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青岛市关于推进学前教育联盟办园工作的指导意见》,市南区在全市率先制定并发布《推进学前教育联盟办园工作方案》,其中各项指标均高于市级工作目标,100%的幼儿园参与多种联盟,实现联盟办园全覆盖,开启“幼有善育”新时代格局。
各联盟通过“资源共享、管理共融、师资共育、文化共建、课程共研、发展共赢”的方式,逐步形成了“办园条件同改善、园务管理同规范、队伍建设同赋能、保教质量同提升”的“四协同”发展机制,很多幼儿园在联盟办园的指引下,晋升为山东省一类园,步入青岛市优质园行列。
“优质公办园+分园”模式
2011年,市南区开始实行“优质公办园+分园”模式,经多年实践,已形成可借鉴经验及推广价值。以市南区延福花园幼儿园和延吉路分园为例,依托市南区实验幼儿园的创造教育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模式,于高位起航,为周边适龄幼儿提供了优质普惠的学位,并优先满足小区内幼儿就近入园。先后被评为“省级示范幼儿园”“青岛市十佳幼儿园”“青岛市示范幼儿园”“青岛市示范家长学校”等荣誉称号,迅速赢得了社会声誉和家长口碑,树立了市南区“创造教育”品牌。
经验一:文化共融巧引领
建园初期,市南区实验幼儿园充分发挥省级十佳园优势,专门成立骨干团队,通过实地指导、专题研究、座谈交流等形式,指导延福花园幼儿园和延吉路分园继承和发扬创造教育文化,并从文学创演和建构游戏入手,因地制宜形成个性化特色,实现文化的共生共融。
经验二:课程共建促发展
延福花园幼儿园和延吉路分园不断完善和延展创造教育课程思路,联盟园之间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同步开展课程研讨活动,先后研发了创造思维发展、涵养文化、一班一品等特色课程,使创造教育课程内容不断充实完善、升级迭代,打造了创造教课程3.0版本。
经验三:教研共行强队伍
在课题研究中,延福花园幼儿园和延吉路分园教师凭借实验园研究东风,积极参与国家级“十三五”课题《创造教育视野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与策略研究》。聚焦教师队伍发展的实际问题,通过互动研讨、头脑风暴、半日观摩等形式,形成了富有创造教育特色的教师培养模式和培训课程,为联盟办园的可持续发展积蓄能量。
“优质公办园+小微园”模式
市南区自2017年开始着力打造“园小、价廉、质高”的新时代小微园发展模式,以市南区成武路幼儿园和台西五路幼儿园为例,先行先试联盟办园发展共同体,量身打造“菜单式”发展模式,聚焦管理短板和发展瓶颈,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原来仅2个班的幼儿班,经过多年针对性打造,转型为“小微园”,今年联盟办园凸显成效,如今已荣升青岛市示范园,成功进入市优质园行列。
经验一:互联互通细化指导
联盟建立之初,经多次沟通和研讨,在分析发展优势,了解文化特色、共享管理规范的基础上,精心研制联盟发展菜单。针对存在问题,主体园通过“定时、定点、定位,定人”指导策略,开展共建共享活动,通过对岗互学、对口指导等方式,优化各环节的过程管理,不断促进联盟园各项管理工作,规范优质发展。
经验二:资源整合提升质量
联盟园按照整体联动、充分共享、个性发展的原则,共享电教设备、课程文化、玩具场地等资源,并通过园长对话、圆桌会议,制定小微园晋升示范园的时间表,落实行动措施和责任人。通过课程交流、环境展评、早操观摩、领域教学等方式,使联盟内教师素养得以迅速提升。借助档案管理交流、防疫专项研究等活动,实现了联盟内办园理念和管理思路的共享共生,进一步满足了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