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 > 青岛教育快讯 > 正文

她用“小恐龙”让孩子拥抱阳光

2021-10-19 09:36 来源:青岛晚报
分享到:

因为父母有听力和语言障碍,无法给予孩子正常的教育培养,2016年出生的聪聪虽然个子越长越高,但他有些口齿不清,很多小伙伴都不愿和他玩。久而久之,聪聪变得越来越沉默,不愿和人接触。这一切,因为一个阿姨的出现发生了改变——两年多的时间里,这位阿姨定期到位于夏庄路的聪聪家里,给他讲故事,分享他的喜怒哀乐。现在的聪聪,变得活泼又开朗。 10月13日,李沧区李村街道北山社区儿童主任董青讲述了她和聪聪的故事。

◆◆◆特殊原因孩子自锁心门,健康成长遇难题

2016年,聪聪来到了这个世界。由于父母都存在听力和语言障碍,聪聪的语言表达能力受到了影响,平时有点口齿不清。两年前,聪聪上幼儿园了,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聪聪被接到了爷爷奶奶身边。奶奶虽然身体还算硬朗,能照顾聪聪吃饭穿衣,接送他上学放学,但她渐渐发现,孩子有些事情,不愿意和她说,而聪聪由于口齿不清,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门口,小伙伴们不愿和他玩,甚至有人埋怨他“不会说话”,久而久之,聪聪把自己封闭在小世界里。更让老人担心的是,别的孩子成长时都有父母的陪伴和指导,从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给予关注,但她只能照顾聪聪的吃穿……

这时,一个戴着眼镜、看上去文静温柔的短发阿姨走进了聪聪的世界。她,就是李沧区李村街道北山社区的儿童主任董青。关爱社区里的特殊未成年人,确保儿童政策落实到实处,通过救助和优待让他(她)们感到温暖从而健康成长,是董青的工作职责。但刚接触聪聪的时候,董青碰了一鼻子灰。

◆◆◆用心交流她用“小恐龙”打开孩子心门

董青很快发现了聪聪说话有点含糊不清,而且不愿意和陌生人接触。董青多次尝试和孩子做游戏,但聪聪就是不理他,躲在角落里自己玩。董青起初有点犯愁,但她毫不气馁——她是两个男孩的母亲,如何和这个年纪的小男孩打交道,董青心里有数。

董青有一次发现,聪聪喜欢恐龙小玩具,在电视节目上看见恐龙,会比较专注。在她看来,孩子有天生的好奇心,愿意接触新事物,这是打开孩子心门的一把钥匙。董青日后每次去聪聪家里,都会带上塑料小恐龙的模型;她有时看见聪聪玩拼图,下次上门又会给他带上一版拼图……久而久之,董青和聪聪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她会给聪聪讲绘本小故事,蹲在地上陪聪聪玩,听聪聪讲述在学校和家门口遇到的新鲜事。

根据儿童主任的工作职责,董青每天要和聪聪的奶奶打电话,发微信,沟通孩子的成长情况;她每个月要入户走访一次,确认聪聪近况是否良好,记录家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上报。事实上,董青差不多每两周就要去聪聪家里一次,两年多的相处,她和聪聪之间的感情已经不再限于工作的接触:到了春节,董青会和聪聪一起制作灯笼;聪聪的生日、儿童节和开学季,董青都会给他精心准备一份小礼物。

◆◆◆阳光之下孤独男孩变得开朗爱说话

10月13日下午,记者和董青来到夏庄路看望聪聪。“叔叔好!”一见到记者,聪聪立刻打了招呼。记者注意到,他脸上一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董青坐在了聪聪身边,聪聪立刻把手里的翼龙玩具举起,模仿飞翔的状态在董青的面前晃了晃。“看我给你带什么来啦?”董青从布兜里拿出一本名为《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的绘本,和聪聪讲起了恐龙的故事——这本绘本看上去是讲食肉龙和食草龙,其实是在通过故事讲述人与人如何沟通。

其实,在社区办公室里,董青还悄悄留着很多小故事绘本:她通过讲述《非常熊系列》里五个机智又幽默的小故事,诠释愤怒、孤独、烦躁等情绪,教会了聪聪应该如何管理和控制情绪。

聪聪的奶奶告诉记者,这两年多,在董青的帮助下,聪聪有了明显的变化:董青主动关心聪聪,让孩子的性格变得开朗起来,又回到了小伙伴们身边;聪聪听董青讲绘本故事,变得爱说话了,而且在主动纠正自己的发音,目前,在一家培训机构的协助下,聪聪的吐字发音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

◆◆◆关爱儿童李沧北山社区建起“亲子俱乐部”

除了照顾聪聪,董青为了社区儿童工作,还有一系列新举措。北山社区属于李村街道的开放式老旧小区,社区老年文化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而儿童工作却一直是社区工作的短板。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家长知晓社区,董青创办“北山社区亲子俱乐部”,目前俱乐部拥有会员百余人。俱乐部专门设有一个微信群,平日里大家有什么育儿方面的问题,都会在群里互相探讨,有好的育儿知识也会相互分享,并积极推广“绽放小葵花”心理关爱项目推出的未成年人心理关爱“每月一讲”线上直播活动。俱乐部每个月都会组织线下活动,与“国学李沧”合作,针对特定节日,开展活动:在清明节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亲子诵读活动;在儿童节开展“花开向阳童心向党”庆祝六一儿童节亲子仿真乒乓菊手工制作活动;在中秋节开展“非遗在社区巧手迎中秋”亲子DIY花灯制作活动。为了能让更多的父母带着孩子前来社区参加俱乐部的活动,每次活动都是晚上或者周末举行。

■深读一点

每个村(社区)至少设一名儿童主任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以血缘、亲缘为主要联系的乡土社会。时代的剧变,让基层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各类问题。在儿童权益方面,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其他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成为了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今年6月,《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出台,明确要求每个村(社区)至少设立一名儿童主任,就是为了从社区治理层面破解城市化过程中的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家庭支持不足、社区保护不够的问题。

儿童主任这一岗位的设立,目的就是要从社区、街道等高于家庭的层次,给予儿童全方位的关怀。国家历来重视儿童工作,儿童主任这一岗位的设立,也是旨在打通保护儿童权益、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最后一公里”。“儿童主任在工作中,会加强政策宣传,了解儿童需求,发现特殊儿童,提供针对性服务,完善社区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李沧区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儿童主任在将儿童工作做细的同时,也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社区、了解社区、关注社区,用儿童工作撬动社区治理,共同建设幸福家园。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