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用手触摸一下,这是我们国家的地图,它很像一只大公鸡。”在青岛市盲校,曲桂平几乎每堂课都要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这是曲桂平在青岛市盲校工作的第33个年头,她从最初只为盲人学生讲课变为现在教授更加“特殊”的孩子。
当曲桂平握着学生的手触摸过祖国的海岸线时,在距离盲校70多公里的青岛中学里,她的女儿崔莞尔同样站在三尺讲台上迎来新一届学生。母女俩一南一北,传道授业解惑。
“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是老师,从小我的梦想就是当老师。”长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于无形中感染着莞尔,教育也成为了她甘愿投身的行业。
一家,三代,六位教师。如今,这根接力棒传到了她的手上。
深耕特殊教育33年她给盲孩儿打开“一扇窗”
1988年,曲桂平自师范院校毕业后进入青岛市盲校任教。“当时盲校需要两名老师,我就主动报名来了。”那一年,她19岁,在过往的人生中从未见过盲人。
“那时候年纪小,盲校里的学生几乎都比我大。第一次在学校见到学生时,我是害怕的,在走廊上碰见会不由自主躲着走。”进入盲校后,曲桂平负责教授初中生物。与给普通学生上课不同,盲校学生需要从老师的语言描述中想象画面,但很多知识点单凭语言是无法准确讲述的。为此,曲桂平想到手工做教具的方法。
“讲到草履虫时,我提前在家用缝纫机做出一个草履虫,课上一边讲一边让学生触摸教具。在这堂课上,我看到了他们发自内心的那种恍然大悟的笑容。”这是曲桂平做的第一个教具,也是她第一次感受到特殊教育的成就感。
2002年,曲桂平从教授普通盲人学生转到特训部,开始给更加“特殊”的学生上课。特教班的学生除了有视力问题外,还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问题。
“盲人学生只是有视力问题,他们的智商和普通人一样,能考大学也能自理。但特教班的孩子几乎无法自理,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包容心。”特教班为小班制,一个班约一到四位学生。据曲桂平介绍,仅是把书包从桌洞里拿出来放到桌子上,她便教了孩子一年。
在某种程度上,特殊教育的老师可视为教育行业中成就感最低的一类。他们往往需要积年累月地重复一项简单的教学内容,且很难得到学生的反馈。
“可我们的喜悦感却是十分强烈的,当看到孩子能自己吃饭、甚至自己念书时,当看到家长喜极而泣的神情时,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在曲桂平心中,只要能让这些孩子的状态好一些,便相当于帮他们创造了一个走出家门的机会。
薪火相传 90后小嫚接过教育事业接力棒
“我小时候经常跟着妈妈在盲校,她担心我打扰到课堂秩序很少带我进教室,但有时我也会偷偷在教室后面看。”有一位从事特殊教育的母亲,一直是崔莞尔的骄傲。
2019年,崔莞尔自北京师范大学毕业,进入青岛中学担任小学部语文老师。从小,她便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教师家庭中。在耳濡目染中,教师也成为了她的理想职业。“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是老师,读小学时我就决定自己以后也要成为一名老师。”于是,在后来填报高考志愿时,她将所有志愿都填报为师范类院校。在读研时,她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在崔莞尔的印象中,爷爷的书架是自己最初有关文学的启蒙。“爷爷有个特别大的书架,上面放满书。小时候他经常抱着我坐在书架旁给我讲故事。年龄再大一点的时候,我就开始自己靠着书架看书。”如果说,爷爷的书架培养了她有关阅读的兴趣,那父母的肯定与鼓励则成了她信心的来源。
“上学时,老师讲平行四边形,放学后我回家自己剪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做题。爸爸妈妈看到后很惊喜,他们说,‘你太棒了,你会自己做教具了!’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这就是教具。”父母的肯定与鼓励令莞尔相信自己具备成为老师的天赋。
从想成为老师,到现在真正踏上三尺讲台,家人一直是她的榜样。尽管身处不同年代,但祖辈和父辈从他们的年代走来,延续着对教育的热爱。这份热爱延续至今,便有了接力的90年代。
传承教育的赤诚之心永远把孩子放在心上
“平时在家里,不管大家在聊什么话题,最终都会回到教育方面。”曲桂平将其称为“教育的晚餐”,以前在这场“晚餐”中常是她和爱人与公公婆婆讨论教育话题,“那时,我和莞尔爸爸大多扮演倾诉者的角色,在教学中有困惑时,需要与长辈交流,听听他们的建议。”
自崔莞尔参加工作后,“教育的晚餐”慢慢发生了角色转变,曲桂平更多地成为了倾听者。现在,轮到她来为女儿答疑解惑,出谋划策。
当自己也成为老师后,崔莞尔发现自己更加能理解长辈们心甘情愿为这份职业付出的情感。“在这份职业中,家庭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力量。”崔莞尔表示,从他们身上,她感受到了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学到了老师要和学生真诚交往。
“我的爷爷也是盲校老师,爷爷去世时,他的很多盲人学生即使再难,也要来参加爷爷的葬礼。”这个场景令崔莞尔大受触动,“有时我会想,一名老师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让学生哪怕身体不便也要克服万难来送他最后一程。后来,我想明白了。”
她说,当老师不需要考虑回报,只要永远把孩子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