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管“日本国民沧口小学”(即青岛市市立沧口初级中学前身)。
1946年1月,“青岛市市立沧口初级中学”建校。
4月1日,青岛市教育局长孟云桥任命郑光农为该校校长。
是年下半年,马永桢继任校长。
是年,学校招收了一个女生班,开男女合校之先河。
1949年秋,青岛市人民政府、教育局将青岛市市立沧口初级中学更名为“青岛市市立第三中学”,青岛三中宣布成立。陈逖任解放后青岛三中第一任校长。
年底,青岛三中党支部成立。
1950年,学校定名为“山东省青岛第三中学”。
1951年5月,三中民盟小组成立.
同年秋,招收两个高中班,青岛三中成为完全中学。
同年,抗美援朝参军人数在全市中等学校里居首位。
1954年,民盟三中支部成立。教务主任刘安堂任第一届主任委员。
1956年底校址迁至永平路53号(即现在永平路57号)。
1957年3月,学校在校园外东北端建成三层教工宿舍楼一幢。共15户套房。
是年,民盟组织解散。
1958年,建小高炉,办起“三中钢铁厂”。拉开三中勤工俭学的序幕。
是年,教师衣涤雅获全国第一届普通话教学观摩会教师组二等奖第一名.
1960年,由陈忠强、李骥、李鸿业、曲志杰组成的高三班主任小组班级工作和高考成绩突出,被评为市先进集体。派代表出席在济南召开的山东省文教群英会。
1963年,山东省教育厅带领其他省市参观团来青岛三中吸取推广普通话经验。
同年夏,在参加警备区与青岛三中军事夏令营活动中,高二一班团支部书记孙洪祯同学,在张村河抢救国家财产时光荣牺牲。
是年,在操场南面增建一栋建筑面积464平方米的两层教学楼.
1966年,校办工厂建成.
1967年,学生排演现代舞剧《白毛女》在全市公演。
1971年,改为春季招生。
1976年春,学校在莱西夏格庄农场学农过程中,发生枪击事件,肇事者是一名患有心理障碍的男生,该生在酿成四死一伤悲剧后开枪自杀身亡。
1977年,语文教师何家铿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教育会议召开。下半年,学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彻底平反冤假错案。
1980年,全国高考中,考取大本和大专人数达28人,名列沧口区榜首。
1982年,确定校训:文明、勤奋、健康、团结。
1983年,实验大楼落成。党支部书记田青主持基建工作。
1984年,学校被评为青岛市级文明单位。
1985年9月10日,全体教职工在校大礼堂欢度全国第一个教师节。
1986年,学校被确定为青岛市具有向重点院校免试保送高中学校毕业生的重点中学。
1987年,学校被命名为“全国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
是年,征用土地6166.7平方米扩大了体育运动场地。
1988年在全市教师职务评审中,学校有32名教师被评为高级教师,有51名教师被评为一级教师。
1989年,校长负责制开始在三中试点。
同年,学校被评为“山东省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1990年,学校被评为青岛市教育局图书馆工作先进单位。
是年,在校园东墙外建南北两排平房,每排三套。
1991年,青岛市教委“初中升高中进行体育考试”开始在三中试点。
是年,学校西大门和传达室建成。
1992年,根据“盖普计划”,高中英语组教师齐宏赴英国参加文化技术交流,在该校是第一位。
1993年,在全校教师职务评审中,学校有12名教师被评为高级教师,26名教师被评为一级教师。
8月,第五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在青岛举行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体委、山东省教育厅领导前来青岛三中视察。
1994年,学校被评为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
同年4月,学校召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研讨会”,通过了实施“转轨”的三年规划。
同年,4名教师被评为高级教师。
1995年,学校党支部改称“党总支”。
同年9月,学校在“看东部到北部 我为李沧献计谋”活动中,获市教委最佳活动奖。
同月,学校《中学生素质教育发展水平测量与评价》被选为市教学科研重点课题,并列为市教学科研计划。
同年9月17日,学校组织举行了初一年级班主任3年教育教学目标签字仪式。《青岛日报》评论员为此刊发了题为《素质教育承诺好》的专题文章。
同年12月,中央及省市电视台新闻栏目报道了三中发起开展的“三告别”活动。
同年,学校团委被评为委级先进团委。
1997年春,青岛市副市长马伦业在市教委主任陈显青陪同下,到三中视察工作。
同年1月,学校获准立项,规划临建房。次年五月,在教学大楼北侧,将东起原幼儿园西房基、西含原北传达室后墙、临兴国路百余米院墙拆除,于墙基以内建成临建房20余间。
1998年,学校开始实施高、初中分离,初中教师分流,计划三年内完成高、初中分离工作。青岛三中开始不再招收初中班。
同年,确定新校训为:品优 学高 行美 体键,校训石刻字原始字体为初二学生李慧书写。确定新校风为:文明 勤奋 健康 创新
同年,根据盖普计划,英语组教师郝建梅作为文化交流使者被青岛市教委选派至英国进修,讲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
1999年,青岛市教委主任陈显青陪同副市长马论业来校审议三中长期发展规划。
同年4月,青岛市教委基建处面复提案人青岛市政协委员李禅兆《关于翻建三中宿舍的提案》。
同年秋,校长王文生参加青岛市教委赴澳大利亚考察团赴澳考察学习。
同年12月,经考核,青岛三中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达三级标准,由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颁发证书。
同年,青岛三中被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2000年,最后一届初三毕业,青岛三中成为高中学校。
5月,获山东省中学生“学校杯”田径比赛男子甲组团体总分第三名,女子甲组团体总分第一名,甲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7月中旬,青岛市教委调整学校领导班子。高清方任校长,韩长凯任党总支书记。
同年8月,青岛市副市长马论业亲临青岛三中视察工作。
同年8月,校长办公会决定成立基建领导小组。校长高清方主持基建工作。
同月,学校被评为“军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同月,学校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9月,根据市领导“关于深化学校‘四制’改革”的指示精神,设立“青岛三中素质教育推进奖”。
同月,举行全校师生揭批“法轮功”集体签名活动。
同年,学校被评为“青岛市军(警)民共建先进集体单位”。
是年下半年,学校开始营建综合楼,至2001年年底竣工。
2001年,青岛三中的体育运动成绩达到鼎盛期:高三学生胡凯以10秒3的成绩打破青岛市保持30年之久的男子成年组100米短跑纪录,获当年市中学生运动会男甲100米第一名。胡凯、栾绍坤、李文博、韩良四人组成的4×100米接力组在市中学生运动会预赛中以41秒7的成绩破市运会纪录。此外:栾绍坤获男甲200米第一名,王作良获男甲400米第一名,韩良获男甲110米栏第一名,王耀获男甲800米第一名。
7月,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青岛第三中学章程》。
同年9月10日,《青岛晚报》登载《三中综合楼主体竣工》一文。
同年底,在全体教工会上,校长高清方宣布综合大楼落成。
同年,学校被评为“青岛市军校先进工作单位”。
同年,完成综合大楼“文化长廊”建设工作。
2002年,图书馆改造竣工,中心广场建设竣工,并竖立不锈钢雕塑“智慧之光”。
同年,学校被评为“青岛市军校先进工作单位”。
同年7月,高考创历史新高,向高等院校输送本科生191人。
同年11月6日,完成《山东省青岛第三中学简志》编纂修订工作。该工作主管领导与主要审稿人:校长高清方、党总支书记韩长凯;撰稿人昌新涛。
2003年,全国“非典”流行,全校进入防控时期。
同年,运动场铺设塑胶跑道并完成花园改造。
同年,营建2745平方米的学生公寓和1429平方米的餐厅,年底竣工。至此,三中成为寄宿制高中学校。
九月,学校确立新校风:勤 毅 信 诚。
2004年9月,荣获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称号。
2004——2005年,持续两年,举行全校“两操”比赛。
2005年9月,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表彰2005——206学年度局属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督导评估优秀等级学校的通报》中,青岛三中名列其中。
2008年,学校成立“青岛三中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2010年,学校进入“创省规”准备阶段。
2011年2月,山东省教育厅批准青岛三中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