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孙云晓,几乎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耳熟能详。他的主要著作有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孙云晓教育作品集》(8卷)、《孙云晓家庭教育文集》(5卷)、《拯救男孩》、《拯救女孩》、《好方法教出好孩子》、儿童文学代表作《16岁的思索》等等,其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全国“五个一”优秀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他也成为当代中国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他的一系列教育观点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方式,为教育改革带来了一片春意。 1955年2月8日,孙云晓生于山东青岛一个工人家庭,5岁时母亲去世,父亲独自抚养三个孩子。1962年,孙云晓进入四方区鞍山路小学。小学三年级时碰上“文化大革命”,家难国难压住了一个孩子的梦想。为了生存,孙云晓从9岁起就开始了谋生的劳动,如为工厂加工纸盒、上山割草、下海挖蛤蜊等等。 在“文革”乌云遮天蔽日之时,孙云晓哥哥就读技校的图书馆被砸了,一摞摞图书扔满了院子,准备付之一炬。15岁的哥哥趁无人看管,悄悄地挑了一书包背回家。在那颠倒一切的日子里,孙云晓一下子变成了一个读书狂,11岁的他读完了《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红岩》、《烈火金钢》、《风雷》、《青春之歌》、《林海雪原》和《苦菜花》等一系列“禁书”。文学改变了他的生活,把他从黑暗中拯救了出来,稚嫩的心被艺术的美震撼了,孙云晓的眼前出现了一个神奇的、诱惑力极强的世界。那段时间,平时说话结结巴巴的他居然变成了一个故事大王,给伙伴们讲完了《水浒》讲《三国演义》,讲了几个月还“且听下回分解”。一个美丽的梦想在这个稚嫩的男孩心中扎下了根,那就是成为一名作家,写出一部能让人津津有味阅读的杰作。 1969年,孙云晓进入青岛16中学,一定的文学积淀使得他一下子成为了当时学校里的“名人”,并从班长一直当到全年级18个班的连长(按部队编制)。孙云晓初中的班主任梁吉寨老师,是位古文功底扎实的语文教师,梁老师曾成立了一个戏剧小组,试图鼓励学生们搞一些创作。可是,由于基础太差,作品不尽人意,但“创作”二字却从此刻在了孙云晓的脑子里。 1971年,孙云晓初中毕业,16岁的他告别校园,开始在社会上闯荡。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原来已经离不开书和笔。去工厂干临时工,他会面对隆隆的机器发起呆。上山野割草,他会突然扔了镰刀写起诗来。他在一段“自白”中写道:“我信仰自然和文学,因为是自然和文学把我从黑暗中拯救出来。谈到文学创作上的收获,与其说靠才气所致,不如说靠自信所获。如果说,我的生命有了一点点光彩,那便是从热爱文学开始的。” 1972年,孙云晓从青岛市师范学校短训班结业后,担任了青岛四方区少年宫总辅导员。为了学生,他几乎放弃了所有假日,与他们一起游戏,一起讲故事和朗诵诗,一起巡回演出。后来成为著名歌星的江涛和著名舞蹈家的高娟敏等人,都曾是他的学生。孙云晓时常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岁月:“那是个冬天,河面上结着厚厚的冰,但冰的下面依然有春水流动。虽然叫红小兵,我们还是找来少先队的章程和介绍少先队辅导员工作方法的书,制定了自己的工作手册。记得当时最受欢迎的活动是夏令营、到部队军训、故事会和文艺演出。我痴迷地忙碌着,有一次竟然把工资与废纸混在一起扔掉了。六一儿童节来了,我胆大妄为,组织全区上万名孩子在海泊河公园举行游戏狂欢节。海泊河公园是我们这个生产火车头的工业区唯一的公园,我们的活动也就创造了许多记录,轰动了全市。”在少年宫的日子里,组织上给了他一个兼管图书馆的任务,这个差事对于孙云晓来说真是太幸福了。当时“文化大革命”还没结束,但对阅读图书的限制已经有些松动。孙云晓从厚厚的尘土中将图书馆的书籍当宝贝一样整理出来,包上书皮,先睹为快。一篇儿童文学让孙云晓立志终生从事儿童研究工作,那就是东北儿童文学作家胡景芳的作品《苦牛》。1974年11月1日,孙云晓的第一篇儿童诗在《青岛日报》发表。后来,孙云晓读到了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他对这本书的评价是:黑柳彻子对童年的发现和证明,不亚于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在这些作品中,孙云晓看到了“什么是儿童的童年,什么是儿童的教育”,他认为:人类关于儿童教育的神圣使命是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和发展儿童,真正的父母和老师应当成为童年的捍卫者。 1978年,孙云晓在共青团青岛市四方区委副书记的岗位上,被团市委推荐进入中央团校学习,成为“文革”后的第一期学员。结业后孙云晓进入了中国少年报社,开始了记者生涯。他陆续发表了许多作品,其中,报告文学《“邪门大队长”的冤屈》在《儿童文学》发表后,被《儿童文学选刊》放在卷首转载,配发了两篇评论,并提出“南刘北孙”之说,即少年报告文学创作南有刘保法北有孙云晓。1986年底,他的第一部少年报告文学作品集《少年巨人》,由海燕出版社出版。1987年,他又出版了个人专著《怎样做小记者》,此书被多家报刊列为小记者培训教材。1988年5月11日,由全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委员会和上海《少年文艺》编辑部主办的 “孙云晓少年报告文学作品讨论会”在北京举行。 作为当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孙云晓自1987年至今一直专职从事青少年研究工作,他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五届、六届、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兼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199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2000年被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标兵”称号。2008年被评为“中国教育风云人物”。 孙云晓的一系列教育观点受到广泛关注,如:“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儿童教育的全部使命是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和发展儿童”、“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是和谐的教育”、“关系好坏决定教育成败”、“21世纪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世纪”、“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等。1993年7月,他采写的报告文学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全国,引发一场各界参与的大讨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中央电视台12集专题片《改革开放20年》介绍了《夏令营中的较量》,并称此文推动了中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1995年以来,他先后主持了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中国城市独生子女教育模式、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向孩子学习、21世纪教育四大支柱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等多项课题研究,特别是坚持10年进行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并取得突破性成果。 “大海大海我问你,你为什么这样蓝?大海唱着来回答,我的怀里抱着天。”这是孙云晓非常喜欢的青岛诗人刘饶民先生写的儿歌。与百万青岛人一样,孙云晓庆幸自己在海边长大,海洋熏陶出他那种不惧压力,勇于迎接挑战的坚韧性格。多少年来,只要有机会到海滨,他总忍不住要在礁石或沙滩上静坐几个时辰,望着涌向天际的海洋,回想着这段在青岛四方生活、求学、工作的宝贵经历,感受着生命的辉煌。 |
上一篇:著名剪纸艺术家赵希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