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大山,辗转20多小时,滔滔乌江水旁、山脊环抱的贵州省德江县桶井乡西流水希望小学,是张承香此行的目的地。这已经是她第二次来到这所2000多公里外的山区小学支教。
作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小马支教团第十批来到西流水希望小学支教的志愿者,张承香回忆起初次走进西流水的情形,依然印象深刻,“这里的山看着像把锁”。
“第一次来德江,我们一路上看到的,除了山还是山,踏进学校大门,四周也只有山。”张承香说,那是她第一次体会到了被山“锁住”的迷茫,真切地感受到了山里的孩子对大山之外世界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望,“当时我就想,我来对了”。
从海边城市走进山间村小,6年时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团委组建的小马支教团,先后组织了11批、53名青岛青年志愿者踏上黔贵大地,走进深山里的希望小学,传递海滨青年在山区里的支教接力棒。
用“心”,解开陈旧观念的绳锁
“我的班里有好几个学生常常旷课,有个孩子甚至一个多星期没来上学。”第二批来到西流水希望小学的志愿者孙采妮说,这是她刚到西流水时最发愁的事情。
因为山里通信条件不好,孙采妮时常会走1个多小时的山路找孩子,去到学生家里做家访。
“屋外在下雨,屋里也在下雨,每个房间都黑得什么也看不清。”孙采妮说。每次去家访,除了一些孩子的居住环境让她深受触动,当地家长的很多话,也总让她备受打击。
“大部分孩子家,只有爷爷奶奶在家里,我问老人,这孩子为啥不去上学,孩子爷爷说,‘他自己不去,不去就不去吧,不去就下来干活儿,在家里砍柴’。”
孙采妮走访了很多家庭,也向当地的老师了解过,她发现,在乡村里,这样的情况还有不少。“但也不能让这些孩子,一辈子在家里砍柴呀。”孙采妮红了眼眶,她不忍心就这样放弃。在她看来,教好每个孩子,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她来到大山里的初心。
“我还记得,当时我劝了很久。和当地的老人说话时,老人的一些土家族方言我听不太懂,但很幸运,孩子爷爷最后答应我,会看着孩子去学校的。”那是孙采妮从未有过的喜悦。
“当务之急,就是改变理念。”孙采妮在自己的支教日记中写道,“山路锁不住有理想的人,对山区学生来说,是仍然存在的陈旧教育观念,困住了很多孩子。”
带来新知识,留下好习惯
王涛和孙采妮同是第二批来到西流水的志愿者,“5年前在这里支教的时候,我教的孩子们是二年级,我曾经和他们约定,等他们小学毕业的时候,我一定来看他们。”时隔5年,王涛带着新的志愿者,再一次回到了这里。
在王涛支教的那年,他所带的班级,以数学考试平均78分的成绩,远超县里平均分。
“努力没白费。”这是王涛对自己教学成绩的赞许,但他的目标远不止此。
隔着窗,王涛向记者介绍,“黑黑瘦瘦的那个,是我的学生简军海”。这个曾经经常不写作业、令王涛非常头疼的孩子,如今长高了不少。
王涛说,“简军海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学生。有一次班里只有他一个人没写作业。他说每次回到家里,就写不出作业。我看他也很自责,就没有批评他。后来,我试着帮助他去改变习惯,他每次总能在学校里写完数学作业再回家,成绩也提高不少。”
“即便我们离开这里,他们也依然热爱学习。”这是王涛和他的志愿者伙伴们共同的期盼。
“我班上的简红兵,是个看起来不那么合群的孩子,小小的年纪,每天中午吃饭都可以吃两大饭盒的米饭。”在西流水希望小学的学前班,这个有些特别的学生,引起了志愿者黄爱茹的注意。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走过崎岖泥泞的山路,黄爱茹走进了这个孩子的家。
“一个像是烧焦了的黑乎乎、矮矮的房子,门厅正中间明晃晃放着一口奶奶给自己准备的棺材。”黄爱茹回忆道,那天她几乎是一路流着眼泪回去的。
她至今都记得,在屋子里,简红兵那张清楚到有些刺眼的板凳床上,只铺着些稻草和一张破旧的床单。
通过志愿者的支教接力,变化悄然发生在简红兵和很多山区孩子的身上。
如今,张承香接过了黄爱茹的接力棒,成为简红兵的老师。张承香说,现在的简红兵,除了每天中午依然可以吃两大饭盒的米饭,还成了班里最爱问问题的学生。
用“爱”,开启留守儿童的心锁
“倾听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大。”这是一年多支教生活留给志愿者胡馨的感受。
“这里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很多时候,孩子们的心事不知道跟谁诉说,他们和城市里上学的孩子一样,有很多成长的困惑。比如:爸爸妈妈吵架了在闹离婚;收到了情书该怎么回应,等等。大多数孩子家里只有老人照看,没办法理解孩子们的想法。很多时候,支教老师当起了孩子心事的倾听者。”胡馨说。
四年级的小水(化名)是她印象最深刻的学生,“这个瘦弱的孩子是个懂事到让我心疼的小姑娘”。胡馨的手机里,到现在都保存着很多小水的照片。
胡馨告诉记者,小水的父母离异之后,孩子爸爸一直不让她和妈妈联系,“她抹着眼泪,偷偷告诉我,她很想妈妈。我常常和她聊天,听她讲家里的事,用我的手机让她和妈妈视频通话”。
“如果有个朋友在远方,他们会更愿意走出大山。”胡馨说,志愿者用点滴的举动温暖每一个孩子,让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带留守儿童走出内心的大山。“志愿者们是老师,更是朋友”。
点滴的爱,让留守儿童的心锁悄悄开启。那年的端午节,志愿者们收到了一个学生送来的粽子。胡馨回忆,“他说,那是最好吃的肉粽子”。在粽子叶上,孩子悄悄留下了一句话:“谢谢你来到我的生命中,和我做朋友——杜小康。”
“支教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孙采妮总是觉得遗憾,支教的日子太短,自己做的,还太少。
“那年我去的时候是冬天,但很多孩子早晨来上学时都穿着单薄的雨鞋。我问他们冷不冷,他们都说不冷。但每次在外面站队的时候,他们都会左脚搓右脚,右脚搓左脚。”孙采妮回想起这些画面,至今仍然觉得心酸。
“我知道,很多孩子都是因为家里没有钱买冬天穿的鞋,才不得已穿雨鞋的。很多孩子的手上都起了冻疮,可能是因为每年冬天都会起,孩子们都显得并不在意。但我真的不忍心再看到他们一个一个肿得像小馒头一样的手。”孙采妮把这一情况反映到支教团,学校很快组织了捐赠。孙采妮说,“我永远忘不了发手套那天,孩子们开心得手舞足蹈,向别人展示着自己的新手套。”据介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自发起赴贵支教团以来,连续6年坚持组织青岛各界力量,向贵州山区捐款捐物。
团德江县委书记逯玮说,“志愿者在德江赢得了县乡群众的一致赞誉。他们充实了山区村小的师资力量,促进了当地教学质量的提高。志愿者的到来,也帮助我们引入了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和支持山村教育发展。”
“都说支教会上瘾。”在志愿者的队伍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去西部,去支教,只有零次和无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