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公里长的乡村小路上58岁的王金良
背着约10斤重的玫红色双肩包步行去35名学生家中收发、辅导作业
一天两趟每趟2小时
途径4个行政村、8个自然村风雨无阻
每天来回30公里,只为收发学生的家庭作业
王金良住在常山县辉埠镇双溪口村,是衢州市常山县宋畈中心小学
东鲁完小六年级的语文老师。每天早晨,
他生怕吵醒小外孙,轻手轻脚翻身下床,
拿下墙上挂着的玫红色背包——某次跟团出游的纪念品,
把桌面上的练习册整理平整,分好几次放进背包,
掂一掂,差不多10斤重。他脱下棉衣,仅剩一件加绒衬衫,
换上运动鞋,背好背包,出门了。
看了眼时间,正好5点30分。
王金良的玫红色背包巩持平摄
在常山县,村子之间乡道都是
硬化良好的水泥路或沥青路。虽然蜿蜒但很平整,
骑电瓶车或者开汽车其实更加方便。
但王老师选择了步行。“汽车不会开。
我会骑电瓶车,但几十年了我习惯了走路。”
农村留守孩子上网课比较困难
2月10日,因为疫情,常山县的小学开始网上教学。
在当地,农村小学的网课,学生大多都是在电视上
看提前录好的上课视频。
相对城市来说,偏远农村的网上教学更加困难些。
留守儿童的监管人大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他们大都不懂电脑,很多祖辈甚至不会用智能手机。
相对学校的年轻老师,58岁的王金良
对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也有些陌生。他不太懂电脑,
手机上改作业操作起来也不顺手。
开始上网课后,王老师很快发现,
每天班上都有十多个学生不交网上作业。他有些急了:
“再这样耽误下去,孩子们上初中后功课会跟不上。”
于是,他用了最“麻烦”也最让人尊敬的方式去收学生的每日作业。
一趟只要2小时,小伙子都很难跟上
王金良收发作业有固定的路线。35名学生分布在4个行政村,
在地图上呈不规则的环形,绕着4个村一圈走下来,
耗时约两小时。
“我这走路的速度,小伙子都难跟上,
但我做到了。这跟平时我坚持锻炼有关。”
王老师想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树立锻炼身体的好榜样。
王老师脑海里有一张清清楚楚的地图,学生住在哪里,
哪里是他们熟悉的地方,他一清二楚。
徐济邦家是王老师每天收发作业的第一站,虽然都在双溪口村,
但两家人却相距3公里左右。知道老师大约几点钟会到,
徐济邦会早早地站在门口等着。师生寒暄了几句,
王老师把作业本递到学生手上,然后挥手告别。
住在才里村的女生汪露
离王老师家最远,王老师要步行12公里才能到达。
“王老师太不容易了,每天都要走这么远,
我们都很过意不去。”汪露的妈妈吴丽芳说。
每次王老师来时,她都会准备一些水果和茶水,
早早等在家里。
王金良在家观看“空中课堂”
回到家后,王老师便打开电脑,
开始给学生上网课。课上完,布置好作业,
他也要做一遍,因为“熟悉每道题,
才能更好地给学生批改作业。”
下午3点30分,王金良背上双肩包再度前往学生家,
这次他是要去收取学生们完成好的作业。同样的路线,
同样耗时2个小时,王金良没有丝毫的厌倦和疲惫。
有时发现学生遇到学习困难,他总会停下脚步,
主动对学生进行辅导。
伴着落日余辉,王老师才能回到家里。
孩子们期待走出山村,不能亏待他们
自从开始到学生家中收发作业,王老师风雨无阻从不曾间断过,
途中也遇到一些“小状况”。
他还记得,那是一个下午,出门时还晴空万里,
收完作业离家还有3公里时却遇上一场大雨。为了不让学生们的作业本被淋湿,
他解开外套的纽扣,将书包紧紧抱在胸前,
在路边的凉亭避了40多分钟雨。“回家时全身上下都淋湿了,
但作业本还是好的。”提到这一点,王金良笑了。
那一天,他比平常晚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家。
“现在孩子们作业都完成得很好,我认为自己吃点苦很值。
还有两年我就要退休了,再苦也不能亏待这些期待走出大山的孩子。”
走着走着,冬天远了,春天到了
天亮得越发早,杨柳枝抽出嫩芽,
田里的水稻新插了秧苗,4月21日,东鲁完小正式开学。
“王老师,学校的大扫帚在哪里?”“王老师,今天中午分批吃饭怎么安排?”
“王老师,学生的午自习您先帮我盯一下。”……回到校园,王金良脚步仍未停——
他是校长,但他更像大管家。
每个学期,他的工作安排都能写满一个本子,
除了日常会议记录,红笔标记的地方还有
“校园除草”“劈破旧办公桌”“清理教学楼屋顶”
“某学生要营养餐”等细节小事。这样的本子,王金良写了80多本。
“他所做的点点滴滴都是为了学生,他为学生送作业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我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常山县宋畈中心小学书记、校长王保昌说。
六年级是学生们小学生涯的最后一站,王老师选择在非常时期
用最原始、最“笨”的方法,却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
收获实实在在的效果。
夜色已深,王老师一个人依旧静静地批改作业,
这位扎根乡村教学38年的教师,日复一日坚持着,
努力站好最后一班岗,只为不辜负孩子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