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深冬,寒气逼人。足可不出户,研能一线牵。12月4日下午,在青岛市地理教研员王志先老师、崂山区地理教研员邢智慧老师的组织下,青岛市初中地理学科“基于乡土乡情的初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研究”暨“地理综合思维培养教学研讨会”网络研讨活动,在崂山举行。全市800余名初中地理老师齐聚云端,见屏如面,让网络教研“燃”了起来。本次活动在崂山三中宗聪老师的主持下顺利开展,活动中既有生动鲜活的教学展示,又有高屋建瓴的专家点评与交流,思维碰撞、智慧互生。
课堂展示
课例1:“青春而不青涩”
第一节课,是由崂山区育才学校王怡旖老师带来的八年级上册《工业》。基于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王老师将本节课分为“工业的概念和分类”、“工业的分布”、“高新技术产业”及“走进身边的工业”四部分。课堂以学生调查汇报展示为切入点,通过地理实践、亲身体验的方式,使学生对工业的概念及分类有了清晰的认识。而后,王老师根据学情精心设计,层层递进,通过图文及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堂上,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辩,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得到充分挖掘。课堂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课堂最后王老师再次通过地理实践的方式,引领学生走进身边的工业,感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实际应用,让学生真正“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整节课聚焦地理核心素养,并贯穿始终。
课例2:“简约而不简单”
接着,崂山区实验初级中学崔丽丽老师进行了《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的课例展示。课例立足课标,有效整合教材,以因地制宜地理思想为主线,从空间、时间两个维度探究区域农业产值结构与产业布局。案例探究《三江平原的变迁》通过该地农业发展变化,使学生充分意识到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生产力,农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将整节课推向高潮。崔老师的课堂采用“问题导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学重心始终定位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突出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地理素养的提升。
互动交流
活动的第二环节,由崂山区“5+1”小组的两名成员由淑红老师和王淑芬老师对两堂公开课分别进行了点评。
崂山区第三中学由淑红老师对王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由老师认为《工业》一课教学目标精当,契合课程标准要求,明确了该“引领学生到达哪里”。整个教学设计紧扣学习目标,通过自主学习、互学互究等方式在帮助学生“到达目的地”的同时,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王老师还充分重视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地理实践引领学生发现地理问题、搜集信息、关注家乡发展,是一节基于地理课程标准下开放的地理课程。
崂山区第十中学王淑芬老师从“教学设计与课程标准的完美结合”及“教学活动”两方面点评了崔老师的课。王老师指出,本节课以东北地区为背景带领学生学习了区域农业的发展,教学设计与课程标准要求完美结合。特别是在学习“东北地区的农业分布”时,崔老师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图例、绘图的方式,运用海大云平台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了展示与交流,使学生既掌握了地理知识、运用了地理技能,还切实领悟了因地制宜的科学发展观。王老师还指出,在教学活动中,崔老师注重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系统化,关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贯穿教学始终,是一节师生有效互动的理想课堂。
总结指导
活动最后,市南区地理教研员韩强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与总结。韩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教师所展现出来的专业素养,并对这两节公开课都给予了高度评价。韩老师认为,两节课都体现出了基于学生实际开展学习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地理综合思维力的培养,通过课件学习与学案学习相互支持的方式,运用各种地图、分布图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启发式教学、合作探究贯穿两节课始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同时,韩老师还指出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比学习的方法及学生因地制宜理念的养成也很重要。
最后,韩老师希望老师们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与交流,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地理实践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切实落实地理课程标准理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学习质量的提升。
线上观摩
此次活动虽然是线上教研,但各区市地理教研员积极组织教师观看直播。活动后,各区市教师纷纷交流学习后的感悟与心得。
全市地理齐教研,共筑才俊展英姿。此次教研活动为全市地理教师提供了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推动了教师专业成长,相信在今后的地理课堂教学中,与会教师必将继续改革与创新,共写地理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