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如何开齐开足课程?如何提高备课质量及上课的效率?如何开展作业改革?如何更好地因材施教?如何做好校内课后服务?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精神,11月23日上午,青岛市教育学会组织召开了“双减”背景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交流研讨会。青岛市教育学会王洪琪会长、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李一副院长、各区市初中、小学校长代表20余人出席本次交流研讨会,《青岛教育》、青岛新闻网等相关单位领导列席会议。
研讨会伊始,青岛市教科院副院长李一明确指出:本次会议主要针对“双减”政策落实过程中各单位的思考、有效尝试与举措、典型经验、有效突破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大家集思广益,凝力聚智,相互学习,为进一步规范并稳步推进我市“双减”工作助力。
与会校长主要从五个维度,突出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课后服务。青岛26中、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西海岸新区海王路小学等学校在“双减”政策落地以来,一站式课后服务在学校全面铺开,在教师工作量有所增加,家长群体对课后服务有高品质、个性化的需求等现实情况下,学校采取各种举措,实现了资源拓展、活动多元、能力提升等问题的突破。青岛香港路小学提出“1+X”课后托管启动后,学校顶层设计和管理需要重新建构教育生态,进一步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机制,建立新的协同育人的教学秩序以适应“双减”后的学校管理新常态。
二、作业管理。崂山区浮山小学、市北区上海路小学等学校,认真领会“双减”政策,严格落实五项管理要求,积极推进作业改革,进一步提升作业管理质量,通过作业设计、作业改革达到轻负高质的效果;莱西四中创造性地开展了体育作业地实践探索,在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各个方面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深受社会好评。
三、教学质量。城阳区国城小学、莱西四中、通济街道城西小学、胶州第四实验小学等学校通过推进积极的教学管理,更新教育管理理念,快速适应新政变化。在开齐开足课程的基础上,以教学研究和课堂改革为途径,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平度市厦门路小学、即墨普东中学、李沧区31中学、李沧区实验小学、北师大城阳附属学校、莱西市泰安路小学等单位,更是立足教师及学生的不同特质,广泛开展课程改革,深化集备教研的深度研究,借助思维工具等,推进课堂教学改进。
四、评价改革。平度市西关中学、青岛26中等学校高度关注学生个性化评价机制的建立,积极推进五育并举的综合型素质评价,不唯分数论,确保学生评价的公平公正,以评价促改革。
五、智慧教育。崂山六中、崂山育才中学、西海岸育才初级中学持续扩大教育资源公共化,通过建立线上资源包、资源库、作业管理云平台等,多样态、数字化赋能,进一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共用。同时借助教育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备课、上课、课后练习等的效率,进而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李一副院长根据学校的交流进行了深度剖析:教育的本体不能动摇,在日常工作中要会学习,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变革。要抓好工作落实,每一项工作要可量化、可操纵、可检测、可报告、可复核。提高课堂效率,最基本的是要提高教师素质,教师应有主动修炼自我的态度,努力提升自身课堂教学水平,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李一副院长指出,要想做好课堂改革,要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的变革,如单元教学,项目化教学等,以此提高教学效率;要想提升作业质量,教师应更科学地设计课堂和作业,将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有机融合,借助作业管理平台等减少低水平的作业,将题目的“点对点”转化为“点读面”。李一副院长还指出,课后服务还是要回归教育本体,抓好队伍建设,建立多方力量组合的有质量的教师队伍,如组织社会力量、家长群体等,以弥补教师力量的不足。
青岛市教育学会王洪琪会长全程跟进交流研讨之后强调:首先,要深刻理解“双减”政策出台的伟大意义,把“双减”政策放在为国育人、为党育才,执政为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全面育人的大背景长来看待、来设计、来推进。其次,要动员、组织广大教师积极落实“双减”政策,任何教育改革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成功。并且,落实“双减”要系统设计,综合施策,不要只为减而减,要认真研究“双减”政策下教育质量提升的对策。“双减”后,教育明显更加注重立德树人。教师应围绕自身学科,开展拓展课程研究。将课堂、作业、课后服务三项内容通盘整合,从课堂教学转向课程建设,进行深度探索。再次,落实“双减”政策,必须突出重点。真正把学生校内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降下来。学校需要考虑孩子们的社会生活和学习。课后服务延长了学生每天的在校生活,这是否也相应地缩短了学生的社会生活。人的社会性成长不能由学校包办,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校外活动。“指向核心素养”的思路非常正确,比如应运而生的深度学习、智慧教育、探究性学习等,可以改变思维、研究方式,是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因此,学校需要从少年宫、社区、周边博物馆等借力,来支持“双减”的改革。第四,要通过良好的沟通机制争取家校协同育人,不要让教育成为学校的“一厢情愿”。“家庭教育法”的颁布使得教育制度较之前更具衔接性和整合性。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更多在家庭,教育并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和压力,应让家长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而相应的,学校可以提供一定的家长培训来指导家长。最后,王洪琪会长重点强调要加强“双减”问题研究,并给出“如何开展教师培训的个性化及资源建设的研究?如何因材施教的创新研究?”等15个问题激发大家的深度思考,鼓励大家结合工作实际,发挥广大干部教师的智慧,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助力“双减”政策的落地。
与会校长们纷纷表示,交流研讨会为大家打开了思路,进一步明确了后期工作实践研究的路径,领导们提出的问题,就是学校未来要探索的课题。
未来青岛市教育学会将继续为学校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充分为基层学校赋能,推动教育理念、教育评价、社会环境、教学方式的变革,努力探索形成具有示范推广效应的好做法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