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惜!今晨,著名教育家,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首任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顾问陶西平先生在友谊医院不幸因病去世,享年85岁。
穿过漫长的岁月,我回来了,还是那颗头颅,还是那颗心……
1935年,一个战火连天的年份,陶西平出生在湖南益阳。走过反侵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艰难岁月,陶西平从童年走到了少年。1948年,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他考入了北京四中。
时至今日,北京四中仍然保留着他当年入学时,学生档案上的照片,照片上一个白衣少年面庞清瘦,眼光清澈。那年,他13岁。
新中国成立后,每个人都意气风发,一腔热血,陶西平也不例外。他进入了第一个初中俄语班,当上了初二联合支部的书记、高一学生会副主席,高二高三学生会主席。在抗美援朝期间,他甚至还申请去朝鲜战场,但因年龄太小,没被批准。
陶西平不仅学生工作做得出色,学习成绩更是十分优秀。高考前两个月,进入到学生自主复习阶段,陶西平每天带上两个烧饼,到北海公园念书。
1954年,他以华北五省一市文科状元的成绩顺利被北京大学历史系录取。但他十分谦虚,丝毫不以此为傲。
他说:“当时得第一名也没有任何掌声,没有人把状元当成多大的光荣。我是因为在四中碰到了名师。”尊师重道的陶西平至今还把四中一些老师的名字记得丝毫不差。
不幸的是,上了大学以后,陶西平生了病,因为家庭贫困,母亲一个人要养活五个孩子,实在无力承担,不得不休学。
1955年,他的病逐渐转好,20岁的他开始参加工作,成为北京市第九中学的一名教师。从此,他便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北京第九中学,陶西平体会到了当老师的乐趣,立志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
可是不久之后,就遇上了整风运动,接下来是反右运动,陶西平被发配到农村种地。但即使如此,陶西平也没有丧失理想。
之后,他又回到一所农村中学教书,因为老师少,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英语、俄语他都教过。经过一系列的运动波折,1978年,陶西平被调到一所重点中学教书。1979年,他得以平反。
刚得到消息的时候,他立即想起中学时代读过的土耳其诗人的诗歌:穿过漫长的岁月,我回来了,还是那颗头颅,还是那颗心……
“每个人都有时代的印迹,我比其他人经历了更多的挫折。失败是财富,之所以没有倒下,是因为在中学时代就树立了坚定的信念,可以迎接多种挑战。”陶西平回忆当年,条件非常艰苦,早饭是一个窝头和一点咸菜,中午是两个窝头和白菜,晚上两个窝头,一年吃一顿肉。但因为有理想、有信念,一点不觉得苦,都坚持下来了。
永不落幕的教育家精神,
为推动中国教育改革做出了突出贡献
改革开放之初,时任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校长的陶西平,借助系统论理论分析了学校内部管理诸因素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提出以整体优化思想对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进行整体改革。建立以校长负责制、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和教职工聘任制三位一体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实现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分配体制相协调的管理体制改革。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推广,为后来为全国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发挥了促进作用。
陶西平不仅具有前瞻意识,同时也具有实干精神。他既着眼于未来,也立足于当下。在担任北京市教育局长期间,主持推动了教育评价研究课题,在北京市研究的基础上,1990年成立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担任第一任理事长,并连续任15年。陶西平主持的关于教育评价的研究是较早将教育评价理论引入我国,并在教育实践中应用和推广的,对在全国教育评价研究的启蒙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主编的《教育评价词典》至今仍然是教育评价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文献。
1998年,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委托北京教科院及随后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执行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陶西平担任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时代特色、能力建设以及有效推进学校与地区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并促进优质教育与深化素质教育以及推动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地方与国家教育政策与规划等的研究,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近千所中小学中产生了深度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效果。促进了将“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研究”,是中方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于2000年8月签署的国际合作项目,是国内唯一具有签约授权的多元智能(MI)研究的国际合作项目,它先后被批准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五”“十一五”重点课题,陶西平是课题总负责人。这项研究参与广泛,在十一五期间,又从基础教育研究拓展到职业教育研究,对改变传统的人才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学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深化素质教育实践发挥了引领和推动作用。
从2003年开始,主持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督导评估中心参与的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研究。陶西平担任课题专家组组长。研究方向是区域教育现代化的途径,区域教育现代化的评价体系。对全国20个实验区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持续跟进研究并完成评估,为我国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做出了贡献。
陶西平先生积极参与促进中国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担任民办教育促进法起草领导小组成员,参与民办教育促进法全部调研、起草和宣传工作,2008年创建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担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首任会长,进行民办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改革与发展研究。发起成立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教育研究院。为我国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9年起陶西平先生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调研、起草,担任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教育公平组的组长,主持完成两万字调研报告。后担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组组长,进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试点的调研与指导工作,完成的《成都市以城乡一体化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报告,国务院领导充分肯定并批示加以推广。
此外,陶西平先生还长期领导与推动我国民间教科文交流运动。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曾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亚太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联合会主席等职务,搭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主办的“亚欧教育论坛”等重要教育国际交流平台,为推动我国民间教育国际交流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陶西平的名字与中国教育改革四十年紧密相连,他是中国屈指可数的教育实践家、理论家、引领者、领导者。《人民教育》2018年第17期曾刊登陶老一篇文章,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两年前、83岁高龄的陶老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以及中国教育改革方向的思考与判断,特此刊出,以表达对陶老的缅怀之情。
未来不再遥远
文 |陶西平
随着时代面临严峻挑战,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人们对未来、对未来的教育充满着憧憬和期望,对未来教育有着许多畅想。
对未来教育不同专家有着不同的看法。比尔·盖茨曾经说过:21世纪学校形态将根本改变。但也有专家说,如果将现在的人冷冻起来,100年后再使他复活,他到处好奇地观看,对周围的环境都不认识了,但是走到一个地方他说我认识,那是学校。就是说,现在关于未来教育和未来学校有着许多不同见解。
一种是理想主义。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技术都将发生巨大变化,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将使得教育包括优质教育的普及,以及学习包括终身学习的形式发生根本改变,学校将被更为广阔的平台取代,自主学习将成为主要途径。有人甚至提出将来可能在人脑中植入芯片,或者通过人工智能制造大脑,使知识和思维形式自动形成。
一种是实用主义。认为未来随着教育技术对教育的改变,将对应各层级和各学科的考试提供强大的助力,充分发挥技术对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作用,将改变应试的格局。
一种是批判主义。认为过分强调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将忽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促使人际交流肤浅,甚至造成视力减退、网络成瘾、网络犯罪。也有专家认为,互联网的应用将培养出精致的个人主义者或者愚蠢的下一代。
对未来教育从不同角度的种种推想,都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思考未来教育的发展。
对未来教育的关注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但未来教育与过去教育以及现代教育一样取决于三个重要因素。
一是时代变化决定未来教育。教育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科举制度的诞生、发展、演变以及消亡都与时代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同时期发布的报告,也都显现出时代的特色。1972年正是世界经济蓬勃发展时期,当时发布的《学会生存》报告充满了科学主义和经济主义,提出了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1996年,当世界经济已经消退至低谷、期待新世纪复苏时发布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充满了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提出了“四个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而在2015年,经济发展、社会包容性和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之间产生的矛盾,已经给世界带来了诸多危机,此时发布的《反思教育》报告明确提出教育不能单纯为经济发展服务,应当强化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能力的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因此,未来教育也不可能脱离时代的变化,必然会有浓重的时代色彩。
二是文化传统制约未来教育。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传统,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成为国家和民族教育的底色。未来与过去、现在一样,尽管教育的国际交流、借鉴、融合会不断增强,但是国家和民族自身文化的传承,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难以有统一的标准格式,未来教育是多元化的,未来学校是多样化的,不可能形成世界统一的教育形态,多元化仍然会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特点。
三是技术发展改变未来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教育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包括在线教学:慕课与翻转课堂;移动应用:平板电脑、自带设备与移动学习;教育大数据:学习分析、量化自我与学习管理系统;智能技术:虚拟助手、情感计算与人工智能;工程创新:3D打印、创客空间、物联网和机器人;交互技术: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自然用户界面等,都进入了教育领域,不仅推动了教育的普及,也促进了教育的改革。最近广泛受关注的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就是信息化的重要产物。随着技术进步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也会越来越深远。
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能深刻影响教育。
一是教育内容。从以知识、技能为主转向以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主。
二是教育方式。从死记硬背转向探究式学习,注重建构、项目学习、合作学习。
三是学校和教师功能。学校的边界被消除,更多的教育渠道形成;教师功能被解构,教师可能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四是教育评价。由于以上变化,有可能建立起符合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要求的教育评价体系。
五是教育困扰。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使用,也可能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法国国民议会在今年7月30日通过关于禁止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法案,今年9月1日起生效。
我们可以畅想遥远的未来教育,但更需要从现实出发,探索通向不再遥远的未来教育的道路。对未来教育的研究应当坚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未来教育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探讨适应未来世界发展变化的相对理想的教育。
未来是没有时间边界的,但研究未来教育应该有时间边界——我想中国的阶段性研究可以确定在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的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时间范围内。
未来是没有空间边界的,但研究未来教育应当有空间边界。中国未来教育的研究应该强调自身的特性,要对两个一百年期间,特别是至2035年的中国教育开展研究。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未来教育是在现实教育基础上通过教育改革逐步形成的。
中国不再遥远的目标应当把重点放在未来教育能够保证每个孩子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上。
一是实现普及与条件的协调。使基础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全部是在具备良好办学条件的前提下完成。有必要的设施,有开齐的课程,有合理的班额,有良好的师资,有安全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具有良好办学条件的学校里就读。不把普及与条件割裂。
二是实现个性与共性的协调。不片面强调共性教育,而忽视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也不片面强调个性化发展,忽视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有科学的合理的教育体系,能为每个人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基础。不把共性与个性割裂。
三是实现公平与选择的协调。创造良好的环境,形成良好的机制,既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又为国家科技和人文领军人才脱颖而出奠定基础。不把公平与选择割裂。
四是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为提高国民素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奠定基础。不把学校与家庭、社会割裂。
五是实现技术与实效的协调。要将先进技术融入教育的过程,实实在在地增强教育普及和提高的能力。
正如2015年9月15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全球首个15岁学生数字化技能评估报告——《学生、计算机与学习:促进彼此联系》中指出的:尽管信息通信技术(ICT)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越来越普及,但是这些技术并没有广泛应用于正规教育。另外,即使在ICT广泛应用于课堂的国家,ICT对于学生成绩的影响也喜忧参半。实际上,PISA结果显示,即使在信息技术教育投入巨大的国家,学生的PISA阅读、数学或科学成绩也没有显著提高。
这说明,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绝不是简单地将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加到互联网上,不是物理变化,而应当是化学变化。技术可以放大杰出的教学,但是再伟大的技术也不能代替平庸的教学。我们期待不把技术应用与教育实效割裂。
沃尔特·艾萨克森《乔布斯传》中说: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未来。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面对未来教育的理想,需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同时又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策略。走向未来的教育改革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艰苦的渐进的动态过程,充满着矛盾和困惑,充满着不同观点的争议,充满着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阻力,需要改革的担当和勇气,需要改革的决心和智慧。
普拉拉哈德核心竞争力理论提出一个公式,就是:R=G,即Resource=Globality,也就是资源来自全球。因此,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以开放促进教育水平的提升,共同探索并走向理想的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