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正文

新中国前期(1949-1966)

来源:青岛三中 作者: 2015-09-02 13:11:37 字号:A- A+

    

    一九四九年六月二日,青岛解放。

    早在一九四九年二月,中共青岛党委在莱阳成立了“青岛准备接管委员会”,对外公开名称为“青岛教育委员会”。下设教育组,准备接管青岛的公立中学。三月,时任青岛教育委员文教部部长的王常青从烟台调来陈逖,宋帆(陈逖之妻),刘蓝凯三人,由其组成接管小组,接收国民政府管辖的青岛市市立沧口中学。

    六月三日,陈逖、宋帆、刘蓝凯接管青岛市市立沧口中学。

    六月四日上午,利用第一节课的时间,陈逖召开全体教职员工会议,宣布即日起复课。学校工作由陈逖全面负责,张子石(康生之子)负责教务及教师工作,刘蓝凯负责总务及职员工作,宋帆负责文书档案及女教师的时间,第二节开始正式上课。

    此时学校的课程设置为修身、国文、外语、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博物、图画、音乐,废除了民国时期的童子军、公民、党义、军训课。

    一九四九年秋,政府对公立中学进行统一调整。原市立中学改为青岛一中,市立女中改为青岛二中,市立沧口中学改为青岛三中,李村师范改为青岛师范,解散所有流亡中学,合并为青岛四中。陈逖被任命为青岛三中校长,张子石任副校长兼教导主任,董璞如任总务主任。同年学校建立党支部,陈逖任书记,另有支委二人。

    九月一日,全校师生在礼堂集合,庆祝青岛市第三中学正式成立,举行首届开学典礼。

    这时学校有10个初中班,525名学生,当年毕业生194名。

    学生情况:

    

    教职员工共36人,其中教员20人(男17人,女3人),职员16人(男13人,女3人)。教职员中,大学学历15人,专科学历6人,高中学历1人,初中学历5人,后师学历6人,前师学历3人。

    一九五0年,学校定名“山东省青岛第三中学”。次年秋季,学校招收两个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同年,流亡中学鲁东联立中学第五分校诸城中学(校址位于橡胶二厂宿舍区)停办,该校初二的3个班及多数教师并入青岛三中。

    学制实行全日制完全中学“三·三”制,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直至一九六六年文革。

    一九五0年课程设置为政治常识、国文、代数、几何、自然、化学、物理、历史、植物、卫生、地理、英文、体育、音乐、美术。

    一九五三年,据《部颁普通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初中课程设有语文、数学(初一算数、初二初三代数、几何)、物理(初二初三)、化学(初三)、卫生常识(初一)、历史(初一初二上学期古代史,初二下学期初三中国古代史)、地理(初一自然地理,初二世界地理,初三中国地理)、政治、外语、音乐、体育、图画。

    一九五六年,高中各年级按班分别开设英语或俄语,初中全开英语课。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毛泽东对意识形态领域(包括教育)陆续做了一些批示,为适应当时政治要求,语文课适当精简了文言文教学内容,增加了毛泽东的诗词文章和报章杂志上反映现实斗争的时文。其余课程仍为政治、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农业知识、音乐、体育、图画。

    成为完全高中后,学校规模扩大,旧有校舍、操场已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 五十年代中期,在今永平路57号的位置筹建新校,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建成迁入。新校校门在校园正北,面向兴国路。教学楼位于操场北侧,底层是图书馆和部分办公室。操场东侧有一栋二层楼,初为教工和学生宿舍,后为办公楼。

    迁校之初,学校无正规操场,教学楼以南是一片坡地。至六十年代修建田径场地,跑道周长300米。操场西端有一株建校前即有的皂角树,今已亭亭如盖,成为学校的标志。

    迁校时,有26个教学班,高中班8个,初中班18个。翌年,班级扩大至30个,初中18个,高中12个。招生面向省内东部各县市。

    一九六三年生源又增,原有教室不足用,乃于操场南侧再建一栋二层6个教室的教学楼,是为“南小楼”。

    二.本时期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

    一九五0年代的中前期,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爱教育”。时值朝鲜战争爆发,校内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热潮。一九五一年元旦后,保送去各种军事院校的学生60多人,应征入伍的人数居全市中等学校之首。其余师生则纷纷解囊参与“我为祖国捐飞机”行动。

    一九五七年,国家颁布教育方针:“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此后,参加生产劳动成为政治思想教育的必修内容。一九五八年,国家进入“大跃进”时期,学校组织师生投入大炼钢铁运动,校内建起小高炉,土法炼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一九六0年代,国家遭遇经济困难。“生产自救”成为整个社会的首要任务,时中央掀起支农高潮。1960-1961学年度第一学期,组织师生750余人赴即墨普东公社劳动45天,计33750个劳动日,收大豆1969亩,地瓜1699亩,花生300亩,播种小麦6330亩,豌豆172亩。积肥50000斤,浇地265亩,为菜地拔草7300斤,割山草4300斤,割地瓜蔓220亩,挖野菜5812斤。

    校内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教育,三面红旗(即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教育,以农业为基础的教育,时事政治教育。

    政治思想教育的原则是“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的原则,从培养学生努力学习、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勤劳俭朴、诚实勇敢等良好习惯入手,逐步提高其思想觉悟。教育学生校内校外要言行一致,切实扭转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的现象。

    “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着重正面启发,积极诱导,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及时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积极上进。对犯错误的学生,要启发其自觉,耐心帮助改正错误。坚决纠正粗暴压服、变相体罚和放任自流的错误做法。

    “要充分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要根据年龄、性别、个性特点、家庭出身、学生干部或一般学生等不同类型具体分析,区别对待,进行活的教育。”

    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要措施:

    1.加强政治课的主导作用,提高政治课的质量;

    2.有计划地利用班会和校会及团队活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3.加强班主任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由一名校级干部分管班主任工作;

    4.教育全体教职员工,形成人人作思想工作的风气;

    5.加强与家长及校外教育机关的联系,密切配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6.加强应届毕业生的教育工作,使之树立正确的升学观和就业观。

    这一时期的学生进入社会后,产生了多位担任重要职务的领导干部。如1950届初中毕业生吕可英曾担任山东教育厅厅长、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1957届高三·1班郑敦训,曾任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1957届高三·2班秦尧基,曾任山东省枣庄市市长;1958届高三·1班管凤亭曾任青岛市人大办公厅主任;1959届高三·2班崔盛远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法院一级审判;1959届高三·1班刘秀英曾任青岛市妇联主任,市人大副主任。1959届高三·2班姜华山曾任青岛市科委主任。

    一九六三年,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学校、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学生学习、宣讲雷锋事迹,“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艰苦奋斗”等雷锋精神一时蔚成风气。同年夏天,学校与青岛警备区联合举行军事夏令营,野营返途中突遇大雨,山洪暴发,部队车辆被水冲入李村河,高二·1班团支部书记孙洪祯下水抢救国家财产,被大水裹挟,冲出几十里路,因公牺牲。事后青岛市的报纸、电台都报导了这一事迹。学校举行了隆重的悼念大会。

    阶级与阶级斗争教育贯穿这一时期始终,直至一九七0年代末。

    三.本时期的教学与教研工作

    一九五三年六月,市文教局所作《青岛市四年来中等学校工作总结》对五0年代中前期的教学情形有如下表述:

    “解放后至五0年春强调政治思想教育,进行一系列大活动,以打破旧的学习秩序、学习观点和学习态度……。五0年秋提出加强文化教育……,但是由于我们对‘教学是学校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缺乏明确认识,三年来未曾有计划地开过比较正式的教学工作会议,局长未到校听过一堂课,局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局长作大报告(时事政治之类),召开行政性的干部会议,半年一次的工作总结和重点工作意见的布置上,对教学工作的具体帮助指导很少。半年一次的《重点工作意见》也偏于空洞,不能明确提出教学中的中心问题与解决办法。

    “由于文教局未抓住教学工作,对学校缺乏明确要求和指导,学校负责同志除少数对教学工作有意识地给以一定重视外,一般都是偏于行政事务的处理,放松了对教学工作的领导。”

    以上表述真实地反映了当时重政治,轻业务,重恢复,轻创新的社会背景。在这种背景下,各校的教研活动几近荒废,日常教学工作也凭教师的职业道德自为进行。

    一九五三年下半年,文教局明确了学校应以改进教学为中心工作,减轻教师教学以外的负担,给他们充分的备课时间,倡导教师互相听课,取长补短,以提高教学质量。

    至一九五四年,教学工作有了以下改观:

    1.提高了备课要求,责成教师全而深入地把握教材,写出教案,课堂提问的问的问题课前设计,使之起到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作用。

    2.爱国主义教育和其他政治思想教育内容自然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生拉硬扯、牵强附会的现象大大减少。

    3.作业批改得到改善,从粗枝大叶到精细严格;从抽阅轮阅到全批全改。对作业中的错误均做反馈指正。有的教师使用了“学生作业登记表”,“作业错误登记表”,以督促学生及时完成作业,纠正错误。

    自此始,学校逐渐形成了教学研究的机制。

    青岛三中地处市区北部,这里是青岛的工业区,又是城乡结合部,学生多为工农子弟。下表为一九五0年在校学生之比例

    

    学生中没有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的子弟。而这两种学生一般文化素质较高,家庭文化氛围亦好,因而升学率较高。就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整个五十年代,三中的高考及文体教学却成绩斐然:

    五三届田祥安,五六届常乃环,刘殿求,五九届姜华山相继考入清华大学。

    五六届纪玉倜,、曹仁法考入天津大学。

    五六届吴国瑞考入上海交通大学。

    五七届田公倬考入上海交通大学。

    五七届孙孚是我国第一个海洋物理学博士。

    五九届崔盛元考入北京大学。

    五九届马世昆考入复旦大学。

    一九五九年前每届高中只招收两个班,高考中各班只有二三名学生落榜。一九五九届高中四个班,200余人考入高等院校,升学率达90%以上。

    六十年代前期,国家遭遇严重经济困难。中央发出“生产救灾”的通知,学校承担支援农业的任务。学生每天在校上课时间压缩为五小时四十五分钟。减少了非重点学科课时,取消了一批非重点学科,减少学生作业,未取消的非重点学科(史、地等)立足当堂消化,不留作业。取消了晚自习。

    一九六0年学校制定四条措施:

    1.坚持落实“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教学,普遍实行精讲多练,当堂复习巩固的方法。为让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的内容,对重点学科两节连排。

    2.严格备课要求,各组固定集备时间。重点内容大组集备。定时去学生中备课,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教导处参加从备课到评课的全过程。

    3.以老带新,互相听课。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教改精神。各科教师相互听课,取长补短是促进教改的好办法。新教师经验不足,须向老教师学习。教导处排课时,将同科新老教师的课错开,以便实行。

    4.抓出勤,抓补课。支农劳动结束后,学生必须及时回校上课。因劳动耽误的课程必须补足。各科教师应采取集体补课和个别补课结合的办法,必要时可上门补课。

    一九六0年秋,750余名师生参加“三秋”支农劳动,历时45天,计33750个劳动日。

    同年,陈忠强、李骥、李鸿业、曲志杰组成的高三班主任小组因班主任工作出色,高考成绩突出,被评为市先进集体,派代表出席了在济南召开的山东省文教群英会。

    一九六一—一九六二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对教学工作做了部署:

    1.进一步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加强工作的计划性。统一安排教学、教研、业务进修、学生活动、劳动时间。对各科公开课、专题研究、听课、检测内容及次数、教师自备、集备时间亦做统一调整安排。

    2.加强“双基”教学中各环节的落实。组织教师结合各科教学目的研究双基的内容、范围及实施方法、创出经验,由重点学科扩展到全部学科。

    3.校级干部深入教学,加强领导。改以往校长、副校长→教导处→教研组的间接联系式为校长、副校长、教导处→教研组、教师的直接联系式。校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参加教研组备课不少于4次。

    4.搞好学生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全校28个班主课的测验、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指导教学。

    同期,贯彻国家“精兵简政,减少城镇人口”的政策,全校58名符合回农村生产劳动条件的学生有23人回到农村,另有23人自愿将户口迁回农村。

    一九六二年后,国家经济形势开始好转,教育系统着手落实中央“整顿、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走向深入和细化:由强调“双基”到强调“基础知识向基本能力的转化”;从“精讲多练”的一般要求到“在熟悉教材摸清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仔细考虑如何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透辟的讲解”;从给文化落后生补课到明确提出“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时指出应做好教学中的几个“衔接”工作(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高中与大学)。初一教师要研读小学教材,了解小学教法;高一要用4—6周时间复习初中所学,然后再开新课;高三要培养学生系统听课、查阅参考资料、阅读自学及记课堂笔记的能力。

    对教学、教研、教改的上述原则与要求一直贯彻到一九六五年暑期。

    一九六五年七月三日,毛泽东看了《北京师范学院一个班学生生活过度紧张,健康状况下降》的材料后,给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写信,信中说:“学生负担太重,影响健康,学了也无用。建议从一切活动总量中,砍掉三分之一。”此即“七三”指示。秋季开学,全国掀起落实“七三”指示热潮。据《青岛三中1965—1966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载,减轻学生负担,关心学生健康成为共识,因而,“少而精,启发式”的教学原则被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几乎取代了对课堂教学的其他要求。

    六十年代中前期是青岛三中发展并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教育、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优势、特色的时期。许多各具特长,日后成就卓著,广有影响的人物就出自这一时期。其中

    孙增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青岛日报》社主任编辑。

    杜祖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究员,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等科技奖获得者。

    江崇梅,青岛第六棉纺织厂厂长。

    许东,山东大学副校长,山东大学晶体管研究所所长,半导体专家,山东大学教授、博士师导,中国光学学会、稀土学会理事。

    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

    四.文体工作

    一九五六年二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拟定《汉语拼音方案》(草案),我校开始推行普通话教学。到一九五八年,全国人大批准作为正式方案推行时,普通话教学在我校已形成优势。一九五八年,举行了全国第一届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会,我校衣涤雅老师获教师组二等奖第一名。受到文子改革委员会领导吴玉章、韦悫等接见。一九五九年全国第二届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会上,五七级高中学生徐守进获中学组一等奖。一九五九年十二月,衣涤雅在《文学改革》杂志上发表《我校巩固拼音字母教学的一些活动》,同年,在《第二次全国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会资料选编》上发表《青岛三中是怎样巩固与提高普通话及拼音字母的教学质量的》。一九六三年,全国第四届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会上我校学生王昭青再度获奖,山东教育厅带领其他省市参观团来我校学习推广普通话的经验。由此形成了我校的普通话教学特色。

    五十年代后期,学生的文艺演出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影响。学生成立了歌咏队,能排演传统戏剧。学生侯秀云主演京剧《人面桃花》;吕剧《小姑贤》《喝面叶》等剧目先在周边农村巡回演出,后又售票举办专场演出。学校从上海购买管弦乐器,成立了军乐队、鼓乐队。一九五九年,高三·2班的民乐合奏在市中学汇演中获奖。

    体育项目中的田径、篮球、棋类自五十年代起即已形成优势。下表为田径获奖成绩的不完全统计。

    一九五六年以来学生在全国省级比赛中的成绩

  

    校田径队曾获全市青年组团体总分第二名。

    这一时期,在体育教师刘俊江、张代田的带领下,三中的篮球在全市中学生比赛中获奖,多次蝉联冠军,鼎盛时,曾获男初、女初,男高、女高四个组中的三个冠军。我校男篮可与省队抗衡,女篮在全市中学中几无对手。

    排球获全市中学生比赛第二名。

    体育教师刘俊江一九五六年作为青岛市足球队队员参加山东省运动会,该队获足球比赛冠军。

    棋类活动也是三中的传统项目。在姜崇辉老师指导下,数年蝉联青岛市男女冠军。

    无线电收发报、手旗、航海等军事体育项目在国家及省市比赛中名列前茅。一九六五年我校初中学生刘秀英在第二届全运上获国防体育快速收发报亚军。

    正是这些成绩和这段历史,奠定了青岛三中日后成为“山东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基础。

    五.党、政、工、团及民主党派

    1.党组织

    一九四九年底,学校建立党支部,设书记一人,委员两人,

    陈逖为第一任支部书记,任期49—53年,以下宫岱、温良、汪国桢、王石斋、孙魁三、刘光、刘国贤继任至一九六六年。(具体任职时间见附表3)

    2.行政管理机构

    一九四六年一月,青岛市立沧口中学成立即设置行政机构。

    建国后学校常设行政办公机构为校长办公会。陈逖任校长。其后,温良、王国桢、王石斋、刘光相继任校长到文革。(任期见附表2)

    校长室下常设管理机构有办公室、教导处(建校之初称教务处)、总务处。(负责人任期见附表5、6、7)

    3.工会

    建立于一九四九年九月,孙文轩任第一届工会主席,王翔南任二三届工会主席。文革间工会工作中断。(以后历任任期见附表4)

    4.团委

    建国初学校成立团小组。吕尚义任团小组长。一九五四年始称团委。王正环任团委书记,孙志圣、傅清沛、陈家容后继任至文革。(任期见附表7)

    民盟

    一九五一年五月,民盟三中小组成立。盟员有姜子琦、崔思堂、马忠良、沈庄然四人。

    一九五四年,民盟三中支部成立,刘安堂任主任委员,

    一九五七年,黄炎培主持解散民盟,基层盟支部停止活动。

    六.基建、勤工俭学

    1.基建

    一九五六年新校舍(永平路57号)竣工,同年迁入新校址。新校舍包括三层教学楼一栋,建筑面积2528.5平方米;二层办公楼一栋,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校礼堂一处,建筑面积501平方米;职工食堂,建筑面积419.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778.5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26394平方米。

    一九六三年,增建一栋二层教学楼(南小楼),建筑面积464平方米。

    2.勤工俭学

    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时期,全国掀起大办工厂热潮。山东省教育厅发布《中学、师范学生勤工俭学暂行实施办法》,学校建起了小高炉,办起“三中钢铁厂”,随后又陆续办起了蘑菇厂、亚硫酸钠厂、金霉素厂、机械厂、缝纫厂、粉碎厂、电镀厂、酒厂。下表为其中一个年度校办工厂情况统计表。(附表)

    校内工厂情况统计表

    一九六六年,在青岛耐火材料厂的无偿援助下正式称“校办工厂”。建厂之处,有正式工二人:臧维良、黄祖云;临时工二人:崔锡香、于彩兰,臧维良为负责人。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张功飞
-

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