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58中:一本达线率94%背后的教育秘诀

    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考上一本升入名校是重要的人生目标。青岛58中2016届的毕业生很是幸运,在学校精心的培养下,学校今年的高考一本达线率高达94%,创造了历史。近日,记者探访了学校取得优异成绩背后的秘诀,除了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更为感人的是学校拥有业务精品德高的优秀师资队伍。而在这样的学校氛围内,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更是获得极大提高。

    ■学校286人高考成绩超600分

    一个人取得优秀的高考成绩不是难事,而整个学校的高考成绩攀高并不是易事。据统计,青岛58中在今年的高考中一本达线率高达94%,在全市甚至全省都开创了历史。不仅如此,高考质量更是取得重大飞跃,600分以上的高分生文理共达到了286人。

    细数升入名校的学生,更是让人连续点赞。一大批学生考入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浙大、人大、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名校。

    “今年市区高考的第一名也在我们学校,三年的时间,学生们在学校收获了精彩人生。”58中办公室主任袁忠珂说。一所学校为何能取得如此斐然的成绩?记者探访发现,高考成绩背后,是学生的努力,更是学校独特的育人模式以及强大优秀的教师团队的结晶。

    ■试卷批改从不过夜

    在58中,有一个保持了很久的传统,正是这个传统让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变得高效且具有针对性。“试卷批改不过夜,而且学生所有的作业老师都要全批全改,从不放松。”2016届高三级部主任封强告诉记者,这个传统保持下来让老师们讲题更有针对性,因为批改作业后老师能清晰知道每一个学生的薄弱点,逐个击破。58中的老师讲课从来不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而是通过细心批改试卷和作业,把握每个学生的情况,讲课靠的是科学的实践数据。

    作业全批全改,试卷不过夜的传统考验着每一名老师。于是,放学后老师提着一塑料袋的学生试卷回家批改就成为学校一个特色风景。不光学生勤奋学习,每一位老师也在勤奋教学。说到学校特有风景与特色传统,58中有很多。高三的时候,老师们也有一个不成文的默契,每天自觉推迟一个小时放学。

    按照规定,学校是下午5时40分放学,而教师一般都会自觉留到6时30分再离校,为的就是留出充足时间给学生,让他们有针对性的问题和辅导,顺便也可以给学生做心理辅导,为他们舒压。

    ■“为学生服务是个良心活”

    2016届高三十一班的班主任贾志鹏深得学生喜欢,为了不耽误学生的高考,她特意推迟了婚期,在高考后才举行婚礼,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她没有告诉他们结婚的消息。高考后,学生知道了这件事,很是感动,自发为亲爱的班主任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婚礼送上了祝福。

    永远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已经成为58中老师的一致想法。“为学生服务是个良心活,这已经成为学校的传统。高考是每位学生最重要的决定,关系着他们的未来,为他们着想是应该的。”2016届班主任逄志贞这样说。

    逄志贞说,学校实行全员导师制,学生入校以来可以选择任意的任课教师为自己的导师,作为导师将会关注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从学习计划到志愿填报负责到底。“我们还从高一开始就为学生开设学涯规划系列课程,不断激励着学生进步。”逄志贞说。

    ■一文一理两个班全过一本线

    可喜的是,今年58中有一文一理两个班全过一本线,分别是高三一班和十二班。另外,还有两个班仅有一人没过一本线,高三五班就是其中之一。这个班的班主任徐丽是一名新教师,这是她第一年当班主任。虽然是一名新教师,但她所带领的班级却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年轻教师为何能取得如此成绩?新老教师“传帮带”发挥了作用,徐丽拜了经验丰富的张传志老师为师,张传志也是班主任且在化学教学上成绩显著。老教师的细心指导加上新教师的勤奋努力,使得徐丽进步飞快,最后受益的是学生。

    58中高校的教学模式是他们的杀手锏,“学案导学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模式,极大提高课堂效率。逄志贞任教政治,她说,在高三“小二轮”复习,高三政治组从各大网站下载全国各地的试题,经过粗选,最终剩下120多套新题好题,打印出来,每人40多套,一周内做完,挑选出好题,最终形成4份小二轮学案。这样的学案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我们的课堂效率怎能不高?其实,高三政治组是其他学科组的真实写照,每一个学科组的导学案、试题都被学生奉为至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