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好的家庭、好的家教、好的家风,让人受益,催人奋进;好的家教故事、好的教子方法、好的言传身教,让人学习,给人启迪。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建设美好家庭,讲好家教故事,展现家长智慧,助力家校共育,青岛市教育局特别推出“家教好故事”系列专题,每周不定期选出若干篇家教好故事优秀文章,供大家学习分享。
忠孝仁爱显人品,勤俭耕读展家风
青岛五十八中学生家长苏彩霞
家风即是家教,是一本多彩鲜活的教科书,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良好的家教是家庭给孩子的不可取代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仁义礼智信、勤孝谦与思,无论哪一种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让他们受益终身。
2020无疑是危机与挑战并存的一年,我也因这场疫情给孩子带来的延长假期,多了更多与儿子相处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当然会有矛盾有争执,但更多的是理解与体谅,在与儿子这段时间的磨合中,我渐渐开始思索并一点点懂得了家教的作用。
从小,我就是个像男孩子一样的性格,别的小女孩还在研究今天该穿什么色的小裙子的时候,我就已经会爬墙上树了。可是我的父母却并没有像其他很多父母一样,觉得这样不够合群,要求我和其他小女孩做一样的事,相反他们鼓励我去做我想做的事,探索一切我感兴趣的未知事物。记得2000年的时候,我在单位的月薪是1200元,在那个年代已经属于高薪,可是我却觉得这种一眼望到尽头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我思来想去,决定去创业,当时我身边的人都很不理解,觉得我放着铁饭碗不要而去冒险创业是件很荒诞的事。但当我把我的想法跟我爸爸说了之后,我爸爸很淡定的说,如果你想好了,那么就按你的想法去做吧。我妈妈也默默地把她攒了半辈子的“私房钱”——二万块钱拿出来交到我手上,跟我说,拿去闯吧,就算都赔了,回家也有饭吃。我一直觉得能在这样的家庭中,得到这样的支持是一件很幸运也让我很受益的事。所以我对儿子也是这样,我会尽力支持他去做他想做的事,让他在我所能给予的范围内获得最大的探索权与自由。他现在十六岁,自己的世界已经渐渐成型,却没有因为我给的自由而放纵自己,反而他的沉稳和成熟有时候甚至会超过我,我想,这应该就是我们家庭教育的一点点成功吧。
在我的记忆中,我父母对我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特别的孝顺,我和姐姐从小虽然并不是那种听话的孩子,但是对父母的吩咐向来是第一时间去做的。父母教训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不会逆反,因为我们能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对我们的爱,哪怕方式有时候会有问题,但一定是为我们好。可能真的是一代代传下来的习惯,儿子从小也表现出了极孝顺的特点,他会主动去喂得了病、只能躺在床上的老姥姥吃饭,陪她说话,也会主动要求带姥姥姥爷去吃好吃的。我相信这是潜移默化,他在这个家庭里长大,不知不觉就传承了这份美德。
如果说孝顺仁爱是我带给他的一种传承,那么他所表现出的坚韧与勤奋我相信是来源于他爸爸。2011年,IT行业开始萎缩,我跟他爸爸不得不考虑转行,经朋友介绍,买了4台混凝土输送泵开始正式进军工地“搬砖”。他爸爸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又跟电脑打了十几年的交道,对于这种机械类的可谓一窍不通。但是机械一旦进入建筑工地,各方面都要协调好,不可能因为一个环节没处理好,就让其他环节都等着。那段时间,他爸爸吃住都在工地,大冬天的喝着冰凉的矿泉水,穿着军大衣蜷缩在车上,有时一天都睡不上3、4个小时,就这样,不到一个月,机械的使用及维修他全部都学了个明白。那个时候,孩子刚好在小学三、四年级,开始懂事了,看着他爸爸日日夜夜的忙碌,虽累虽苦却没说过一句放弃,不知不觉地自己在学习上也开始努力,不用我们监督都能自觉地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他的成绩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突出优秀的。我觉得,在这件事上,他爸爸的身教早已远胜于言传。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不论是多么辛苦多么枯燥的事,只要他决定去做就会坚持做完。疫情期间,大家都在家里上网课,这尤其考验学生的自制力。但他从放假那天开始,就让我设定了早上6点钟的闹钟,早上只要闹钟一响,立马起床,简单洗漱后就开始了一天的学习。偶尔我会心疼,想让他多睡一会儿,悄悄把闹钟关掉,他起床后就会说明天一定要准时叫我。每天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学习,他都能做到精力集中,在上网课期间从未随便离开书桌,吃零食喝水之类的也根本不存在,真正做到了跟在学校上课无异,每天的作业几乎都能拿到优秀。最令我自豪的是,在清明期间的居家考试中,作为一个曾经的语文短板生,竟然做到了除了作文之外无一扣分项,我想这跟他的自我要求严格及对待自学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家教如丝丝春雨,无声无息却润物万里。从小说,它是一个家庭奏章的总基调,拥有着亘久而磅礴的力量,影响孩子的三观,陶冶孩子的性情,丰盈孩子的灵魂。放大来看,它也是社会发展的总前提,只有每个家庭都建立起良好而有特色的家风家教,我们这个国家才能在这个波涛汹涌的时代下乘风破浪,谱写属于我们的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