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教育频道> 教育超市> 资讯 > 正文

求职落差大 “找工作”成朋友间的禁忌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09-17 14:40:33

    好友在我得意时遭遇滑铁卢,“找工作”这个字眼,成了我和小王之间不能说的“禁忌”。

    在系里大部分同学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我就和广东一家外企签了合同,公司提供了丰厚的薪资待遇。于是,我回到学校,和朋友们一起享受最后的校园时光。 那时小王挺高兴,有时遇到其他同学,她还用我在外企经历的“群面”作为谈资。

    随着毕业的一天天临近,同学们陆续找到工作,一向成绩优秀的小王却毫无乐观迹象。渐渐地,工作成了一个梗在我们中间的“铁块”。偶尔有人说起,她一脸郁闷,沉默很久。

    我和小王从本科开始就住同一个宿舍,7年来眼见她当班长、拿奖学金、保研……一路走来顺风顺水,我俩也一直都是无话不谈。所以,她的焦虑,我最清楚。

    可是,别人越是喜讯频传,我们之间的铁块也越是升温。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她的沉默。

    让我像对别人那样,常问问找工作的进展,然后同情地说一句:“没事的,会好的”?我觉得,这更像是种伤害。

    还不如帮她分析找不到工作的症结。比如,她虽然每天在网上寻觅招聘信息,但大多先判断“待遇不行”、“太累”,至今没有面试经验。更不妥的是,她最近找了家境不错的男朋友,总指望对方打点一切,自己的简历都不愿排版——打印出来2页半,大段空洞的自我描述,还有几个显眼的错别字。

    贡献一点经验,指出问题,是我唯一能帮得上忙的。但是,我又怎么好开口?

    思前想后,我决定,先从简历入手,给她一个惊喜。

    我先假装向小王要资料,弄来了她的简历电子版。接着,趁她睡觉,我猫在帐子里,套上自己简历的模板,给她重做了一份中英文的,突出获奖情况、教育背景,修改错别字,删去废话。

    改了整个下午,终于完美了。看她仍坐在对面,一脸焦躁地上网,我按捺住喜悦,故意不直说,用QQ把新简历传给她。

    很快,她接收了。有10分钟时间,对面什么声音都没有,对话框里一片空白。

    我心里有点打鼓,探头往外看。她望着电脑,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这不是我以前熟悉的小王。心中的鼓点变得急促,我忍不住问她:“给你的简历,看见了吗?”

    “看见了。”她看上去有点冷漠。“怎么样?”我也有点不自然。

    “你费心了。”说完这话,她站起身,走出宿舍。

    关于“惊喜感谢”的设想轰然倒地,失望熊熊燃烧,我们之间的铁块被烧红了,再不能触碰。

    随后一段时间,我小心翼翼地在宿舍生活。她不跟我诉苦,我也无从抚慰。有时想约她出去逛街解压,她说“要找工作”,我马上噤声。所谓“最后的大学时光”,开始变得索然无味。

    情况越来越糟。几次我们一起出门吃饭,遇到有人寒暄,她头也不点,径直先走。留下我一个人面对别人的问题:“你工作怎么样,那小王呢?”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渐渐地,小王再不愿意出门了。吃饭,就让我自己去,带一份回来。宿舍的气氛好像冻结了,我尽管“准职场”得意,却“友情场”失意。

    好机会来了。一天,我听见隔壁同学周日要去一家高校的研究生院投简历,这正是小王的理想职业。

    我克制住兴奋,斟酌再三,为避免提及“找工作”,这样问她:“有个机会,你要不要试试?”

    她先是稍微舒展眉头,笑了。少顷,又皱眉了:“我答应了周日中午去男友家吃饭,怕跑两个地方来不及。”她想了想说,“要不,你帮我去?”

    为朋友嘛,没什么好推辞的,周日一早7点多,我就出门了。在公交车上,我遇见几个隔壁班的同学,她们警觉地问:“你不是都找到工作了吗?还来干嘛?”

    “我,我帮小王投简历。”大家难以置信,“她呢?”“她在睡觉。”

    到会场又排了好久的队。别人都是投完简历填表就走,我挨到负责人面前,卖力地推销小王。人家问我,你好朋友那么有诚意,怎么自己不来?

    我赶紧给小王打电话:“机会大好,你过来一趟,当面聊聊!”

    “我还没起床呢。”

    我急了,脏话脱口而出:“×××,可这是找工作啊,你这样不重视,怎么行呢!”啪,电话挂了。。

-
相关链接

上一篇:上海教委要求:高校不得以民族划分寝室
下一篇:要不要被潜轨则?说说大学新生那点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