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的力量:开学典礼上,一篇校友共同书写的校长致辞穿越了时光

2024年9月2日上午,青岛十七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典礼在操场隆重举行,全体师生共同参加。开学典礼上,全体学校领导向荣获省市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及各类校级荣誉的学生颁奖,高三1班张卓然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荣获“山东省美德少年”的2024届毕业生代表林桢烨送上对学弟学妹们的寄语;所带班级去年荣获山东省优秀班集体、现2024级14班班主任高晓颜作为教师代表送上新学期嘱托……











在开学典礼中,无论是来自学姐的殷殷嘱托,还是来自教师代表的鼓励与期望,都是学校精神的承载与寄托。校长吴峰的开学典礼致辞更是传承七十载的十七精神流淌。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一篇校友共同书写的校长致辞穿越了时光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告别了暑假,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致以最真诚的祝愿,祝愿大家在新的学期里不断进步、诸事顺利!

人的一生中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在校园,她是我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主要场所,是一群充满朝气、年龄相近、目标一致的年轻人挥洒汗水的地方,这里充满着希望,拥有着未来的力量。

今年是学校建校70周年,在梳理即将出版的《尚美·十七·七十》一书时,阅读着校友们写下的文字,让我深思,促我思考,17中校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带着这样的思考,我用校友们的文字组成了这样一篇发言。

一.校园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


1994届初中毕业校友、徐鸿雁老师的学生这样写到,“1994-2024,毕业三十年,我们重回校园,只为了做那个听您退休前最后一堂课的学生。1991年9月,青岛十七中的校园迎来了全新的初一4班,第一天当中学生的我们,和第一天当老师的您--我们最最亲爱的徐老师!

扎着麻花辫,穿着碎花裙,亭亭玉立的您,三年中包容了处在懵懂的青春期,抑制不住那颗颗躁动心的我们,考试门门级部第一的我们,运动会总成绩年年第一的我们,艺术节各种比赛第一的我们!

十七中的校园里,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属于我们和您的回忆,真的好幸运遇到您。作为您第一届,也是最后一届,也是唯一的一届初中学生,我们在1991年的9月,听了您给我们上的初中生涯的第一节数学课,今天,原影重现,您又给我们上了您退休前最后一节数学课。

非常荣幸,您教学生涯的开始和结束都是我们,真的好幸运!班长的“起立,老师好!”,擦着泪水听课的我们,还有哽咽着讲着最后一节课的您,都成为了这个夏天我们永远的记忆!

二.校园是传播爱与善良的地方


我校59届校友袁本恕在口述中向采访组讲到:

“没问题,我帮你。”是老师们无数次对我的回应,这句话也无数次给了我底气和力量。记得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因为家庭贫困,我的心中充满了迷茫和不安,对未来学什么、干什么没有规划,对很多学校更是不敢想、不敢报。是老师们将我从茫然的深潭中拯救出来,鼓励我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帮助我申请助学金。

同学们的互助友爱,也是我青春记忆中的宝贵财富。那时候,我的生活真的很困难,连作业纸都买不起,是班长带领同学们自发为我凑齐了作业纸。那一张张作业纸,不仅仅是学习的工具,更是我与同学们的深厚友情的见证。在我即将离开家乡、前往大学求学的前夕,一位同学递给了我10元钱。那10元钱对我来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是沉甸甸的信任和期望。那段日子虽然艰苦,但我一直被同学们的深情厚谊包围着。这份温暖如同种子一般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成为我人生旅途中不竭的动力。

老师们的器重和鼓励,同学们于细微处的帮扶和照顾,塑造着我的品格,助推着我不断成长。

“母校让我深知,教育的意义远远超越了课本知识的传授,它更关乎人格的塑造和价值观的培养。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在精神上的传承和行动上的示范是学生一生的宝贵财富。”

三.校园是播撒阳光和青春的地方


▲初中毕业合影

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我校77届初中校友张连钢在文字中回忆了他的一场运动会:“每天下午下课后,我和田径队的其他同学一起去田径场训练,由径赛组的赵教练带队,听说他原来是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的讲师,40多岁,专业水平很高,人很和气,但训练要求很高。他对我们的要求是全方面的,除了训练时要求严格,日常要求也很严苛,训练后不准吹风、不准洗冷水澡,夏天不准吃冰棍、不准喝冷饮……这些习惯,我到现在还保持着。”

市运会男子甲组 4×400米接力项目,我们最强劲的对手来自青岛铁路中学。铁中是传统的体育强校,他们接力队最后一棒的同学还是当年 400米赛跑的冠军。一起步,我们就落在了铁中后面。第二棒,我们反超铁中,冲到了第一。第三棒,我们又被铁中反超,场面进入了白热化状态。我们队跑第四棒的同学叫韩乃仁,他是 800米和 1500米赛跑的第一名。接棒后,他一直紧紧咬住第一名,可他面对的是 400米赛跑的全市第一名,300米过去了,他与第一名的距离依然没有缩短,此时我们的心里已经开始泄气了,或许拿不到第一名了。没想到,在接近主席台时,我们远远地看到韩乃仁突然加速了。看台上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目光紧随着他,看他加速、冲刺……只见他在临近终点线时,大跨步冲了过去,实现了反超!一时间群情激昂,我们实现了逆转,拿到了冠军!这就是体育的竞技精神,永不放弃、永不认输!这种品质影响了我一生!

3分42秒5毫秒,这个成绩我永远忘不了!

四.校园是刻苦求学,不断超越自我的地方


▲1958年9月,考入曲阜师范学院的十七中同学合影(前排右一是葛兴华)

我校首届校友、首届致明班班主任葛兴华老师写到:“‘致力求知做人,明志报国为民。’作为班主任,致明班的这句格言是我最先传授于我的孩子们的。知识改变命运,格局改变眼界,希望我和孩子们都以此为训。

这群孩子是学校最守纪律、最爱学习、最勤奋刻苦、最懂事的,上课时没有一个人会走神。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就起来在校园晨读的是他们;晚上熄灯后怕影响别的同学休息,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学习的是他们。第一次期中考试,全年级8个班,年级排名前40的学生中致明班占了 39人。任课老师都告诉我,给致明班上课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太有成就感了。”

▲1987届校友李剑萍

我校87届校友李剑萍写到:“十七中的学生心中都有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执着信念,正因为如此,也决定了十七中学生的两大特点:上进、平和”。

最后,以我校2001届校友,现学校课程与教学中心副主任蓝晓怡的一段文字结束我的发言:“于十七中而言,我是万万千千的毕业生之一,是兢兢业业的教职工之一,是辉煌历史的见证者之一,而十七中于我而言,是可依赖的家,是停驻的港,是驰骋的场,是我的大半人生,是我的魂牵梦萦。”

感谢校友们,感谢书写17中历史的所有师生们!

最后,再次祝愿所有老师新学期工作顺利!祝愿全体同学健康成长,学业有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