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生家长很头疼:孩子问“什么叫强奸” “孩子看完后一出电影院就问我:‘妈妈,什么叫强奸?什么叫处女?’当时,我也是一愣。”童鹤知的妈妈王女士告诉记者,“十一二岁的孩子对很多事物还正处于懵懂的时期,比如说看到字幕上有处女两个字,孩子就会很想知道是什么意思。还有,孩子不了解妓女是干什么的。看这样的影片最重要的是家长要跟孩子充分交流,重在把影片的意义告诉孩子,放大影片中值得颂扬的东西。 中学生大多表示“能接受” “我一共看了3次,一次是首映时看的,一次是和爸爸妈妈看的,还有一次是和朋友看的。”南外仙林分校初三(9)班的李楚楚是参演《金陵十三钗》的小演员。对于这部影片,李楚楚感到还是很有意义的。对于演出中有日本兵追女学生的情节是否可以接受的问题,李楚楚表示:“这些都是为了表现主题而设置的,中学生看应该是能够理解的。” “我觉得还是能够反映出南京大屠杀的那段历史的,对学生是有教育意义的。”南京一位四星级高中的高一男生小王告诉记者,他和同学一起抽时间去看了《金陵十三钗》,对里面的一些镜头还是能够接受的。“这样的影片也没法回避暴力包括强奸这样的镜头。” 中学生家长蛮淡定:该让他们懂这段历史 南外仙林分校初一(11)班的叶清源是参与《金陵十三钗》演出的小演员。叶妈妈认为,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信息来源很多,对于各种信息的接收关键在于引导。“我觉得孩子该了解的事情是可以让她去了解的。” 采访中,大多数中学生的家长,尤其是高中生的家长表现得很开明:“孩子大了,这段历史他们应该懂的。”不少家长支持孩子去看这部电影。 专家建议 小学生难“把握”,家长先“审片” 《金陵十三钗》到底要不要带着孩子看?记者采访了南京市十二中心理咨询老师胡文宇。“暴力对儿童来说的确会有负面影响。”胡文宇说,高中生一般都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价值观,但初中以下的孩子对影片深层次的情绪情感的表达把握不够,往往更多的会停留在感官刺激或者是影片的暴力层面。在这种时候家长就要进行及时的引导,告诉孩子,影片的这些手法“只是一种艺术手段而已。” 胡文宇建议,16岁以下孩子的家长在带着孩子看电影时,不妨自己先“审片”,看看片中的镜头是否“少儿不宜”,再对是否带孩子去看片做决定。 南京的孩子们是怎么了解“南京大屠杀”的? 那么,南京的孩子们是怎么知道南京大屠杀的呢?记者采访了部分中小学老师。 据悉,学生对“南京大屠杀”的知识获得基本上都是来自课堂。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在小学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上,专门辟出一章来讲授南京大屠杀;初中和高中的历史课本中也有较为详细的内容讲述。而在每年的12月13日,部分学校也会定期举行相关活动。 “我是南京人,妈妈带我去过很多次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个纪念馆也是学生们“爱国主义教育”的又一知识来源。来自游府西街小学六(1)班的胡舒怡在小学六年里就多次去过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日本人很残暴,大屠杀这段历史我们永远不会忘掉的,是南京永远的痛。 杨甜子王 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