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第二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公布,全国9大领域的50位青年科学家经层层选拔,脱颖而出,每人将获得腾讯基金会总计300万元奖金,并且可以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值得骄傲的是,该奖项“天文和地学领域”的获奖者李婧是土生土长的“青岛嫚”。
1
“青岛产”的女“学霸”
李婧1977年出生于青岛,初中、高中均就读于青岛二中,现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公开资料显示,李婧致力于面向天文应用的太赫兹高灵敏度超导探测技术研究,在空间天文应用太赫兹超导混频、大规模阵列超导探测器芯片和单片集成三维谱仪等多个方面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曾获得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并荣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9月25日,获奖名单一经公布,李婧所在的初中同学群就“炸锅”了,大家纷纷留言表示祝贺。青岛二中原教师吴大刚曾任李婧初中三年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提起她,这位资深教师表示印象非常深刻,说她从小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李婧是个典型的好学生,学习认真扎实,特别勤奋,成绩一直稳定在班里前几名。”吴大刚说,“但她又不是个‘书呆子’,初中三年都是语文课代表,除了理科,文字水平和文学素养也很高,整体素质非常好。”
这样的评价在李婧的同学们那里也得到了印证。在他们的评价里,李婧聪明好学、踏实务实,成绩一直很好。
2
性格开朗的“全能”学生
李婧的成长经历打破了人们“‘学霸’只会学习”的偏见。在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积极主动”“乐于助人”“组织能力强”等关键词围绕着她。
时隔近三十年,吴大刚对两件事印象依旧深刻。
第一件事是,当年校运动会上,没人报名参加中长跑的时候,是李婧主动站了出来。“她其实也不擅长中长跑,但是她没有退缩,从报名开始就每天在学习之余主动练习,我经常看她在操场上跑步。”吴大刚说,“她就是这样的性格,不服输、能吃苦,做什么都能坚持。”
第二件事是,这场运动会前,吴大刚因病住院,所有相关活动的组织都需要学生自主进行。李婧作为班干部,担起了组织协调的任务,她不仅积极参与班委工作,为开幕式方队借来海军衫作为统一着装,引起了全校“轰动”,还带领同学顺利完成了各项比赛。那次运动会,在李婧等班干部的组织下,班级取得了全校第三的成绩,也让吴大刚进一步看到了李婧除了学习之外的更多闪光点。
对于李婧的同桌隋峻来说,李婧的形象也与乐于助人分不开。他说,作为同桌,李婧经常在学习上与自己交流,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给他一些指引。
3
科学探索奖,青年科研人员的“殿堂”
李婧获得的科学探索奖是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支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的、45周岁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公益性奖项。2020年科学探索奖获奖人体现出极高的“含金量”:总共收到1200多位青年科学家的申报材料,经过初筛、初审、复审、终审四轮评审,产生最终获奖名单,申报人与获奖人比例约为25:1;50名获奖人中的48人拥有教授或同级职称,38人有海外一流高校、研究机构学习或工作的经历。
该奖由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与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携手杨振宁、毛淑德、何华武、邬贺铨、李培根、陈十一、张益唐、施一公、高文、谢克昌、程泰宁、谢晓亮、潘建伟等知名科学家共同发起,覆盖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天文和地学、化学新材料、信息电子、能源环保、先进制造、交通建筑、前沿交叉等9大领域。奖项启动资金由腾讯基金会资助,每年优中选优,获奖人数不超过50人,奖励金额为每人300万元。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科学探索奖不断扩大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着眼未来的理念,也让奖项得到了顶级科学家们的热忱参与和支持。今年,在奖项的提名、推荐、评审过程中,超过800名“两院院士”参与其中,仅在提名推荐阶段,就有13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得主和100多位发达国家的院士参与,体现了奖项专业性和权威性的提升。
做出色的社会科技奖项,助力最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攀登科学高峰,助力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是科学探索奖的追求。科学探索奖联合发起人、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表示:“我们选拔出的这些年轻人,我相信有相当一部分,未来能够脱颖而出。我们的工作,对科技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长远的意义。”马化腾也表示,期待科学探索奖可以长期支持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科学家潜心探索、献身科研,希望将来在他们当中诞生科学大家,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做出突破性的贡献。”据悉,未来科学探索奖还将为青年科学家搭建跨学科互动交流的平台,举办重大主题的学术报告会、研讨会。受资助期间,获奖人将按要求向评审委员会定期提交年度科研进展报告,并担任科学传播大使,定期出席必要的公益活动和科普活动。
今年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将于11月14日在北京举行。届时,50位获奖人将公开亮相,众多国内外科学家代表也将应邀出席,共同见证这一荣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