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媒体网站聚焦“青岛市政府从2020年9月1日起,统一出资为在青23所高校(不含军校),约39万名学生购买高校校方责任保险”一事,充分体现了青岛市政府“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的民生情怀和施政理念,为助力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创新引领、智力支撑、人才保障和安全环境,竭尽全力打造校园安全蔚蓝色天空的胆识、魄力和担当。
一、厚植教育情怀,用“校方责任保险”筑起全方位“防御堤坝”。
为所有在青高校购买校方责任保险,是青岛市政府继2007年为所有公办和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统一出资购买校方责任保险以来的又一重大校园安全举措。特别是2018年以来,市教育局党组厚植教育情怀,积极践行全面构建政府、学校、家长三位一体的保险保障理念,形成了多险种、全覆盖的校园安全“防御堤坝”,主动聘用北京联合保险经纪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作为市教育局的风险管理顾问和保险经纪人,专门从事校方责任保险案件处置与协调工作,形成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参与的保险保障体系,通过常态化保险保障有效解决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经济损失和矛盾纠纷,更好地保障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为青岛构建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和人才资源持续创新发展保驾护航。参照青岛市中小学校园方责任保险的模式,高校校方责任保险将继续延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行、规范管理”的模式。市教育局安全管理处作为高校校方责任保险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负责管理高校校方责任保险的承保、理赔服务工作。高教处、基教处、职教处等相关业务处室协同配合,积极搞好跟进指导服务工作。自此,由政府统一出资购买高校校方责任保险,转嫁高校办学过程中的经济赔偿责任,为在青高校的安全托底,彻底解决了学校后顾之忧。
二、善成德政之功,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全领域“全员覆盖”。
青岛市教育局秉承“善成德政之功”的理念,把每一名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通过多年来,积极对接北京联合保险经纪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作为风险管理顾具体承提保险服务工作。目前,校方责任保险已覆盖174万名在校学生。从校方责任险实施运行 13年的过程中看,已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在预警学校安全工作、处理学校意外突发事件等方面凸显了积极的作用。此次高校校方责任保险的保险费,由政府统一出资购买,学校不必再另行购买。高校附加无过失责任保险的保险费,由学校自行筹措资金自愿购买,不得向学生收取。在青高校及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全日制学生,(含民办学校,不包括外国留学生和在职研究生),在青23所高校(不含军校)约39万名学生。高校校方责任保险主要保障学生在校园内或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因校方未履行职责或因疏忽、过失造成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依法应由学校承担责任,给予学生全部或部分经济损失赔偿,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具体保险责任涵盖了《侵权责任法》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及学生在劳动实践和学生实习过程的实习责任风险。每人每次事故责任限额 150万元;每所学校每次事故责任限额 800万元;每所学校每年责任限额 2000万元;每人每年精神损害赔偿 15万元;学生实习过程中造成的第三者责任限额 20万元/年,免赔额 500元;每人每次事故绝对免赔额 200元。
三、牢记初心使命,全力打造青岛市校园安全的全视角“蓝色天空”。
安全育人是教书育人中的重要一环。这几年,青岛市教育局新引进大学的步伐一直在继续,为了解决高校的实际困难,青岛市政府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统筹协调解决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和学生毕业留青的具体工作方案,让驻青高校和毕业学生,成为青岛市人才资源创新和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但高校校园安全工作更加繁重,而学生的意外伤害事故处置,又是教育发展中的瓶颈。青岛市教育局牢固树立大教育观,大安全观,大统筹观,敢为人先,协同管理,率先建立完善在青学校学生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机制,维护校园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证校园和谐稳定。可以说,校方责任保险为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进一步提升青岛高等教育规模和实力、安全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青岛经验”。实践证明,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基本手段,建立多元化的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分担机制,充分发挥保险在学校安全风险防范方面的功能与作用,有利于预防和妥善化解各类校园伤害事故的责任风险,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有利于推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利于保障广大在校学生的权益,使受伤害学生能够得到及时救助;有利于妥善解决学生伤害事故,避免经济纠纷,解除学校、家长的后顾之忧。青岛市此举赢得教育界和高校师生及家长的欢迎与肯定。许多校长认为,由政府统一为所有驻青高校购买校方责任保险,这是继2007年青岛市为所有公办和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统一出资购买校方责任保险以来的又一创举,体现了青岛市政府的远见卓识和为民情怀。高校校方责任险在转嫁学校教学风险、辅助政府加强公共管理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影响深远,也创造了青岛校园安全的“青岛样板”、“青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