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运行机制,构建起多层联动交互式海洋教育格局
市南区先后出台了《市南区海洋教育实验发展规划》等10余项政策制度,统筹规划,全面推进改革实施。2014年,市南区成立了青少年海洋教育联盟,初步构建起政府主抓,教育局牵头,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提供智力支持,市水上运动训练基地、海军部队等部门联动发展,市、区两级海洋实验学校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31所实验学校辐射市南区东、中、西三个学区,与海洋大学、海底世界等11个单位签约成立的海洋教育实践研究基地遍布岛城内外,多层联动交互式海洋教育格局业已形成。
二、海洋文化育人模式,构建起蓝色梦想
市南区先后拨付800余万元用于区域海洋教育实验研究及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每所实验学校分别创意设置了海洋展馆、海洋长廊、海洋壁画、海洋宣传栏等不同类型的海文化育人空间,共接待来自区域内外各地、各校约16000余人次师生参观。
市南区依据区域海洋教育发展规划,加强海洋教育联盟成员学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市南区海洋教育讲师团拥有高校、涉海科研机构专家100余人,已在学校举办系列讲座1000余次,培训学生40000余人次。全区共有12位海洋教育名师,开设海洋教育市级公开课、研究课、开放课20余节。
市南区形成了《蓝色家园》为主、校本教材为辅、社区读本补充的三位一体教材体系,海洋教育已经渗透至各学科教学中,开展了海洋峰会等近千项海洋教育活动,由市南区主编的《少年海洋科普活动学校教材》《青岛与海洋》已由国家海洋局、青岛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免费向区市各学校、各社区发放。
依托市南区海洋教育联盟,联盟内学校联合共建课程,建设海洋教育网络平台,实现海洋数字课程远程共享;联合加强队伍建设,设立“海洋教育教学”专栏,为教师提供前沿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联合开展学生培养,建立“海洋教育资源库”,开拓学生视野;联合举办海洋峰会,开展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展评活动,提升了师生海洋素养。
三、海洋教育评价机制,彰显区域特色学校多元
市南区将海洋教育实验工作纳入学校年度综合考核和学校工作督导评估之中。启动蓝色海洋教育特色评价项目,在全区中小学中组织评选年度“蓝色海洋教育特色发展奖”。市南区还鼓励学校开展多元化海洋教育评价,以期达到促进学生海洋素养提升的目的。
市南区海洋教育已经结出了丰硕果实。十余所学校的海洋教育经验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道,其中,市南区实验小学被评为全国首所“少年海洋学校”。市南区教育局被评为青岛市帆船运动进校园活动突出贡献单位,区域帆船运动先进经验在全市推广;22所学校被命名为市首批帆船特色学校,数量位居全市第一;文登路小学作为青岛市首批命名的帆船教育特色学校,曾先后六次迎接了来自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世界各国主流媒体的专访。市南学子在省级各类比赛获奖近万项,其中与海洋教育有关的奖项占到了获奖总数的50%,2014年市南区5所学校15名学生的“水发明科技作品”入围“瑞典斯德哥尔摩中学生水科技发明竞赛”。海洋教育成为市南区教育新的特色品牌。原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曾高度评价市南区海洋教育:市南区为实现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培育英才,走出了一条全面、科学、高位的海洋教育实验之路,为提升市南区乃至青岛市学校海洋教育品质夯实基础,为青岛市海洋教育特色建设提供引领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