,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继续加大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市、区)创建工作,深化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建设好首批市级实验学校,加强特色高中建设,持续提升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水平、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努力提供更加公平而优质的教育服务。三是聚焦城市建设主战场,增强服务发展能力。继续加大高校引进建设力度,高起点、高标准建好康复大学,推进高校与地方多领域产学研合作,全面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各项任务落地,不断提升青岛教育国际化水平,努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教育新动能。
打造中心城区一流现代教育
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 王轶强
2020年,市南教育改革蹄疾步稳,育人质量不断提升。先后获评山东省首批学前教育游戏示范区、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荣获青岛市第六届教育改革创新成果奖,并在全国海洋教育论坛上做经验介绍,在省级教育改革工作会上做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典型发言,“悦动课堂”教学改革经验获青岛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面向“十四五”新征程,市南教育定位是“教育让市南更靓丽”。努力让教育与全区发展战略定位相匹配,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相契合,与现代化教育制度体系相适应,将市南建设成教育改革先行区、教育创新引领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精品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示范区。打造青岛中心城区一流的现代教育,全面提升区域教育发展力、学校教育创造力、家庭教育源动力、社会教育契合力。力争到2025年,率先建成有市南特色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
努力办好老城区每一所学校
市北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 王本猛
2020年,市北教育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痛点堵点持续发力,集团化办学改革有效扩大优质资源,组建18个贯通培养“初小共同体”,“市北家校合作平台”覆盖全区学校幼儿园,率先完成高价园转普惠园的配套幼儿园整治。实施中考攻坚行动,深化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培养的“三名工程”。被授予“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验区”称号,获得第六届“青岛市教育改革创新奖”。
2021年,市北区教体局将结合老城区教育发展实际,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完成新建改扩建学校2-3所,增加优质学位供给。通过公办园集团化办园、开分园和教学点等方式,满足家长“入公办园”的诉求,力争创建市级示范幼儿园15处以上,省级示范园3-5处。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标准化家长学校创建率100%。开展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试点,切实保障培训学员的合法权益。推进全纳教育普特融合,创建省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示范区。
高水平现代化学校创建率要突破95%
城阳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 赵 伟
作为青岛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城阳区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先手棋。2020年,城阳区累计投资约72亿元,新增学位4.2万余个;创新与高校和名校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2020年夏季高考,城阳区本科达线率比2019年提高9.8%;春季高考达线率连续12年居全市首位。
2021年,城阳区教育系统将以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实现新发展。加快教育设施建设,扩充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普惠率,提高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和资助补贴标准。推进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创建高水平现代化学校,力争创建率突破95%。加快职成教育发展,提升服务社会水平,积极引进品牌教育集团和优质民办教育资源。
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 于瑞泳
西海岸新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十三五”期间,投入136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72所。补充教师2445人,研究生占22%;优秀公费师范生由15人增加到148人,副高级教师由1119人增加到2375人,正高级教师由3人增加到31人。新区入选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区教体局获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展望“十四五”,新区将加快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积极创建“山东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新型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智慧校园建设,创建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优化队伍结构,打造一支适应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干部教师队伍。新区将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书写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打造优质均衡教育的胶州样板
胶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 马加波
2020年,胶州全力打造“立德树人、兴教惠民”教育服务品牌,各项工作干在实处、创新发展。坚持典型引领,校园党建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承办2020年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场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获第六届青岛市教育改革创新奖。坚持均衡发展,打造集团化办学样板3个、青岛市人工智能实验校30所,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33所、提供学位21633个。坚持提质培优,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7所,新开办上合示范区两校一园,启用慧海小学、实验幼儿园三里河分园等新校新园;签约公费师范生、“双一流”毕业生、骨干教师、应届毕业生250余人,培训教师3万余人次;建设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5个,为青岛在全省打造职业教育创新高地树立胶州样板。
下一步,胶州将努力让教育资源更加均衡、教育发展更高质量、教育服务更有温度。
“三融一生”推进集团化办学
平度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 王连涛
2020年,平度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切实提升教育质量,持续擦亮平度教育名片。推进实施15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建项目。全面实施小学课后校内免费托管,全市中小学实现校内午餐全覆盖。高质量完成中考标准化高清考点建设。依托机制相融、师资相融、文化相融、资源再生的“三融一生”模式推进集团化办学,成立两批共9个集团,覆盖28所中小学,并将持续推进。青岛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特色区建设、高职院校引进和中高职一体化建设取得新突破。招聘中小学教师168名,其中通过“校园招聘”引进90名优秀毕业生、面向全国招聘13名骨干教师。7人入选齐鲁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平度一中41人入选“强基计划”,位居全市前列。197名学生考取“双一流”大学,4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
下一步,平度将坚持“立足全面发展、狠抓教学质量”总目标,持续推进新时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多元招聘助推招才引智全面起势
莱西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 李中禹
2020年,莱西不断夯实教育公平基础,强化教育质量核心,努力答好教育民生考卷。6项教育工程列入政府实事和重点工程,基建工程全速推进,办学条件加快改善。面向社会招聘新教师119人,面向全国招聘在编在职骨干教师18人,接收公费师范生11人,依托“雁归计划”引进优秀人才2人,到高校直接面签优秀应届毕业生15人,招才引智全面起势。4名教师入选山东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6名教师被评为“青岛市最美教师”,师资质量不断提升。深入研究“新高考”政策,积极推动“强基计划”实施,高考成绩再创新高,莱西一中、莱西实验学校双双被评为竞赛金牌学校。发放各类资助金667.9万元,受资助学生7902人次,全市无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今后,莱西教育将聚力攻坚,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尽最大能力满足学生享受优质教育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