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入学测试全校排名800名开外,全班48名;英语26分,全班倒数!
三年后,中考成绩327.5分,全班第7名,英语115分,如愿考入青岛二中!
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但青大附中“励志小子”陈梓源却用3年1000多个日子的努力,把这样戏剧性的“逆袭”剧情变成了现实。
48→44→33→23→33→21→19→14→11→11→8→11→22→7→7→13→8→7这是初三3年陈梓源参加的所有大型考试取得的班级排名,从全校“垫底”到考入青岛优质高中,来自青大附中2017级2班的陈梓源,实现了一次人生的逆风翻盘!
中考成绩如此傲人,“励志小哥”还有点遗憾,因为327.5分的中考成绩距离他的考前目标340分“相差甚远”。之前英语单科曾2次拿到过级部前5,最后的115分在他自己看来同样“不大理想”。
今天是青岛二中高一新生到校领取录取通知书的日子。一大早,校园内小学霸云集,其中不乏考出340分以上优异成绩的“学神”级人物。夹在一大群成绩、履历均鲜明耀眼的同龄人当中,毕业于青大附中、中考成绩比录取分数线高出3分的陈梓源可能不是最亮眼的那一个,但一定最励志的那一个。从初入青大附中的瞠乎其后,到名列前茅,陈梓源的初中三年,是不言放弃的三年,是绝地逆袭的三年,更是赋能成长的三年。
一人搞定入学全流程
“谢谢”“请问”挂嘴边
今天早上7时30分,距离正式入校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陈梓源和妈妈秦玉萍已经赶至二中门口。按照当天入学流程,学生和家长需依次完成领取录取通知书、到礼堂开会、办理校园卡等工作。“妈妈,我去拿录取通知书,办校园卡,你去开家长会吧。”与部分同学选择和家长一起领取录取通知书不同,陈梓源眼见现场人山人海,立刻决定跟妈妈“兵分两路”,让妈妈先到礼堂里凉快一会。
秦玉萍简单叮嘱几句后随即放心离开,陈梓源站在领通知书的队伍中耐心等候。当天气温高达31℃,没一会工夫,陈梓源的刘海就被汗水打湿粘在额头上,但他一直不急不躁,一会跟偶遇的初中同学热情打个招呼,一会又“自来熟”地跟记者小声聊聊天。经过耐心等候,终于从青岛二中数学老师朱军手中拿到自己心心念念已久的录取通知书,这个一直微笑的小伙子开心地一咧嘴,露出了8颗牙齿。
“考得不错,祝贺你。是什么时候把二中当做目标的?”朱军在大致了解到陈梓源逆袭考上二中的过程后,眼中露出赞许。陈梓源说,自己从初一第一天起就想到二中读书,并且坚信通过努力一定能达到这个目标。“希望你带着这种心态也在二中度过三年,三年后你一定会达到自己的新目标。”朱军欣慰地拍了拍陈梓源的肩膀,为他加油。
“学长好,请问征订单在哪领?”“好的,谢谢”……在随后办校园卡、领校服征订单的过程中,记者听陈梓源说得最多的就是“请问”“谢谢”。在了解了如何办理相关手续后,他会主动向一脸迷茫的同学介绍情况,阳光开朗、灵活独立、热心肠,是记者作为一名旁观者对陈梓源的第一印象。
从第48名到第7名
他三年交出励志答卷
语文103.5分,数学109分,英语115分,尽管陈梓源的中考分数在青岛二中新生中不算佼佼者,但这份成绩单上积攒了他比别人付出的更多的汗水。从入学时班级排名48名,到中考成绩全班第7名,陈梓源这条精彩逆袭之路走得并不容易。
进入青大附中后,陈梓源被分到了2班,因为小学时参加课外活动太多,成绩不太理想,但班里活跃融洽的气氛,让他毫无压力地融入了新集体。“刚上初一,妈妈很认真地跟我谈了一次话,告诉我学习是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妈妈的话在陈梓源心中扎了根,也让他真正开始意识到,如果要考上自己的理想学校青岛二中,除了努力没有其他方法。从那天起,陈梓源就像变了个人,上课全程跟着老师走,积极回答问题,有任何疑问都会请教老师或同学,在校完成当天作业,回家后自己找练习题反复琢磨,俨然成了同学眼中的“刷题机器”,“我觉得学习就得多练习,熟能生巧嘛。”从48名,到44名,到35名,再到23名……成绩一点一点地提升,陈梓源越战越勇。
陈梓源在学习中并没有单打独斗,好人缘的他很快找到了5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集结成班里赫赫有名的“神经病小组”——他们学起来很“疯狂”,同时相互帮助不允许任何一个人掉队。“今年居家学习时,我们为了相互督促,学习时都打开手机视频,一起刷题讨论,学习效率不错。”与部分同学居家学习没状态比,“神经病小组”组员们的成绩却实现了质的飞跃。
初中三年,尽管陈梓源经常沉迷学海泛舟,但并未一味埋头苦学,对于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他总是冲在前面,“我特别喜欢学校的氛围,也热衷于参与各种活动。”陈梓源告诉记者,他喜欢重金属摇滚,初中时仍在乐队担纲主唱、吉他手,青岛不少大型活动中都留下了他和乐队成员的身影。
老师难忘课前一杯水
挖掘潜力塑造大格局
谈起自己取得的成绩,陈梓源最感谢的是自己的老师,无论是语文老师王婷的知性温柔、认真负责,数学老师谷艳波幽默如二人转似的讲课风格,还是班主任、英语老师李茜的细致耐心,都给他带来了十足动力,“老师们总是说不会放弃任何一位学生。”
提到自己的学生,李茜最难忘的是陈梓源每天早晨都会主动为自己倒一杯水。“他是一个很容易亲近别人的孩子,他喜欢哪个任课老师,哪一科学起来就特别有冲劲,也懂得感恩。”融入班级后,基于对李茜的感谢,陈梓源每天都给她倒一杯水,一倒就是三年,最后一天上课时,他给李茜杯子上贴了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老师,这是我给您打的最后一杯水了”,看到纸条,李茜眼眶红了。陈梓源三年来的点滴进步,李茜都看在眼里,当他初三时正式告诉自己想考二中时,李茜还是忍不住在心里捏了把汗,“以他当时的成绩来说,考二中是有点悬的。”但李茜不动声色地鼓励他大胆追梦,同时也和同事们继续为孩子们的梦想护航,“毕竟每个孩子都有无限可能。”在青大附中,老师们除了日常教学外,课间排序义务辅导学困生早已是一种传统。
不抛弃任何一个学生
课间义务辅导助学困生“逆袭”
2019年3月,《青岛市教育局贯彻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实施基础教育“十大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正式公布,明确提出减轻初中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更加关注初中学业后30%的学生发展状况。政策要求如何落地?青大附中校长张凤瑛有自己的思考和探索。看到学校一名入学分不清应该用you are还是you is的学生,中考英语取得115分的好成绩,并且成功圆梦青岛二中,张凤瑛倍感欣慰,也为自己的探索吃了颗定心丸。在她看来,新中考改革主要目的是减负,整体提高学生素质水平,而青大附中“彼此成全”的教学理念,正与之相契合。“我们不会放弃每一名学生,充分尊重个体快慢不同的发展节奏,相信每个孩子潜力无限,通过多种途径、方法最终可以把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张凤瑛说,初中教育不能只立足于中考考的怎么样,孩子的发展,短期看成绩,中期看兴趣,长远看格局。对学校来说,最根本的任务是把不愿意学习的孩子变成爱学习的,“推动拉动不如主动,引发促发不如自发”,只有这样才能帮孩子拥有未来人生的大格局,而这个过程靠的是教育的科学、艺术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