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图片报道大赛活动> 关注2012两会教育热点 > 边栏新闻 > 正文

人大代表热议高考改革 异地高考和自主招生

来源:新华网 2012-03-06 10:33:17
   从山东异地高考“破冰”到“北约”“华约”掐尖升级——人大代表热议高考改革

  “打破条块分割,山东给高考引入‘活水’”‘北约’、‘华约’掐尖之争愈演愈烈,自主招生机制待思量”“高考‘龙门’前,努力比学校重要”……年年高考年年议,关乎千家万户、关乎亿万人命运的高考也始终是每年“两会”热议的话题。在山东“破冰”之举的激发下,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对高考改革有了新的思考和表达。

  东部“放”得好 西部还得“保”

  “‘放’得好,打破户籍限制,实现异地高考,山东这是给高考注入了‘活水’。” 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牛汝极代表说。

  牛汝极认为,从拒绝高考移民到放开学籍制度,实际上是对现有高考录取制度的一种大胆创新,拓宽了人才选择的渠道。取消户籍限制,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公平享受教育资源,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开展良性竞争。

  和牛汝极一样,多数代表委员对山东“破冰”之举给予了充分肯定。但在一片叫好之声中,也不乏不同意见。

  “山东可以这样做,但就目前而言,青海等欠发达省区还难以这样做。”青海大学党委书记乔正孝代表说。

  乔正孝告诉记者,2011年,青海大学招收了1名河南籍理科生,其高考分数为659分。这一分数比全班平均分高了200多分,与青海当年的理科状元亦相差无几。如果这名考生在青海参加高考,毫无疑问会占据去北大、清华就读的一个名额。

  乔正孝认为,打破户籍等外在制约,推动国家高考制度改革是必然趋势。但这方面的改革要基于教育发展现状,要尊重差异、有“放”有“保”,循序渐进,在推动良性竞争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欠发达地区教育事业的扶助。

  “北约”“华约”掐尖升级 自主招生机制待思量

  教育的关键是质量,质量的关键是生源。2003年开始,有着“小高考”之称的高校自主招生正式拉开序幕。这其中,以北大为首的“北约”联盟院校和以清华为首的“华约”联盟院校近年来自主招生掐尖之争日益升级。为了强化自身对“尖子生”选拔的独家权益,今年的“北约”和“华约”考试选择了同日开考。

  牛汝极认为,自主招生是对“一考定终生”高考制度的丰富,但目前高校在自主招生中放不开手脚。高等教育发展想要寻求突破,除了高校自身在教育教学工作上亟待创新外,还需要政府简政放权,帮助高校推进人才选拔改革。

  “现在高校学科立项、科研立项等都得经过审批,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有限,因此相应的改革只能缓慢推进。” 牛汝极说。

  然而,对于向高校放权,代表委员认识也不尽相同。

  “我不赞成轻易放权给学校,因为灵活性过多,教育公平就难以维护。如果取消高考,谁敢保证高校领导能不被一些说情的‘条子’击倒?” 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任茂东代表说。

  乔正孝则表达了类似的担忧。他认为,当前在中学校长推荐制中如何有效加强监督机制非常关键。只有在自主招生中,贯穿广泛而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让权力受到有效监督,才能推荐出各方认可的合格学生。
-
相关链接

上一篇:代表董常生:应重视"弱势"的农业高等教育

-