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 > 青岛教育快讯 > 正文

儿子学会做饭 疾控夫妻泪目

2021-08-15 08:57 来源:青岛早报
分享到:

战“疫”夫妻档

青岛市即墨区疾控中心传染病应急处置队应急队员苏大禹,和城阳区疾控中心应急队员马海燕是一对夫妻。夫妻俩为了防疫,不仅聚少离多,还常常把10岁的儿子独自扔在家里,时间长了儿子竟然自己学会了炒菜做饭,其中滋味既让人感动,更让夫妻俩心酸。因为夫妻俩平时忙于疫情防控,去年到现在,一家人连一张合影都没有留下。妻子曾经累倒过两次,仅仅住院几天后又回到了一线。前几天,42岁的丈夫苏大禹累得病倒了,在即墨疾控中心同事的“强迫”下才回家休息。8月12日,苏大禹向早报记者讲述了他们夫妻俩在城阳、即墨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

夫妻俩坚守防疫一线

疫情发生以后,身边的许多人和事,常常感动着青岛市即墨区疾控中心主任宋卫东。“作为处于疫情防控一线的单位,疾控中心感人的故事有一箩筐。就拿苏大禹来说,一年半多坚守在一线,作为业务骨干,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由于连续高强度的加班工作,前几天又累倒在岗位上。”宋卫东说这话时,眼睛里含着泪水和感动。

去年疫情初始,流调任务艰巨,苏大禹被编入流调组,负责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今年采样任务艰巨,苏大禹又成为即墨疾控应急队采样组的一员。“我们夫妻俩因这场疫情坚守在一线,总是聚少离多,只是苦了孩子。”说起疫情防控,今年42岁的苏大禹对儿子充满了内疚和心疼。“我和马海燕是大学同学,我大学毕业后入职即墨疾控中心,而海燕则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城阳疾控中心。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将家安在了城阳。 2020年初,接到疫情命令后,我们将9岁的儿子送到即墨老家,让70多岁的父母照看。”

马海燕是城阳区疾控中心的应急队员,主要负责流调工作,平时发现密切接触者后,她和同事必须立即行动进行调查摸排,有时候不管多晚,都要电话联系到密接者。疫情发生以来,由于平时忙得连电话都没时间打,夫妻俩就养成了一个习惯,谁先忙完工作,不管多晚,都要给对方发个信息报一下平安。有一天晚上,苏大禹忙完采集任务后,已经是10点多了,他给妻子发了一条信息,可一直到凌晨3点才接到回复。后来听妻子说,当天晚上接到一个紧急流调任务,一直忙到凌晨两点多才结束,等回到宿舍已经是3点多了。听了妻子的解释,当时苏大禹的鼻子一酸,眼里的泪水就流了出来。

半夜丢下儿子奔向“战场”

亲爱的响:爸爸妈妈接到了任务,即刻回单位,你起床后自己吃点 (吻你)……这是苏大禹留给9岁儿子的纸条,而时间是凌晨1点多,那一次正巧妻子也加班不在家。像这样的纸条已经不止一次。

苏大禹和马海燕夫妻俩,虽然不像去年一样相隔数月不能见面,但遇到紧急情况,几天见不到面已经成为常态。遇到应急情况,常常半夜三更出发执行任务,对10岁的儿子来说,都已经成为习惯。

有一次深夜,妻子突然接到单位的电话称,有境外密切接触者需要立即赶到现场进行流调。妻子起床后摸摸熟睡的儿子,正准备悄悄出门时,儿子突然醒了,揉了揉眼睛说:“妈妈又要去加班了,一定要注意安全。”妻子听着儿子懂事的话语,刚转过头眼泪一下子夺眶而出,妻子擦了擦眼角的泪,又坚定地奔向了防疫“战场”。

苏大禹说,因为母亲身体有病,也需要父亲照看,在这一年多时间里,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把孩子送给父亲照看。去年最忙的时候,一家三口3个多月没有见面,懂事的儿子经常打电话说:“让我们俩注意安全。”每每听到儿子在电话里的这句话,夫妻俩心里都会生出五味杂陈。

儿子学会做饭让爸妈泪目

尽管累了一天回到家里,夫妻俩谈论最多的也是防疫的话题。两人谈论的多了,儿子对疫情防控这些常识了解了不少。所以说起防疫知识,小家伙成了“小专家”。在学校里,同学们都知道他的爸爸妈妈在疫情防控一线,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愿意向小苏请教。儿子也经常和同学们讨论一些防控知识,共同做好防控。

“小男孩不会做饭的多,但儿子却因为我们夫妻俩经常不在家学会了炒菜做饭。”苏大禹说,从去年开始,这一年多时间,孩子有时让老人照看,但为了减轻老人的负担,夫妻俩就把儿子放在托管班里,每次都是最晚接孩子的家长。苏大禹和妻子马海燕因为工作常常不在家,让只有10岁的儿子更加懂事,不仅学会了做家务,还学会了炒菜,不仅能照顾自己,有时候还能照顾爷爷和奶奶的生活。今年5月的一个周末,儿子说要为爸爸妈妈做一顿饭,苏大禹夫妻开始还不太相信,等儿子炒好了西红柿炒鸡蛋和肉片青椒后,夫妻俩高兴和内疚的眼泪立即流了出来。

/对话 /

记者:疾控人是我们最可敬的人,你们夫妻俩更让人敬佩。

苏大禹:我们夫妻俩很普通,在疾控人中,有许多像我们这样的夫妻档奋战在一线。当初的选择,就是选择了对生命的守护和担当。

记者:你累病了,为何还要坚守岗位?

苏大禹:我是名男同志,妻子也是疾控人,看到她每天忙到深夜,我很受鼓励。再说看到身边那么多抗疫人都在拼命,做这点工作也就不算什么了。

记者:夫妻俩都冲在一线,常常把儿子放在家里,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苏大禹:我和马海燕都是党员,这种事情,我们不先上谁先上,早点发现锁定感染者就能减少更多传染机会,能早些控制疫情,这点困难算个啥,我们俩想儿子长大后会理解的。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