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教育频道> 教育超市> 资讯 > 正文

父母抢报培训班 孩子寒假“赶场”忙

来源:新民晚报 2009-01-20 10:22:28


寒假,不妨让孩子来到户外锻炼身体,体验游戏的乐趣  袁鹏       

              
    
    本市中小学开始放寒假了。记者调查发现,金融危机市场遇冷下,寒假培训依然火爆。今年寒假,传统的英语、作文等学科类培训班继续“走俏”,而一些体育类、素质类的综合训练营也成为家长追捧的对象。家长唯恐学生在家虚度光阴,或抱着多学一点总有好处的想法,将孩子的假期生活塞得满满的,有2岁半就要去报识字班的,有小学四年级学生两周要赶四五个场的。
    
    专家们担忧,寒假本来就短,其中还包括一个春节假期,如果各类培训安排过满,会使孩子身心疲惫,家长跟风、攀比给孩子报培训班要不得。
    
    警惕寒假培训班陷阱
    
    寒假后,无论是幼儿园还是中小学的毕业班学生都将面临升学的问题。因此,不少家长的“择校”准备已悄然启动。瞅准商机,有些寒假培训机构推出升学辅导班,并使出浑身解数抢生源——打出“名校名师授课”的旗号,或给出“学××课程对进某某小学有帮助”的承诺。但记者了解到,目前培训市场良莠不齐,有些非正规的培训机构也浑水摸鱼行骗诈财。
    
    专家建议
    
    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培训班时,要做好调查,查看培训机构是否具有相关部门提供的办班文件;培训场地是否合格;了解有关师资和相关条件;摸清培训机构的班级管理等,同时也要谨防培训班陷阱:
    
    ■暗涨收费  一些培训机构开班前承诺的课程收费往往较便宜,但培训过程中,会以各种理由增加收费。此时家长已骑虎难下,只能挨宰交费。
    
    ■不见“名师”  报名广告上打着“名师”旗号,但等到正式开班,“名师”就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一般的教师,甚至有些并没有教师资质。
    
    ■场地简陋  少数培训机构属于“草台班子”,实力不强,硬件条件差:开班教室是借的,老师也是借的,承诺小班教育,但开课后不断插员,培训效果差。
    
    ■强卖资料  部分培训机构以上课必须要用为由,向学生强行推销培训资料。
    
    “冬补”不要变成“恶补”
    
    市场上培训项目五花八门,一些“另类”寒假课程颇吸引人眼球。一堂“戏剧家课程”把课堂搬进影视基地,邀请学生参与拍摄一部英文古装剧,但1880元的“造星费”真不低。有的家长抱着“不能让孩子闲着”的心态,一口气帮孩子报了好几个班。寒假时间本就不长,除去春节走亲访友的时间,属于孩子自己的时间已不多。
    
    华东师大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陈默说,原本寒假培训并不火热,但近两年来,却变成了全员培训,培训班、补习班又多又密,家长之间“别苗头”,你补我也要补。“寒假培训班的热火,暗藏的是家长对孩子学习问题的过度焦虑,他们把这种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认为不补习、不加餐就要落后。挑培训课程和补习班时,家长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兴趣爱好,‘硬塞’不合个性的东西给他,容易让他在开学后产生疲惫感。”
    
    专家建议
    
    家长不妨给孩子列一个培训班清单,让孩子自己选择一两个他感兴趣的培训课程。如果孩子不愿意参加,家长也不要勉强,宽松地过假期未尝不可。
    
孩子需要有发呆的时间
    
    “看上去孩子活动很多、安排很合理,但他缺少了自主活动的时间,尤其是失去了学着自己安排自己生活的机会。”陈默认为,孩子没有自己的时间,没有自己寻觅的玩伴,会觉得很无聊,甚至会对他的成长造成影响。“很多年轻人的社交障碍症,都和小时候缺少同伴游戏,没有自主活动,心理上没得到满足有很大关系。”
    
专家建议
    
    家长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孩子一些发呆的时间,让他自由安排自己的生活。特别要注意的是,孩子在独自玩耍的时候,家长可别干预太多。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山东2009年研考阅卷开始 成绩3月可查
下一篇:专家支招科学选择 寒假如何挑选辅导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