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享有更高质量的教育,
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
更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奋斗使命。
打造“阳光招生”服务品牌,2.5万余名新生入学信息采集“一网通办”;推行“应入尽入”安置政策,接纳1.2万余名随迁子女就读,比例居于全市最高水平;编制《城阳区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9-2035年)》,计划投资约108亿元实施推进48处教育设施建设任务,年内新增各学段学位1.6万余个,未来将新增5.6万余个学位;打造“阳光托管”服务品牌,投资4900余万元为7万多个家庭解决了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难题;全面拓展“万名教师访万家”实践活动,排查解决问题1000余个,为民办实事900余项……2021年以来,伴随着城阳教育现代化强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城阳教育人用心用情用力用智书写着教育民生答卷。
宽敞明亮的新教室,宽阔平整的大操场,焕然一新的“新校区”,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朗朗的读书声和每天脸上绽放的自信笑容……“奋进之笔”疾书,在这份有厚度更有温度的答卷之上,人民群众享有更好更公平教育的获得感明显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立足创新、提升内涵、创树品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发展目标正精彩兑现。
强投入
缓解入学难,大力推进新建校集群建设,未来新增5.6万个学位
伴随着城阳区迅速崛起,适龄儿童入学压力骤然增加,新建校成为备受关注的民生工程。新学期,城阳区礼德小学作为一座新校,迎来了一年级6个班的新生入校。据了解,礼德小学位于礼阳路105号,为局属小学,办学规模为 36个教学班。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约31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25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实验楼、行政楼、小剧场、风雨操场和食堂等。
近年来,城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领域民生工作,持续加大教育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在这期间,城阳区修订《城阳区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9-2035年)》,明确全区教育设施建设需求、标准和计划进度,筑牢教育优先发展基础。根据规划,2021年城阳区累计投资约108亿元,实施学校建设项目共48处,含14处续建项目、16处新启动项目和18处完工项目。目前,所有项目均在有序推进,预计年内新增各学段学位1.6万余个,待所有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学位5.6万余个,将有效解决城阳区适龄子女入学需求。
稳提升
扩建教学楼,城阳实验二小师生新学期盼来专用教室
今年新学期,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明德楼和综合楼正式启动。在学校北侧空地扩建的综合楼里配有600平米的阅览空间、高精尖智能化的科技馆、设施现代化的电视台,宽敞明亮的体育馆,还有管乐团、舞蹈、美术、书法等专用教室。“这座综合楼在外型设计上既像一把小提琴,又像一把开启孩子成长之门的钥匙。”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万莉动容地说,作为城阳区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从区委区政府到区教育体育局等相关部门,倾注了无数的智慧与心力,为孩子们搭建起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广阔平台。
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针对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构建了涵盖乐德、乐言、乐智、乐健、乐美、乐劳课程体系,共开设了100多个社团选择性课程,但之前囿于空间,专用教室受限,而这座综合楼承担着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重任”。综合楼总投资约9000多万元,分为地下一层、地上五层,面积达到13000多平方米,不仅缓解现有专用教室、功能室紧张的状况,而且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环境,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在“5+2”课后托管中,孩子们徜徉在明德楼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在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的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因明德楼和综合楼的启动,迎来又崭新蝶变。
优均衡
名校、名师加速引入,打造优质教育汇聚的洼地
9月17日,清华育才城阳实验学校在城阳区签约落户,城阳区优质教育资源再添新翼。北京市清华育才实验学校是一所集学前、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学校,依托清华大学和其他国内外一流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了“专家治校、名师带校、特色兴校、资源兴校”的教育高地。城阳校区建成后,将采取“委托管理”的方式,由北京市清华育才实验学校进行全面管理,在全国范围内择优选派校长,负责指导学校顶层架构设计、学校管理团队建设、学校特色与文化建设等工作。优质教育资源的导入,不仅将新增教育学位,也有助于整合本地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城阳优质校园群落。
近年来,城阳区不断扩优提质均衡教育版图。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开办附属学校,青岛城阳京华学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去年落户……“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引入,我们一直坚持不遗余力,始终展现最大热情,付出最大努力,结合不同优质资源对办校办学的需求,‘一校一议’在优质教育资源引入时已成为常态。”城阳区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城阳区将教育作为首要的民生和民心工程,制定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激励政策,创新与高校和优质名校合作方式,通过独立新建学校、学校整体托管、名校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落户,托高基础教育基准线,推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与此同时,城阳教育创新实施“阳光招聘”,开展“双名”(名师、名校长)引进工程。2020年至今,城阳区共引进省级名师名校长9名、省特级教师6名、省级教学能手3名、市级名师名校长9名。近三年来,城阳区通过公开招聘、骨干教师选聘、公费师范生招聘、校园招聘等多元化招聘形式聘用中小学教师774名,70%的教师通过“阳光选岗”的方式分配至街道所属中小学工作,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育未来
交上教师培养高分“成绩单”,锻造未来教育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为打造一流的干部教师队伍,近年来,城阳区在教师培训方面创新思路,坚持高端引领、精准培训的原则,对新入职教师开展“2+4”集训工程,即两个周的集中通识知识培训、四个周的分学科实操培训,在以往只注重理论培训的基础上加大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全面实施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工程,遴选一批学科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领航工程教育管理者,分别进行为期3年的教育领导力,课堂教学能力,骨干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等项目,打造“学生有发展潜力,教师有工作热情,校长有管理方法,区域有教育特色”的优质教育。
凝心聚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付出的每一滴汗水,每一次努力,每一份耕耘,都收到了一张张高分成绩单。2020年,城阳区5名校长被评为青岛市名校长,24名教师被评为第四期青岛市名师培养人选。今年3名教师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1名教师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思政课教师,31名教师被评为青岛市学科带头人,1名教师被评为青岛市拔尖人才。在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三名工程”培养方面,2020年评选区级名师50名、名班主任30名、名校长10名;2021年建立区级名师工作室37个、名班主任工作室14个、名校长工作室10个。通过打造一流教师队伍,不断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