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 > 青岛教育快讯 > 正文

从理论到实践:高校“十四五”规划这样做

2020-12-24 08:34 来源:教育之弦
分享到:

“十四五”规划是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开启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新征程,是时代之需、教育之责、规划之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坚定办学方向、把握重点、形成合力、构筑教育体系基础、适应新发展格局、深度参与创新发展、着力补齐短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要求,为高校做好“十四五”规划指明了重点方向。

为助力高校准确深入地理解“十四五”规划新部署、新要求,做好“十四五”时期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开篇布局,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于12月14日-12月18日在广州举办第三期“高校‘十四五’规划专题培训班”,多位教育规划领域专家学者进行深度解读,共同聚焦探讨高校“十四五”规划新思路、新举措,在识变、应变、聚变、求变中面对新形势、树立新思维、开辟新篇章。


高校“十四五”规划编制的逻辑要素分析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特聘专家、重庆市教委原副主任牟延林做《高校规划编制的逻辑分析及要点建议》专题报告。

牟延林提出高校“十四五”规划的十个维度:新的办学型态理念、新的学习者培育目标、新的课程观、新的教师结构、新的专业布局、新的学科选择、新的资源汇集、新的制度设计、新的评价体系、新的大学贡献。牟延林认为,应全面落实学校面向产业的五个对接,即一个院系对接一个行业,一个教学团队对接一个教师工作室,一组课程对接一类产品,一位教师对接一个新教法,一个学生对接一个未来角色,即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办学,无缝合作,实现教育过程和生产过程的一体化。

“高校规划必须建立与之配套的新型评价体系,包括对学生成长治理的评价,对教师能力素养提升及贡献度的评价,对课程、专业、学科的评价,对学校合格评估、审核评估、专业认证等现实型态的评价,对学校未来发展的评价等多维度综合评价。”

将新型大学的新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应用型高校办学改革的主要特征,具体体现在从学科的理论性学术学位到产业需要的专业学位的转变;从学院的原生性专业到国家引导的市场性专业的转变;从教师擅长的校园课程属性到服务学生成长的开放性课程转变。

高校“十四五”学校战略规划、专项规划与院系规划

“学校战略规划的制定,要高瞻远瞩、系统谋划,指引办学发展方向;要咬定青山、谋定后动,坚持既定办学方针;要坚持科学规划、逐步提升,稳步迈向世界一流;要坚持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充分激活学院活力;要夯实责任、强化执行,努力形成文化认同。“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学院书记杨颉认为,通过外部扫描、标杆对比、内部扫描、短板分析、SWOT分析、核心竞争力分析、POWER SWOT分析法等七大分析法对高校自身进行深度解析,更加清晰地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更加透彻地洞察发展机遇和未来挑战,盘点已有办学资源的效率和效益,分析潜在优势和可获取的外部资源。

学校专项规划制定要结合学校总体规划,明确阶段重点;要树立工作理念,统一发展思路;要聚焦具体问题,寻求突破路径,放弃惯性思维,寻求改革突破;要加强部门协同,合力推动发展;要合理布局专项规划,要重新认识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充分发挥“教育与产业生态融合”的行业优势。院系规划要体现如何与学校规划衔接。“院为实体”不是院系规划的目标,而是实现从“校办院”向“院办校”飞跃的过程。院系规划要做到激活院系活力,形成学院的价值观,开放心态、实现突破,紧密依托学校发展,扎实推进学院改革。

高校“十四五”专业集群建设

“本科院校对于专业集群建设所处的方位要有清醒的认识。高校的专业建设本身就是一个群的概念,是一个组团发展的概念。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意味着赋予青年一技之长成为了高等教育的基本义务和责任。地方本科高校要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特色专业集群。”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原副院长陈永跃认为,专业集群是指适应产业链和创新链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将若干个面向产业链各环节或层次人才需求的,且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专业,按照一定的结构或规则集合在一起,实现要素创新资源共享。专业集群建设的前提条件是对接产业链和创新链,以此调整高校内部的专业,打破专业建设严重同质化的现状。

专业集群建设需要明确三个核心内容:(1)要把产业分析清楚,把产业链上的环节分析清楚;明确学校所具备的基础,专业集群的发展方向;(2)要具备合适的教学组织形态,这是创新之处,是向应用型学校转型的突破口之一;(3)资源共享,要形成一个专业集群的资源体系,如教师资源、课程资源、教材资源等。

高校“十四五”科(产)教融合

“专业学位是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以产教融合培养为鲜明特征,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企业家精神也是大学的一部分。大学不仅需要学术研究,更需要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商业产品,以推动整个社会发展。应用型大学要培养创业人才,完善大学的创业课程体系;要鼓励师生创业,创建宽松自由的创业氛围。“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郝志峰认为,应用型大学要以培养基础扎实、精于实践、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针对“校企合作‘双动力’不足”、“服务、引领产业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专业共建、师资共享、课程共创、项目共研、就业共助、资源共享”的“六共”措施,校企协同育人,共建“产业学院”,探索实施“双学院制”。双学院制意图在于让学科、专业、课程和课堂跟上业态的变化,实现“人人有专利、个个在转化、院院融产业”目标。与传统大学相比,理工科应用型大学具有更为丰富的创新研究成果和浓厚的创业氛围,是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

“十四五”规划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我国由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的新阶段,需要技术‘黄牛’的跟跑阶段、需要‘协同创新’式合作伙伴的并跑阶段、需要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专业化服务和创新型人才的领跑阶段‘三跑’并存。”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校协同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燕刚认为,国内创新主体存在“国有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够,政府机构越分越细、各自为政”等问题,迫切需要创新思想的解放、创新力量的诸注入和创新要素的集聚。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相应的制度设计,科技服务业的转型发展需要初始动力。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采取投资者、发明者、转化者混合的用人制度。

理念上,规划工作要有更多自信;抓手上,要把科技成果转化当成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径上,要把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至“证券市场”规划的高度;产业上,要把科技服务业当作“战略新型产业”来扶持;效果上,要让科技成果发明人、经纪人、投资人各得其所;手段上,要把科技成果转化规划作为领导班子的关键考核指标。

高校“十四五”创新共同体大学的逻辑与探索

“大学的使命是发现知识、传播知识、服务社会。创新是大学使命的核心,创新的竞争已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大学进入学习共同体、学术共同体、创新共同体“三体融合”新时代。”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研究中心主任王茤祥认为,创新共同体大学不是学习共同体大学、学术共同体大学的简单“形变”,是一类“质变”的大学新类型,是以大学使命演进为牵引,以大学学科进化为基础,以大学制度升级为保障的重大变革,将对大学内在结构和外在关系产生全方位的影响,是实现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创新创业教育要解决“创新创业人才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支撑这些能力需要什么样的知识、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教学才能很好地传授及应用知识、什么样的师资才能承担这些教学工作、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来支撑这些工作”等关键问题。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是“有核无边”,融合性的学科是基础,复合型的课堂是支撑,多元化的师资是动力,稳定性的资源是保障。

培训期间,学员们与专家积极互动,深度交流,并围绕“十四五”新时期如何把握高校在新时代的定位;如何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如何更加深入地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形成新的发展机制和模式;高校如何适应数字化转型;如何推进评价制度的改革,以及地方高校改革如何契合区域行业产业发展等话题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和研讨。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